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中招化学试卷分析

发布 2023-12-24 01:35:11 阅读 3513

巩义市南河渡初中张建甫。

巩义市教育科研培训中心杨银柱。

第一部分命题指导思想与依据。

2024年我省的中招化学试卷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为基本依据,结合我省初中化学教学实际和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命题,既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评价学生的科学**和实践能力,同时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既有利于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学业水平,又有利于高一级学校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择优录取新生的原则,为促进化学新课程的实施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

今年我省的中招化学试卷旨在考查学生的化学素养,体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其命制坚持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编排上注重新颖、灵活的情景设计,讲究**相配,体现了对学生的教育和人文关怀。“偏、难、繁、怪”的试题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凸现考查能力又富含教育价值的试题应运而生,具体来说,其命题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注重在具体情景中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认识,避免机械记忆性试题的出现。

中招试题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考查的重要内容,特别注意对学科主干知识(即常见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知识)应用性的考查。考查的内容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把概念和原理置于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去考查,避免了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现象。

试卷涉及到的主要单质及化合物有40种,化学反应19个,实验基本操作9种,化学计算3类。

加强与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试题的实践性。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2024年的河南中招试题在突出学科知识实用性方面做得相当不错,避免了机械记忆性试题,取材密切关注科学技术(如第16题,引入航天科技新情景),关注健康(如第6题,围绕食品安全),关注环境(如第8题,涉及空气污染问题),关注社会热点(如第21题,利用2024年沸沸扬扬的法国佳士得拍卖圆明园兔首和鼠首的风波为情景),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生活、科技、生产、环保等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注意对学生实验设计和**能力的考查,体现科学**精神

这套化学中招试题还体现了对学生科学**能力的考查(如第23题,以酸、碱、盐知识设计**,考查常见酸的性质、化学计算、基本操作、物质除杂、物质鉴别等)。科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由于过去的试题偏重于考查学生的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等知识的记忆,使得化学实验教学一度退化到教师讲、学生记的地步,完全忽略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而**性试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校的实验教学,引导化学实验教学向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方面发展;引导学生在掌握实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进对科学**的理解,发展科学**的能力。从试卷中的**性试题上看,命题根据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具有在形式上注重**过程,不在追求环节的完整;选材上注重选用学生所熟悉的材料,特别是注重从学生做过的实验和看过的演示实验中去挖掘的特点。

注重试题的开放性,有助于学生拓宽思维空间。

在2024年河南的中招试题中,设计了一些开放性试题(如第21题第2小题设计实验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开放性试题是指答案不唯一或方法多样性的试题,主要涉及环保问题、实验设计、知识方法总结等。由于开放性试题具有思维的发散性、结论的不确定性、过程的**性、情景的模拟性等特征,对学生是否培养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此类试题对化学教学的观念、策略、手段及评价方式的改革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部分试卷考点分析。

考试内容及分数分配:(注:有个别题目交叉于不同考查内容之间)

知识层次与分数分配(注:高层次要求包含低层次要求)

通过上表分析,2024年试卷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难度适中,比去年容易,尤其是选择题和填空题难度比往年中考要易,学生在这两块失分比较少;简答题,难度不大,失分不明显。综合应用题⑴、⑵问难度不大,⑶问有隐含信息,具有一定灵活性。但填空题第18⑶、简答题第22⑶、综合应用题第⑵、⑶问,学生对审题或物质性质描述不清或描述不完整,这是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

今年我省中招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仍然是“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稳”主要体现在与前三年相比,试卷的题型结构和难度均未大起大落。“变”主要体现在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更强,给考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新”主要体现在试题的情境载体的更新、综合形式新、对**过程的考核形式新、试卷创造的亲近考生的感觉新。试卷的整体难度较2024年有所降低,没有偏题、难题、怪题。试题按照由低到高(a、b、c)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由易到难,考生在拿到试卷后,有一种亲切感,例如:

试卷中选择第2题的**图画与第题涉及的插图是选用教材中的原图或类似图。这也是考生觉得简单的直接原因,但填空题第18⑶、简答题第22⑶、综合应用题第⑵、⑶也会直接影响今年初中化学试卷的满分率下降。

总之,2024年我省的中招化学试卷覆盖面较广,既注重对考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又重视对考生综合运用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既重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又能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试题的灵活性较以往更高,难度、广度都恰到好处。

第三部分试题点评。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河南熟,天下足”。我省是粮食生产大省,所生产的小麦和大米的主要成分为【 】

a.蛋白质b.油脂 c.淀粉 d.维生素。

思路方法点拨】本题以“河南熟,天下足”地方俗语为载体,增加了农业经济特色和人文特色,给考生以亲切感。考查糖、蛋白质等营养素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小麦和大米的主要成分是糖类中的淀粉。

阅卷反馈信息】本题难度不大,学生答题情况较好,反映出教师平时注意了这方面的训练。

建议】此类习题难度虽说不大,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容易被师生所忽略,但从这几年我省命题的情况来看,营养素与人体健康一直是命题的一个热点。因此在复习中,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强化训练让学生了解化学物质对人类生活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对于常见食品中所含的营养素能做出准确判断,尤其是容易混淆的知识:淀粉属于糖类、酶属于蛋白质。

2.下列有关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思路方法点拨】本题以**图画情景显示内容,考查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用途,属于历年中招考试中的常见题型。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析这四种物质的用途分别体现了物质的哪些性质。很明显,a选项“我能为可燃物助燃”即支持燃烧,这是氧气在化学变化中体现出来的物质的性质(氧化性);c食物的氧化变质属于化学变化---缓慢氧化,也体现氧气的氧化性;d光合作用也发生的是化学变化,体现co2的化学性质;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降低周围空气的温度使水蒸气凝结在一起而降雨,属于干冰的物理性质。

所以,选b。

阅卷反馈信息】本题得分率较高,说明考生对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掌握得比较好。个别考生误选a、d的原因主要是对助燃和光合作用的理解不够。

建议】在初中化学的启蒙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学生在学习物质的用途时,最好能找出对应的性质,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实际的物质介绍,关联对比记忆效果会更好。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a.食盐食醋 b.生铁氢气 c.空气纯碱 d.冰水共存物烧碱。

思路方法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食盐、生铁、空气属于混合物,冰水共存物属于化合物;食醋属于混合物,氢气属于单质,纯碱、烧碱属于化合物,选c。

2024年河南省中招化学试卷

a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 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 22 二 填空题 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l分,共1 6分 11 请从h c 0 n k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

2024年河南省中招化学试卷

2006年河南省省级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学业考试试卷。化学。本对原子质量 h 1 he 4c 12 n 14 o 16 p 31 s 32 cl 35.5 ca 40 一 选择题 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 下列物质...

2024年河南省中招化学试卷

2006年河南省省级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学业考试试卷。化学。本对原子质量 h 1 he 4c 12 n 14 o 16 p 31 s 32 cl 35.5 ca 40 一 选择题 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 下列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