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模试卷

发布 2023-12-25 12:30:03 阅读 3013

启东中学高三语文模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稽首/无稽之谈妊娠/寥若晨星犄角/畸轻畸重浅薄/日薄西山。

b.罗襦/消除溽暑拼命/拚弃一切绯闻/流言蜚语装载/载歌载舞。

c.亘古/颓垣断壁模式/装模作样省视/不省人事呼吁/长吁短叹。

d.扰攘/不屈不挠晕车/晕头转向炮火/炮制文章疱疹/逾庖而宴。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国皮影戏曾经征服了无数热爱它的人,它的传播对中国近代电影艺术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b.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雅致而壮观,弥漫着浓郁的东方文化,受到全世界瞩目,对这次成功的举办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c.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费。

d.大学毕业后去农村应聘村官的人当中,多数人希望能在建设新农村这一大环境中施展才华、创立事业、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

3.某报刊登出四篇文章,并设立专栏,请你依据文题拟一合适的专栏话题。要求:参照下列任一题的结构进行概括,不超过15字。(4分)

①《豆腐牛奶给你强健骨骼》 ②粗纤维食品使你肠胃无忧》

③《蔬菜水果让你不感冒》 ④健康的膳食是金字塔》

4.阅读下面三句话,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①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连续搜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

②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说:“我在这一点上就像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③一位历史学教授曾给学生讲:“如果你能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

上面三句话,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差异。请分别回答。

(1)三句话谈论的共同点是。

(2)鲁迅侧重的是。

(3)歌德侧重的是。

(4)历史学教授侧重的是。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傅昭字茂远,北地灵州人,晋司隶校尉成七世孙也。祖和之,父淡,善三礼,知名宋世。淡事宋竟陵王诞,诞反坐诛。

昭六岁而孤,哀毁如**,为外祖所养。十岁,于朱雀航卖历日,雍州刺史袁顗见而奇之。顗尝来昭所,昭读书自若,神色不改。

顗叹曰:“此儿神情不凡,必成佳器。”司徒建安王休仁闻而悦之,固欲致昭。

昭以宋氏多故,遂不往。或有称昭于廷尉虞愿,乃遣车迎昭。时愿宗人通之在坐,并当时名流。

通之贻昭诗曰:“英妙擅山东,才子倾洛阳,清尘谁能嗣,及尔遘遗芳。”太原王延秀荐昭于丹阳尹袁粲,深见礼,辟为郡主簿,使诸子从昭受学。

会明帝崩,粲造哀策文,乃引昭定其所制,昭有其半焉。粲每经昭户,辄叹曰:“经其户寂若无人,披其帷其人斯在,岂非名贤。

”寻为总明学士、奉朝请。

齐永明中,累迁尚书仪曹郎。先是御史中丞刘休荐昭于齐武帝,永明初,以昭为南郡王侍读。王嗣帝位,故时臣隶争求权宠,唯昭及南阳宗夬保身而已,守正无所参入,竟不罹祸。

明帝践阼,引昭为中书通事舍人。时居此职者,皆权倾天下,昭独廉静无所干豫,器服率陋,身安粗粝。常插烛板床,明帝闻之,赐漆合烛盘,敕曰:

“卿有古人之风,故赐卿古人之物。”累迁尚书左丞。

梁武帝素重昭,梁台建,以为给事黄门侍郎,兼御史中丞。天监三年,兼五兵尚书,参选事。四年即真。

历位左户尚书,安成内史。郡自宋来,兵乱相接,府舍称凶!每昏旦间人鬼相触,在任者鲜以吉终。

及昭至,有人夜见甲兵出,曰:“傅公善人,不可侵犯。”乃腾虚而去。

历秘书监,太常卿,迁临海太守。郡有蜜岩,前后太守皆自封固,专收其利。昭以周文之囿,与百姓共之,大可喻小,乃教勿封。

县令尝饷栗,置绢于薄下,昭笑而还之。普通五年,为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

昭所莅官,常以清静为政,不尚严肃。居朝廷,无所请谒,不畜私门生,不交私利。终日端居,以书记为乐,虽老不衰。

博极古今,尤善人物,魏、晋以来,官宦簿阀,姻通内外,举而论之,无所遗失,世称为学府。性尤笃慎,子妇尝得家饷牛肉以进昭,昭召其子曰:“食之则犯法,告之则不可。

取而埋之。”其居身行己,不负令典,类皆如此。后进宗其学,重其道,人人自以为不逮。

卒,谥曰贞。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淡事宋竟陵王诞,诞反坐诛坐:因犯……罪。

b.深见礼,辟为郡主簿辟:避开、躲开。

c.王嗣帝位,故时臣隶争求权宠嗣:继承。

d.子妇尝得家饷牛肉以进昭饷:赠送。

6.下列句子中,直接表明傅昭品行高洁的一组是(3分)

①会明帝崩,粲造哀策文,乃引昭定其所制,昭有其半焉

居朝廷,无所请谒,不畜私门生,不交私利

昭独廉静无所干豫,器服率陋,身安粗粝。常插烛板床

尤善人物,魏、晋以来,官宦簿阀,姻通内外,举而论之,无所遗失。

及昭至,有人夜见甲兵出,曰:“傅公善人,不可侵犯。”乃腾虚而去。

县令尝饷栗,置绢于薄下,昭笑而还之。

abcd.②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傅昭六岁时成了孤儿,他对父亲的死表现出的哀伤痛苦和成年人一样,后来被外祖父收养。十岁时,傅昭在朱雀航卖日历,雍州刺史袁顗看见他后很惊奇。

b.傅昭曾经担任南郡王的陪读,南郡王继承帝位后,南郡王从前的臣属跟他争相求取权利和宠幸,但他坚守正道而无可参劾,最终没有遭到祸患。

c.梁武帝向来看重傅昭,让他参与朝政讨论。傅昭曾在临海做太守,他引周文王和百姓共享园囿的典故,下令不要封闭蜜岩。

d.傅昭知识渊博明晰古今,尤其了解历史人物,魏、晋以来,官吏、宗室、大家族的通婚情况,他说起来都没有任何疏漏,当时人称他为“学府”。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或有称昭于廷尉虞愿,乃遣车迎昭。

2)郡自宋来,兵乱相接,府舍称凶。每昏旦间,人鬼相触,在任者鲜以吉终。

(3)后进宗其学,重其道,人人自以为不逮。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鹧鸪天。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1)词的上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景的?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请对此作简要说明。(6分)

2)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画龙点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慨?(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韩愈《师说》)

2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3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4)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庄子《逍遥游》)

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6)女也不爽诗经·卫风·氓》)

7)失之东隅后汉书》)

8)无情未必真豪杰鲁迅《答客诮》)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水墨文字。冯骥才。

兀自飞行的鸟儿常常会令我感动。

在绵绵细雨中的峨嵋山谷,我看见过一只黑色的孤鸟。它用力扇动着又湿又沉的翅膀,拨开浓重的雨雾和叠积的烟霭,艰难却直线地飞行着。我想,它这样飞,一定有着非同寻常的目的。

它是一只迟归的鸟儿?迷途的鸟儿?它为了保护巢中的雏鸟还是寻觅丢失的伙伴?

它扇动的翅膀,缓慢、有力、富于节奏,好像慢镜头里的飞鸟。它身体疲惫而内心顽强。它像一个昂扬而闪亮的音符在低调的旋律中穿行。

我心里忽然涌出一些片断的感觉,一种类似的感觉;那种身体劳顿不堪而内心的火犹然熊熊不息的感觉。

后来我把这只鸟,画在我的一幅画中。所以我说,绘画是借用最自然的事物来表达最人为的内涵。这也正是文人画的首要的本性。

画又是画家作画时的心电图。画中的线全是一种心迹。因为,唯有线条才是直抒胸臆的。

心有柔情,线则缠绵;心有怒气,线也发狂。心境如水时,一条线从笔尖轻轻吐出,如蚕吐丝,又如一串清幽的音色流出短笛。可是你有情勃发,似风骤至,不用你去想怎样运腕操笔,一时间,线条里的情感、力度,乃至速度全发生了变化。

为此,我最爱画树画枝。

在画家眼里树枝全是线条;在文人眼里,树枝无不带着情感。

树枝千姿万态,皆能依情而变。树枝可仰,可俯,可疏,可繁,可急,可倚;唯此,它或轩昂,或忧郁,或激奋,或适然,或坚韧,或依恋……我画一大片木叶凋零而倾倒于泥泞中的树木时,竟然落下泪来:而每一笔斜拖而下的长长的线,都是这种伤感的一次宣泄与加深。

以至我竟不知最初缘何动笔。

至于画中的树,我常常把它们当作一个个人物。它们或是一大片肃然站在那里,庄重而阴沉,气势逼人;或是七零八落,有姿有态,各不相同,带着各自不同的心情。有一次,我从画面的森林中发现一棵婆娑而轻盈的小白桦树。

它娇小,宁静,含蓄;那叶子稀少的树冠是薄薄的衣衫。作画时我并没有着意地刻画它。但此时,它仿佛从森林中走出来了。

我忽然很想把一直藏在心里的一个少女写出来。

2019届高三语文模考试卷

余江一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考语文试卷。命题人 吴武明审题人 张寅锋。本试卷分第 卷和第 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 卷共77分 一 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两千余年前的秦代宫殿建筑是相当惊人的。史记 秦始皇本纪 载 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

安徽省高三语文二模三模试卷分类汇编 诗歌鉴赏专题

安徽省2009届高三二模三模试卷分类汇编 诗歌鉴赏专题。安徽省蚌埠市2009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 语文 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3 14题 8分 水口行舟。宋 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13 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

安徽省高三语文二模三模试卷分类汇编 诗歌鉴赏专题

安徽省2009届高三二模三模试卷分类汇编 诗歌鉴赏专题。安徽省蚌埠市2009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 语文 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3 14题 8分 水口行舟。宋 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13 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