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化学高考化学计算题强化专练二

发布 2023-12-24 10:35:12 阅读 6111

1、(8分)将2.5g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解于水,制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当加入35ml盐酸时,产生co2的体积为ml(标准状况)。

3)计算原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及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1)h+ +oh— =h2o,co32— +h+ =hco3— (共4分)

2)224ml(2分)

3)设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z,则。

x + y = 1mol/l×(0.045-0.025)l

z - y = 1mol/l×[0.025-(0.045-0.025)]l

84g/mol·x + 106g/mol·y + 40g/mol·z = 2.5g

x=0.01mol,y=0.01mol,z=0.015mol所以,naoh的质量为0.6g,na2co3的质量分数为(共2分)

2.(6分)白色粉末a由nano3、na2so3、na2so4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取a样品,投入100 ml 2.2 mol/l硫酸(过量)中,使它们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

反应后测得,反应中产生的896ml(标准状况下)纯净的无色气体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反应后的溶液中只含有一种酸根阴离子,且其物质的量浓度为3.1 mol/l。(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100ml)

1)反应后溶液中酸根阴离子的化学式为。

2)写出a样品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 原a样品中含有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多少?(要求写出简单运算过程)

2.(1)so42- (1分) (2)2no3-+2h++3so32-=3so42-+2no↑+h2o (2分)

3)(3分) 反应中增加的so42-:3.1 mo1·l-1×0.

1l-2.2 mo1·l-1×0.1l=0.

090 mol,产生的无色气体为no,其物质的量为0.040mol,据反应2no3-+2h++3so32-=3so42-+2no↑+h2o可知na2so3为0.060 mol。

2no3-+2h++3so32-=3so42-+2no↑+h2o

3 mol 2 mol

x0.040 mol解得x=0.060 mol

依据so42-守恒,一定还有na2so40.030 mol

原a样品中含有nano30.040 mol、na2so30.060 mol、na2so40.030 mol。

3、(2分)将10g co2和co的混合气体,通过装有足量na2o2的干燥管,反应后干燥管的总质量增加了5.6g,则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分数为。

4、(8分)现有一种铜粉与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

1)经测定该混合物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6:1,则混合物中铜粉与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2g上述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与足量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产生so2的物质的量为 mol;

2)若铜粉与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1,则160g该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与足量的浓硫酸反应,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为mol;

3)设混合粉末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160g该混合物与足量的浓硫。

酸反应,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为y mol,写出x的取值范

围及y与x之间的关系。

式。4、(1)1:2 (1分) 0.5 (1分)

2)3.5 (2分)

3)05.我省蕴藏着丰富的白云石,其化学式是xcaco3·ymgco3。以它为原料可以制取多种物质,如耐火材料等。现取27.

6g白云石,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收集到的co2为6.72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

1)试通过计算确定白云石的化学式(取x、y的最小整数比)。

2)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用200ml 2mol/l的naoh溶液吸收,若不考虑溶液的体积变体,试通过计算分析,吸收后所得溶液的溶质名称以及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5.(1)caco3·mgco3 (2)0.5mol/lna2co3,1mol/lnahco3

6.某中学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利用假期对当地钢铁厂进行了调研,对从矿石开始到钢铁产出的工艺流程有了全面的感性认识,并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取某钢样粉末28.12g(假设只含fe和c),在氧气流中充分反应,得到co2气体224ml(标准状况)。

1)计算此钢样粉末中铁和碳的物质的量之比。

2)再取三份不同质量的钢样粉末分别加到100ml相同浓度的稀h2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计算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若在实验ⅱ中继续加入3.812g钢样粉末,计算反应结束后剩余的固体质量为多少?

6.(1)50:1 (2)c(h2so4) =1.25 mol·l-1 (3)2.436g

7.在120℃,1.01×105pa时,将4mlo2和3mlnxhy(y>x)混合气体充入一密闭与容积可变的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恢复到原温度和压强,测得容器中n2、o2、h2o混合气体密度减小3/10。

1)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通过计算推断nxhy的分子式:

7.4nxhy+yo2 →2xn2+2yh2o 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与气体体积成反比 x=2,y=4 n2h4

8.将15.68l(标准状况)的氯气通入ml氢氧化钠溶液中,氯气发生了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其氧化产物分别为次氯酸钠和氯酸钠。若取此溶液25.

00ml。稀释到250.0ml。

再量取此稀溶液25.00ml用醋酸酸化后,加入过量碘化钾溶液充分反应,此时只有次氯酸钠氧化碘化钾。用浓度为0.

2000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生成的碘:i2+2s2o32-=2i-+s4o62-,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5.00ml时恰好到终点。

将滴定后的溶液再用盐酸酸化至强酸性,此时氯酸钠亦能氧化碘化钾,生成的碘再用上述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到终点,需要硫代硫酸钠溶液30.00ml。

1)计算氯气反应后的溶液中次氯酸钠和氯酸钠的物质的量之比。

2)写出符合上述条件的总化学方程式。

3)若氢氧化钠溶液在通入氯气前后的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计算通入氯气后各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

8.(1)n(naclo)︰n(naclo3)=1︰2

2)7cl2+14naoh=naclo+2naclo3+11nacl+7h2o

3)c(naclo)=0.2mol/l c(naclo3)=0.4mol/l c(nacl)=2.2mol/l

9.将2.5g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解于水,制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当加入35ml盐酸时,产生co2的体积为ml(标准状况)。

3)计算原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及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9.(共10分)

1)h+ +oh- =h2o; co32- +h+ =hco32×2分=4分)

(2)224 (3) 0.6 ; 42.42×3分=6分)

10.(4分)向cu与cuo的混合物中加入混酸(硝酸和硫酸)后加热,使之恰好完全反应,反应中不产生so2和cu(no3)2,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且得到no 8.96l(标准状况)。将溶液冷却后刚好全部结晶(无其他任何残留物),得到250gcuso4·5h2o。

求:(1)混酸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之比。

(2)原混合物中cu与cuo的物质的量之比。

(3)混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0.(1)2:5 (1分)

(2)3:2(1分)

(3)51.1%(2分)

11.(7分)向100ml某二价金属m的氢氧化物澄清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co3溶液,生成了mco3沉淀,过滤,将沉淀置于足量的盐酸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4.48l气体。将滤液加水稀释到250ml,取出25ml盐酸完全反应,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1.

12l气体。

(1)m的氢氧化物澄清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要计算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你认为还必须提供下列哪些项目的数据。

a.m的氢氧化物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设为2mol·l1)

b.m的碳酸盐的质量(设为39.4g)

2019届化学高考化学计算题强化专练二

1 8分 将2.5g碳酸钠 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解于水,制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 l 1的盐酸,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 标准状况 关系如下图所示 1 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 当加入35ml盐酸时,产生co2的体积为ml 标准状况 3 计算原...

2019届化学高考化学计算题强化专练二

1 8分 将2.5g碳酸钠 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解于水,制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 l 1的盐酸,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 标准状况 关系如下图所示 1 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 当加入35ml盐酸时,产生co2的体积为ml 标准状况 3 计算原...

2019化学中考计算题训练

1 某部分变质的naoh试剂经处理后只含有naoh和na2co3两种物质,小明同学从中均匀取出9.3g样品用19.9 溶解后,再向其中缓慢滴加10 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用去稀盐酸73g,经测定共放出气体2.2g。1 向样品中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发生的两个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