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三语文二模三模试卷分类汇编 诗歌鉴赏专题

发布 2023-12-25 12:55:04 阅读 2832

安徽省2009届高三二模三模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安徽省蚌埠市2009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语文)

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3-14题(8分)

水口行舟。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3、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夜如何、试卷、孤篷、依旧“等具体词语进行分析。(4分)

14、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寄寓了什么人生哲理?请结合具体诗句品味分析。(4分)

参***。13.“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

“试卷”刻划诗人既抱希望又疑虑不安的心态。“孤”字暗示出风狂雨骤的夜晚江面上唯一的船只,以及舟上坚韧独立的灵魂。“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

(意思对即可,每词1分,共4分)

14.手法:(1)借景抒情,(2)对比。(答对一个即可,但要联系具体诗句分析)(2分)

寄寓哲理:(1)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水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制。(2)人生道路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才能达到青山绿水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

(3)包含着人与世界的对抗以及其后天人合一的安宁喜悦。(答对1点即可)(2分)

安徽省黄山市2009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

二)古代诗文阅读(8分)

苏幕遮·草 》—宋梅尧臣①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②年最少。窣地春袍③,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注解】:梅尧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人,一生经历坎坷,屡试不中,仕途极不得意,仅仅任过州中主簿等职;②“庾郎”本指庾信。庾信是南朝梁代文士,他得名甚早,“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庾开府集序》);窣地,拂地;春袍,刚释褐入仕的年轻**,一般都是穿青袍,春袍,青袍,实为一物。

8、简答题:

1)词人在词中借“草”这一意象表达出复杂的情感,**以简要阐述。(4分)

2)在词中,词人主要借助于怎样的表达技巧来表现其复杂的感情,请予以简要阐述。(4分)

参***。8. ①诗人绘春草之象,含春光易逝之意,寓伤春之情(或对春天逝去的无可奈何)(2分);诗人借草伤己(人生),以草表达对仕途厌倦的苦闷情绪(2分)。

咏物抒怀或寓情于物:将初入仕途的年轻人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风采寄寓于青青春草之中;将倦于宦游,春末思归的苦闷情绪寄寓于暮春之草的凄凉衰败之中。

对比:将初春之草的生机逼人与暮春之草的凄凉衰败形成强烈对比,暗含伤春之意。

安徽省宿州市2024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语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14题。

浪淘沙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13.这首词上片叙事,下片抒情。试问上片叙述了什么事?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4分)

14.有人认为“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是篇中的绝妙之笔,试作简要分析。(4分)

参***。13.上片叙写与友人正在游览这大好春光。下片抒发了与友人相逢却不能久聚的感伤、怅恨之情,也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14.这三句话将别情融入赏花之中,将三年的花加以比较,层层推进,以惜花写惜别,而别情之中,亦体现出友人的深情厚谊。(2分)“今年花胜去年红”“明年花更好”写的是鲜艳繁盛的景色,表现的却是感伤的心情,是以乐景写哀情。

可见其构思新颖,富有诗意,是篇中的绝妙之笔。(2分)

安徽省皖南八校200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语文。二)古代诗歌赏析(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鲁山山行。梅尧臣。

适与**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8.诗中哪一联“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试作简要说明。(4分)

答: 9.诗中尾联与杜牧“白云生处有人家”(《山行》)、王维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终南山》)

有何不同?(4分)

答: 参***。

8.颈联互文见意,写“山行”所见动景。“熊升树”、“鹿饮溪”未受任何惊忧,见其除“幽径”的“独行”者之外,四野无人,一片幽静,而“独行”者看了“熊升树”,又看“鹿饮溪”,其心情之闲静愉悦,见于言外。(4分)

9.杜牧诗句是看见了人家,王维诗句是看不见人家,才问樵夫,梅尧臣诗句则是另一番情景:望近处,只见“熊升树”、“鹿饮溪”,没有人家;望远方,只见白云浮动,也不见人家,于是自问:“人家在何许?

”恰在这时,云外传来鸡叫,仿佛有意回答诗人的提问。两句诗,写“山行”者望云闻鸡的神态及其喜悦心情,跃然纸上。(4分)

巢湖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词,完成8~9题。

清平乐 李白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拢看佳瑞,始色运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8、结合"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句谈一谈李白诗词的风格特点(4分)

9、联系具体内容分析本词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4分)

参***。(二)(8分)

8.从这一句体现李白诗歌鲜明的具有浪漫主义特色。(2分)①想象丰富,说雪花是喝醉酒的天仙把白云揉碎成的;(1分)②善用比喻,将大雪比作揉碎的白云。(1分)

9. “画堂晨起”环境怡人,“佳瑞”有瑞雪丰年之意,“皓色”、“盛气”、“玉佩”用词亮丽,加上“天仙狂醉”表现了诗人兴奋和喜悦的心情。(4分)

(三)(5分)

2024年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8分)

安徽省高三语文二模三模试卷分类汇编 诗歌鉴赏专题

安徽省2009届高三二模三模试卷分类汇编 诗歌鉴赏专题。安徽省蚌埠市2009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 语文 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3 14题 8分 水口行舟。宋 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13 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9高三语文二模试卷

2016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 现代文阅读 9分,毎小题3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陆机 文赋 在总结前人创作经验和个人创作体会的基础上,首次系统而又完整地 了文学创作的基本过程。陆机论创作,主要是从物 意 文三者关系入手的。文赋序 云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

安徽省高三模拟试卷

安徽省自主命题模拟试卷一。第i卷 阅读题共66分 一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 张雨生。富二代 这个名称,公开用在 上,也就是近一二年的事。被囊括其间的子弟,对这个称呼并不满意,似乎还觉得含有贬义。有的不满地说 什么富二代?我们是第二代企业家 刚从父辈手里接过企业管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