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带答案

发布 2023-12-24 02:10:11 阅读 8166

二o一四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卷。

全卷共6页,1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k—39cu—64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1.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a.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b.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防腐剂d.为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2.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铁锅b.瓷碗c.塑料盆d.玻璃杯。

3.二氧化锡(sno2)可用作液晶原件电极,其中氧元素为-2价,则锡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3d.+4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5.下列化学式表示的物质是某化学肥料的主要成分,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kno3b.k2co3c.co(nh2)2d.ca(h2po4)2

6.下列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错误的是()

a.为防治空气污染,应加强工业废气处理b.为节约用水,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c.为节约化石燃料,应开发和使用新能源d.为防止铁制品生锈,常在其表面覆盖保护层。

7.用分子观点解释“干冰升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不停地运动b.分子间间隔变大c.分子体积急剧增大d.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8.下列事实和解释相符的是()

a.铜丝做导线——铜有良好的导电性b.盐酸清除铁锈——盐酸能与铁反应。

c.汽油清洗油污——汽油起乳化作用d.活性炭净水——活性炭能与水中杂质反应。

9.某物质的分子模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物质属于有机物b.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h4

c.该物质的1个分子中含5个原子d.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4

10.实验室用蔗糖配制5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娶5.0g蔗糖。

b.用量程为10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c.溶解蔗糖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11.鉴别下列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a.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b.纯铝和硬铝——比较硬度。

c.碳酸钠和氯化钠——稀盐酸d.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点燃闻气味。

12.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同种试剂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试剂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a.蒸馏水b.稀硫酸c.硫酸钠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第ii卷非选择题(共64分)

13.(15分)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组成。

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构成。(2)认识物质的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3),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由此可推知的灭火原理是。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是。

3)认识物质的制法。

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

发生和停止(如图4)。若利用该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利用该装置制二氧。

化碳,无纺布包内药品为(写名称)。

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发生(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辩证地认识物质。

量变引起质变。例如: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写化学式)。

功过相对论。从“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事实分析,“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等;“功”:(举一例)。

14.(9分)化学变化中,同种元素可在不同物质中“旅行”。(注:“→表示某种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可。

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按甲、乙物质所含元素种类递增的规律,完成图5所示的“旅行”。①若图5为碳元素的“旅行”路线,其中甲为二氧化碳,乙为碳酸钙,写出路线ii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写一个),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若图5为氢元素的“旅行”路线,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从单质、碱、盐中分别选择一种物质,完成图6所示的“旅行”。写出一组甲、乙、丙物质的化学式。甲,乙,丙。

15.(16分)(1)根据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将图7方框内①~⑤项内容补充完整:

2)硝酸钾与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8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t1℃时,两物质中溶解度较大的是。

t2℃时,两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较大的是的溶液。

t2℃时,将100**加入盛有50g氯化钾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氯化钾的(填“饱和”或。

不饱和”)溶液。保持温度不变,往该烧杯中再加入10**,充分搅拌后,氯化钾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欲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应满足的温度范围是。(3)某同学进行图9所示实验,证明酸碱发生反应的现象为:试管中溶液。

由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后测得试管中溶液的ph=2,该溶液中溶质有(写名称)。

16.(14分)某兴趣小组用图10所示流程制取氧气(反应原理:),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理论上可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g)解:

2)在**提纯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原因有(填标号)。a.提高实验效率b.保证固体i全部溶解c.节约能源(3)①写出图ii中仪器a、b的名称:a,b。

步骤ii中的操作m应选择图11中(填“甲”或“乙”)装置,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步骤iii中用酸化的硝酸银(agno3)溶液检验。

洗出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钾,该检验方法的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实验结束后,称得**的氯化钾的质量比理论值小,可能的原因有(写一点)。

17.(10分)为**气体x的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图12所示实验(固定装置未画出)。【资料**】

1)加热条件下,气体x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2)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物,不与气体x反应。无水氯化钙可吸收气体x。

3)本实验条件下,氮气密度为1.15gl-1,装置内空气中的水与二氧化碳对相关数据测定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实验步骤】

1)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2)取一定量氧化铜,准确称得其质量为2.40g。

3)按图12所示装入药品,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i(见表1)。(4)连接a、b、c装置,将气体x缓缓通入一段时间后,连接上d装置,读数后开始加热。当a装置中氧化铜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管冷却,再次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ii(见表1)。

【实验装置】

相关数据】【回答问题】

1)b装置中氯化钙吸水的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说明氧化铜已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

3)分析实验测量的数据,生成水的质量为g,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g。

由此推知,气体x中一定(填“有”或“没有”)氧元素。(4)通过计算推导出气体x的化学式。

二o一四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卷参***。

第ⅰ卷选择题(包含12题。每题3分,共36分)题号***答案ccdcabcadbab

第ii卷非选择题(包含5题。共64分)13.(15分)

①元素②分子⑵①3fe+2o2点燃fe3o4②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使燃烧物隔绝空气(或氧气)将棉芯从烧杯中取出(合理均可)

3)①2h2o2=(mno2)2h2o+o2↑(合理均可)大理石(合理均可)②物理变化。

4)①co(或co和co2)②使地球气温保持在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范围(合理均可)14.(9分)

1)①caco3+2hcl=cacl2+h2o+co2↑复分解反应(合理均可)②2h2+o2点燃2h2o(合理均可)(2)cucu(no3)2cu(oh)2(合理均可)15.(16分)

1)①22.99②11③1④失⑤na+

2)①氯化钾②硝酸钾③饱和不变④温度不低于t1℃(3)红hcl+naoh===nacl+h2o氯化钠、***和酚酞(2)ac

3)①铁架台酒精灯②甲引流③kcl+agno3=agcl↓+kno3④蒸发过程中,氯化钾固体飞溅(合理均可)17.(10分)

2024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 选择题 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 3分 2016福州 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塑料水杯 b 纯棉毛巾 c 羊毛围巾 d 蚕丝被芯。2 3分 2016福州 人体缺钙易引发的病症是 a 贫血 b 夜盲症 c 骨质疏松 d 甲状腺肿大。3 3分 2016福州...

2024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 选择题 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 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塑料水杯 b 纯棉毛巾 c 羊毛围巾 d 蚕丝被芯。2 人体缺钙易引发的病症是 a 贫血 b 夜盲症 c 骨质疏松 d 甲状腺肿大。3 下列与金属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铁和钢的性能完全相同 ...

2024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

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25分 1 1分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2 1分 下列能源不应大力开发的是 3 1分 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 4 1分 2012泰宁县模拟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5 1分 2013通州区二模 下列符号中,表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