管理心理学07年复习范围

发布 2023-12-02 05:15:08 阅读 8357

这是07年管理心理学考过的范围。

不过08年只考了他们考过的“双因素”而已。

不知道09年会考多少重复内容呢?大家自己权衡咯!

—英毅09.1.13考完管理心理学后。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

管理——个人或组织为了实现目的、提高自身的效率所进行的活动。

管理心理学——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规律的科学。

观察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被观察者在一定条件下的言语、行为、表情等反应,并详尽记录、认真分析的一种方法。

实验法——在人为干涉与控制自变量的条件下,去研究某种心理现象的方法。

测验法(社会心理测验)——从一个定量的个体中收集有关某一问题的常模资料,据此。

编制出测验题目作为尺度,去研究其他的个体。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管理心理学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规律。起研究内容可分为目标管理,人力管理,信息管理,时间管理和环境管理五大方面。

目标管理心理学:研究个人或组织在设计、选择、确定和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

人力管理心理学:研究个人或组织如何协调人际关系、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的问题。

信息管理心理学:研究个人或组织如何有效地摄取信息与情报,运用信息交合原理产生。

新信息,构思新产品,作出有效决策等心理学问题。

时间管理心理学:研究个人或组织如何增强时间观念、完决时间潜力等问题。

环境管理心理学:研究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和心理环境多人的影响,以及人们如何更好

地适应和创造环境等方面的心理学问题。

管理心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各有什么特点?p11

经验研究。实验研究。

自然实验 优点是结合日常生活和工作进行,缺点是不容易精密地控制实验条件。

实验室试验。

优点是能够严格控制各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缺点是具有很强的“人造”色彩,与实际生活情境相去甚远。在研究比较复杂的社会活动时一般不宜使用。

测验研究。标准化测验。

社会心理测验。

第二章中国古代管理心理学思想的历史发展。

人贵论——以人为本。

中庸之道——讲求以适度为原则,把握和协调好矛盾的双方,掌握灵活多变的原则。

无为而治——原义是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让事物自然地发展,管理要按规。

律办事,顺其自然,顺乎民意。不要无事生非、不要扰民。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学思想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1、滥觞阶段。

时间: 为夏、商、西周三代。

主要典籍:《尚书》《周易》《诗经》

2、形成阶段。

时间: 春秋战国时期。

主要典籍: 《论语》《孟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孙子兵法》。

3、过渡阶段。

时间: 汉朝、魏晋南北朝至唐朝前的时期。

主要典籍:《吕氏春秋》、《人物志》、《齐民要术》等。

4、完善阶段。

时间:唐宋时期。

主要典籍:儒家的程(北宋的程颢,程颐)朱(南宋朱熹)理学。

5、衰落阶段。

时间:元明清时期。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学思想的特征是什么?

人贵论、德为先、中庸之道、无为而治、以和为贵。

中国古代人力管理心理学思想对现代管理有何意义。p32-p44

第三章西方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

社会人假设——人所受到的主要激励不是来自金钱,而**于人全部社会需要的满足。

成就人假设——不仅强调人们对社会需要的满足,还强调人们对自己工作成就的满足。

复杂人假设——人是复杂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表现,人与人的关系变化也各不相同。

文化人假设——人的行为和价值选择是由所处的文化决定的。

泰罗制——通过科学方法分析人在劳动过程中的机械动作,制定出最精确最有效的工作方法。

一、经济人假设(rational-economic man)/x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泰勒、吉尔布雷斯、闵斯特伯格。

基本思想(麦格雷戈称之为x理论):

1、人的行为动机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人是受经济利益驱使的。老板追求高利润,员工追求高工资。

2、认为人的本性是不愿意工作的,厌恶工作,并设法逃避工作;

3、因此,大多数人都必须施压才能努力工作。

二、社会人假设(人际关系理论)

尽管泰勒制对于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但是这激起了公认的不满情绪。梅奥(梅约)等人经过研究提出了社会人假设。

梅奥等人在霍桑工厂的一系列试验(自学)

照明试验:芝加哥美国**电报公司下属西部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关于照明条件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产量没有显著差异,都有所提高。

主要观点(梅约)

1、人所受到的最主要的激励不仅仅**于金钱,还**于人的全部社会需要的满足,包括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地位和成就等。

2、由于工业革命以及工作合理化的结果,许多工作本身原来的意义已不存在,因此,人们从工作的社会关系中去寻找乐趣和意义。

3、人在所处的群体的社会力量中受到的影响,比管理中的激励和控制对他的影响更大。

4、工人的工作效率随着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而改变。

三、成就人假设。

上世纪50年代随着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和行为科学的发展,只是用人群关系来解释人们的工作动机略显不足,还包括成就欲望。

主要人物:马斯洛、麦格雷戈、赫茨伯格。

主要思想: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社会人假设虽然优于经济人假设,但也只是注意到了第三和第四个层次的需要,而对第五个层次不够重视。而第五个层次的需要才是最重要的激励因素。

麦格雷戈2023年在《企业中的人的方面》提出了y理论。

y理论的主要观点:教材第二版54页。

四、复杂人假设。

60年代-7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薛恩、伍德沃德女士、劳伦斯、洛尔施。

薛恩(认为人性是复杂的,不仅是人们的需要与潜在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的模式也是随着年龄和发展阶段的变迁,随着所扮演的角色的变化,随着随处境遇及人际关系的演变而不断变化的。

超y理论(70年莫尔斯河洛尔施提出)

(1)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随着人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每个人的需要都各不相同,需要的层次也因人而异。

2)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这些需要和动机会发生相互作用并结合为统一的整体,形成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

3)人在组织中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会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

4)一个人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工作,会产生不同的需求。

5)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对不同的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没有适合于任何组织、任何时间、任何个人的统一的管理方式。

五、文化人假设。

20世纪80年代。

主要代表人物是日裔美国人威廉。大内。

z理论:人的行为和价值选择是由所处的文化决定的。企业文化是以主导价值观为核心的观念系统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组织行为的总和。

管理的重点是营造适合本企业的企业文化,以此来凝聚人心,让员工对组织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霍桑实验p51

泰罗制:泰罗制的主要内容包括:1、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效率。

2、制定工作定额。3、选择最好的工人。4、实施标准化管理。

5、实施刺激性的付酬制度。6、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7、主张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8、实行职能工长制。9、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由于泰罗制的实施,当时的工厂管理开始从经验管理过渡到科学管理阶段。

1、 五种人性假设理论的主要思想和观点是什么,各种人性假设的利弊分析p49-p58

2、 五种人性假设理论的应用条件分别是什么。

3、 一般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的分配采取的是基本工资加提成(或奖金)的方式。提成的部分,则因各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合伙人的经营理念等的差异而各不相同,有的所提成部分的比重较高,有的所的提成部分的比重较低。某会计师事务所原来是一家小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除两名合伙人外,还聘请了十多名从业人员,年业务量一直徘徊在三百万元左右。

为了加快事务所的发展速度和提高盈利能力,决定采取新的内部分配方式,就是大幅削减基本工资标准,提高业务分成比例。

从人性假设的角度,你认为新的内部分配方案给该会计师事务所人员的心理和工作可能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

参考:这种方式的依据是把人看作是经济人,认为工作效率的高低是由奖励决定的。但是(经济人理论的弊端)……所以(结合其他理论给个更好的建议)……

第四章目标管理心理。

目标:指人们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或结果。

目标管理: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参与制定组织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

目标,使其在目标实施中实行自我控制,以努力完成目标的现代管理方法。

目标导向行为:寻找选择和实现某种目标的过程行为。离目标越近,动机强度不断增强。

目标(直接)行为:实现目标的行为,随着行为的进行,动机强度逐渐减弱。

目标间接行为:为满足将来的需要而出现的行为。不是为本次目的服务的行为。

接近—接近型冲突:两个都具有吸引力的目标中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产生的冲突。

接近—回避型冲突:当做一件事情对自己有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的问题时产生的冲突。

回避—回避型冲突;两个目标都是想回避的但必须选择其中之一时产生的冲突。

1、 简述目标的心理功能。

定向功能:使人们的行为按照一定的指向进行目标——需要——紧张——动机——

活动——实现目标。

控制功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轨迹,控制不符合目标的行为和需要纠正目标执行过程。

中的偏差。

激励功能:诱发动机 、克服困难、增加热情、树立更高的目标。

凝聚功能:组织成员为共同目标而协调一致

反馈功能:反馈就是将结果与目标进行对照然后进行行为调节

2、 简述目标导向行为与目标行为的区别p68

目标导向理论认为,要达到任何一个目标必须经过目标行为,而要进入目标行为又必须先经过目标导向行为。两种行为对动机强度的影响是截然相反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使动机强度经常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就必须交替运用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也就是说,当一个目标实现后,应适时地提出新的更高的目标,以便进入一个新的目标导向过程,从而使动机强度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使人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

管理心理学笔记

第1章管理心理学的对象 任务 方法与意义。第1节管理心理学的对象。一 关于组织管理核心的基本观点。1 人是组织的主体,要靠人来实现组织目标 2 科学技术越发展,就越要重视人的因素 3 在组织中要建立已人为中心的管理制度。二 管理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对象。1 研究组织中人 人系统 2 研究组织中人的心里因...

管理心理学 绩效面谈案例

管理心理学。绩效面谈 第五组。陈如伶颜美淇刘振邦。陈勇志赵芋婷李秋远。12 25序幕。一年又结束了,又开始进行一年一度的绩效评估。张大华目前担任yoyo公司厂长一职,他的部属包括有二位副厂长 七位课长 三位专员及二位厂务助理,绩效评估完成,张大华预计在年底前,为他的部属进行个别的绩效面谈。今年绩效面...

管理心理学模拟题五套

管理心理学 模拟试题一。一 名词 30分 1个体心理。2 经济人 3社会知觉。4态度。5挫折 6刺激变量。7正式群体。8双向沟通技术。9人际关系。10领导。二 简答题 30分 1 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和管理措施是什么?2 社会知觉的特点?3 改 度的方法有哪几种?4 什么是挫折容忍力?挫折容忍力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