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级教育硕士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发布 2023-12-02 05:15:08 阅读 3300

2012级研究生《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2012.12.)

第一部分术语类。

教育心理学、学习、认知策略、操作条件反射、强化、正强化、负强化、观察学习、 情境性教学、支架式教学、图式、命题网络、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同化论、有意义学习、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智力技能、规则、产生式、产生式系统、概念形成、变式、接受学习、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创造、发散性认知加工方式、集中性认知加工方式、元认知、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学会学习、态度、品德、认知失调、道德信念、迁移、认知结构、认知结构的变量(特征)、组织者、陈述性组织者、比较性组织者、纵向迁移、非特殊迁、学习准备、认知风格、场独立性、控制源、外部控制、智力、同质分班、动机、内部动机、习得性无力感、认知内驱力、自我效能感、自我提高内驱力。

第二部分一般问答、论述类。

教育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分期;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斯金纳强化理论的基本思想。;桑代克的三大学习定律;行为主义关于学习的四个基本要素;影响观察学习的因素;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加涅的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维特罗克的生成学习;建构主义关于教学的基本思想;了解两种心理学派别(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中的心理学家各提出了哪种学习理论;理解“两种学习观的比较”中的全部内容;掌握“两种学习观的比较”中行为观和认知观的习得内容和对教学的意义;结合实例,设计一个运用“链式塑造技术”培养学生某种正确行为的方案;我国流行的知识和技能分别和广义知识中的哪类知识对应;技能分类、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广义知识分类三者关系;陈述性知识有哪些表征方式;有意义学习的分类;命题学习的分类;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与保持的策略;程序性知识是用什么表征的;加涅的智慧层次论把智慧技能分成了哪几类;概念获得的方式有哪些;有效进行概念教学的方法;认知策略学习的一般过程;认知策略学习的条件;对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做出比较;sq3r学习策略的步骤是什么;简略比较下位学习和上位学习、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这三对概念的异同;奥苏伯尔和鲁宾逊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步骤;解决问题的过程(综合各家模型);专家与新手解决问题能力的差异;创造力与智商的关系;dp的三种特性;识别创造力的主要途径;如何培养创造力;应用知识的解题策略(问题解决策略)主要有哪些;监控策略(元认知监控策略)主要有哪些;态度的构成;品德的构成;.

态度的学习条件和方法;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成了哪些阶段;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和条件;迁移按方向、性质、内容、难度、远近各分为哪几类;述评形式训练说;述评相同因素说;述评概括化理论;组织者可分为哪两类;如何促进认知结构的变量在学习中发挥作用;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对教学的意义;皮亚杰把认知发展分成了哪几个阶段;认知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含义;掌握讲过的两种认知方式的分类和利弊;焦虑与学习的关系;当前著名的智力测验有哪些;同质分班的利与弊;目前关于发展智力的最佳途径的主要观点;认知心理学范畴的动机作用论有哪几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布鲁纳对动机的分类;奥苏伯尔认为在学校情境中动机表现为哪几种内驱力;动机与兴趣的培养与激发;阿特金森在成就动机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归因理论及其在学校教学中的意义。

第三部分综合论述类。

学习了“请、清、情、晴”一组字后,有助于对另一组字“幕、墓、募、慕、暮”的学习,试用迁移理论分析、解释这种学习现象。

一群淘气的孩子总在一个花园里扔砖头,主人很不高兴,怎么办?于是他想了这样一个办法。一天,他对这群孩子说:

“我看你们扔得很高兴,这样吧,你们进行比赛,谁扔得最远我给他10块钱。”孩子们一听来劲了,都用力扔,优胜者果然得到了10块钱。第二天,主人又来了,说今天第一名只能得到5块钱。

孩子们仍很兴奋,5块钱也不少啊!第三天,奖金降到了1块钱,有一些人嫌钱少就走了,但仍有人继续玩。第四天,主人说:

“今天胜利者只能得到1角钱。”孩子们听了很不屑:“就1角钱,谁还玩啊!

谁还扔啊!走!”孩子们走后,就再也不来花园里扔砖头了。

请就上边的故事回答以下问题:

1.主人消除孩子扔砖头行为的心理学原理是什么?

2.从故事中反映的心理学原理出发,分析、解释为什么当前许多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

先看一篇短文《“糟糕透了”和“精彩极了”》(节选):我在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念完那首诗兴奋地嚷着:“巴迪,这是你写的吗?

精彩极了!” 我既腼腆又洋洋得意,并且期待着爸爸早点回来看到我的诗。爸爸写过好多剧本。

晚上爸爸终于回来了,他进了饭厅,看见了我经过认真誊写后放在餐桌上的诗。我紧张极了。“这是什么?

”他伸手拿起了诗。“亲爱的,那是巴迪写的诗,精彩极了!”母亲回答说。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爸爸打断了妈妈说。我把头埋得低低的,等待爸爸的评价。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听了爸爸的话,妈妈嚷道:“亲爱的,我真不知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 。”父亲并不退让,争辩道:“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一个诗人?”听着父母的争吵,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痛哭起来...

请回答:1.试评价文中父母对巴迪所写诗的态度及对巴迪在以后的学习、发展上的影响。2.面对文中巴迪写的诗,如果你是教育者将会怎么做?

先看一篇报道:一名三岁男孩,过去与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一直由两位老人带领。三岁后才回到父母身边。

此时,他的父母发现他非常任性,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甚至躺在地上;他母亲告诉他不要把积木放到嘴里,他就是不听;给他洗脸洗脚也要大发脾气,等等。类似好多事情常常是父母跟他说好话他不听,对他打骂也无效。

假定这名男孩生理上正常,请你分析造成这个孩子上述不良表现的原因,并提出进行矫正的适当建议。

一位教师试图使小学生形成“利他”的习惯。他采用的方法是提供榜样法,其中的强化是当众表扬。试分析:

(1)这种方法最初使学生形成的是什么?(2)单凭表扬为强化物能使学生形成持久的利他行为吗?为什么?

(3)若想使学生形成高尚的利他习惯还需什么条件?(4))提供自私的榜样对形成利他习惯有必要吗?

美国一家社会研究机构,用一年的时间,对处于社会各个阶层的数千名人士进行了采访。采访的主题是:当你在大街上捡到了100美元时,你是直接将它放进自己的口袋,还是将它交给警察?

有90%的人回答:直接放进自己的口袋。只有10%的人回答:

会站在原地等待失主,或者交给警察。由于采访对象不是预定的,而是在大街上随意选取的,并且是在被采访者不设防的情况下突然提问,所以该机构认为,被访者的回答都是发自内心的。

为进一步验证此研究的客观性、真实性,该机构随后又进行了“**实验”。他们首先派人潜伏在一边,并打开针***机。另一个人装成路人,随手从口袋里掏东西时,“不小心”让100美元掉在地上。

经过数百次的试验后,得出结果:在那些捡到钱的人中,有90%直接放进了自己的口袋,只有10%的人站在原地等待失主,最后在没等到失主的情况下,将钱交给了警察。显然,这一“**实验”结果与前边的采访结果一致。

于是该机构确信他们的研究结果不容置疑。

接下来,该机构又用一年的时间,对同样处于社会各个阶层的数千名人士进行采访,只是采访的主题变成了:当你未成年的子女,在大街上捡到了100美元时,你是希望他直接将钱放进自己的口袋,还是希望他将钱交给警察?这次,所有人的回答都是:

希望他将钱交给警察,而不是直接将钱放进自己的口袋。

请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解释上述研究结果中的社会现象形成的原因,并指出此研究结果给人们的启示。

小时候,父亲让我向一位书法造诣较深的老先生学书法,我用废旧报纸练字多年,可自己一直没有大的进步。老先生对父亲说:“如果你让娃儿用最好的纸来写,可能会写得更好。

”从此以后,我们就按照他说的去做了。果然,我的字大有长进。

请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一现象,并写出你的感想。

试述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收获。

2019统考卷 教育心理学

一 选择题记得有点零散,略。二 名词解释16 1.教科书2.美育3.人格4.教育政策。三 简答题20 1.写出5个教学原则。2.班集体建设的内容。3.儿童记忆发展的基本特点。4.学生权利。四 论述题20 1.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2.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五 材料分析题14 某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和增...

2019教育心理学模拟 一

2012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练习题 1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满分100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 是人最简单的认知活动,但却是我们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a 感觉 b 知觉 c 记忆...

2019教育心理学模拟题

2012年教师资格 小学心理学 试题及解析 1 一 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 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 从整体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大致在 a 二年级 8岁左右 b 三年级 9岁左右 c 四年级 10岁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