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期末试卷

发布 2023-12-25 14:05:06 阅读 3671

苏州枫华中学2011-2012学年(上)期末试卷。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一、古诗词默写,根据提示,默写出诗词的上下句 (8分)

1、关关雎鸠。

君子好逑。2、蒹葭苍苍在水之湄。

3、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惟草木之零落兮。

4莫使金樽空对月,千金散尽还复来。

二、仿照示例,以“理想”为话题续写,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组排比句。(3分)

理想是一块璞玉,需要你去打磨、雕琢;理想是一粒种子。

三、美文欣赏(15分)

落叶。落叶在春天纷纷而下,这是南国特有的奇观。北国的朋友也许以为怪异。

因为,在北方,落叶在秋而不在春。当峭厉的西风把天空刷得愈加高远的时候;当陌上阡头的孩子望见最后一只南飞雁的时候;当辽阔的大野无边的青草被摇曳得株株枯黄的时候──当在这个时候,便是树木落叶的季节了。

北国的落叶,渲染出一派多么悲壮的气氛!落叶染作**色,或者竟是朱红绀赭。最初坠落的,也许只是那么一片两片,像一只两只断魂的金蝴蝶。

但接着,便有沙沙哗哗的阵雨了。接着,便在树下铺出一片金红的地毯。而在这地毯之上,铁铸似的,竖着光秃秃的疏落的树干和树垭,直刺着高远的蓝天和淡云。

南国的落叶却不是这般情景。落叶的颜色是浓重的苍青。在地上铺出苍青的织锦,而在树上,也是浓重繁密的苍青色,教你抬头看不见一点蓝天的影子。

可是,在这浓蜜的苍青的树冠上,你看吧,春潮般地泛起来多少嫩绿的新叶的波浪!

这是万木争荣的季节。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威严地站立着的,已不是冷酷的冬。老叶不必作悲壮的自我牺牲来保护树木过那冷酷的冬。

在这里,就连冬天的阳光也灿烂如碎金,雨水温润而充足,地表下有取之不尽的营养。万木在和风中一样做它们欢乐的梦。

时序如轮旋。秋天过去了。冬天过去了。

司春之神于是欣然驾临。蜂蝶成群来起舞,百鸟结队来唱歌,杂花纷然披陈于枝梢上。氤氲的南国,这时已装载不下旺盛的勃发的生机。

而这时,我走在无论哪一片林子里,无论哪一棵树下,都欣喜地看见,每一棵树上都蓬勃地怒发出新叶。我看见新叶高标出老叶覆满的树冠军。我听见新叶在歌唱,唱它们新生代的歌。

我听见新叶在呼唤,呼唤未来的鲜花和甘果。于是,我看见老叶意识到自己历史使命的即将完成。老叶沙沙哗哗而下了。

然而,老叶没有悲戚。老叶也一样唱它们雄壮豪迈的进行曲。老叶融入春泥,化作甘露玉浆,滋润着大树上新叶的成长。

这是一幅多么伟大的充满希望的图画!

于是,无论在哪一棵树下,我都进入一种庄严的忘我的思考。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

当峭厉的西风把天空刷得更加高远的时候。

峭厉:每一棵树上都蓬勃地怒发出新叶。

怒发:2.“我看见老叶意识到自己历史使命的即将完成”,联系上下文看,老叶的“历史使命”是什么?(2分)

答:3.为什么说北方的落叶是“悲壮”的?(2分)

答:4.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两幅落叶图。那么,北国落叶和南国落叶有什么不同?(4分)

答:5.文章最后说“无论在哪一棵树下,我都进入了一种庄严的忘我的思考”,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有些什么样的“思考”呢?(3分)

答: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19分)

父亲的驼背。

父亲的驼背使我产生崇高的敬意,是今年夏天的事。

那是一个极标准的夏日。将晚的日头仍吞吐着炽烈的火焰。我正坐在办公室里受用空调的温馨,冷眼看晚霞燃烧,父亲突然出现在办公室门前。

父亲佝偻着身子,汗水从苍白的脸上滚落在两脚之间,几乎连缀成一条直线;背上稳稳地负着一个半旧的布袋,布袋里满盛着家乡的温馨和亲情。“今天天气真热。”父亲擦着汗水说,将布袋吃力地放下来。

就在这时,父亲那高高隆起的驼背刚毅而明快地裸露在我的眼前,且正好与天边的云霞构成一幅动人心魄的写意。转瞬间,一种错觉神奇地将落日和晚霞隐去,父亲的驼背顿时放射出灿烂金光。我确信我亲见到一拱溢彩流光的长虹,虹的那头是遥远,虹的这头是现实,我正从这长虹的辉煌中走来;我也确信我亲聆到一阵阵清悦的驼铃声,有一峰骆驼正迎着哄哄作响的热流前行在人生的旷漠荒原,这驼峰上驮着我……我猛然领悟到父亲的驼背像伊索寓言和格林童话一般神圣地吸引了我。

父亲就这样无言地用嶙峋的驼背将生活的重负扛着,就像一张弓无言地坚韧着,积攒着,为一支支响箭预备着生命的涌动和波澜。我们做儿女的就是这弓上的箭。

有两件事是我永生永世都捡拾不尽的碎金,撒落在时间长河里。第一件事发生在我读小学六年级那年。这一年对我说是一个灾难之年,我的两条腿上大大小小长满了十三个毒疮,淋漓的脓血像山泉一般汩汩地朝外涌着,上学成了一种负担。

父亲向来家教甚严,生几个脓疮自然是不能辍学的,走不动时父亲背也得背到学校去。于是,父亲的驼背就成了我的一架马鞍。每天清晨,父亲总会准时地蹲在屋檐边,就像一匹温驯的老马迎候着它的主人;掌灯时分,父亲也一定会慷慨地亮出他的驼背站在教室的门前。

我在父亲的背上度过了一个秋天一个冬天又一个春天。秋天里我没有觉出父亲的背有什么异样。冬天里父亲的背很暖和,我的心口总像有一盆火烘烤着;到了春天,厚重的棉衣褪去了,我突然发现父亲的背驼得更厉害了,简直就像洪水冲击过后留下的一道坎。

我附贴在父亲的背上,父亲只能蜗牛一般将头艰难地前伸着。这情形使我很自然地联想到一些生命现象。在浩瀚的沙漠里,驼峰为绿洲而高耸着;在肥沃的田野里,牛背为犁铧而坚韧着;那么,在贫穷的小村子里我的心震撼了,我的一切也就和父亲的驼背紧紧维系在一起了。

有一天放学,我用手摩挲着父亲汗涔涔的驼背,对父亲说,这背就可以做我的课桌呢。就这样,我在父亲的驼背上读着历史的烟云,读着未来的梦幻……

在我那封闭而落后的家乡,穷人家的孩子一般是不读书的,即使为认几个工分几张毛票被迫混上一两年,那也得捱到**岁,但我六岁那年就被父亲送进了学校,而且一读就是整整六年。这对父亲来说,供我读书显然是比供我饭吃有更大的负担,这负担自然又得那驼背无言地驼着。父亲是一个上好的脚夫,鸡叫头遍启程,夜半时分回家,往返九十里山路,两百斤山货,从山里驮到镇上,百十斤油盐又从镇上驮进山里。

这虽然是一种低廉的劳动力交换,甚至有些卑贱,但毕竟可以换回几个子儿买回几支铅笔几个写字本,父亲也就乐此不疲。而每当这时,我心中总有几簇簇火苗燃着,学业上哪怕碰到天大的困难,也只是蜡烛般化为光明。我的学业一天天拔节向上,父亲双肩上的茧巴则结了一层又一层,背间的肉瘤也添了一圈又一圈。

我至今还保存着父亲当年用过的一个背篓,篓口用铁丝绑扎着,在背篓与人体接触的地方,厚实的帆布硬是磨破了一个大洞,麻线编过的谷草多已脱落,裸露出魔鬼一般狰狞的竹篾。这是多么不平凡的一个背篓啊!

我推想,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说不准也是驼背。这驼背本不是生成于母腹之中,父亲不就曾经是祖母引以为骄傲的骨架儿像旗杆那样竖着么?驼背就应该是历史塑造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从母腹中跌落某个驿站时,即使拥有过紫檀一般的脊骨刺槐一般的腰杆,但是,历史与生活的重荷死死压在父亲、爷爷的肩上,这脊骨这腰杆又如何能舒展其活力,张扬其生命?

由此我想到一个更深刻更重大的历史命题。鲁迅先生写道: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在这里所说的“中国的脊梁”,除了那些顶天立地的钢筋铁骨之外,是不是还涵盖了如我父亲,如我爷爷及爷爷的爷爷们那样的弓腰驼背呢?是的,肯定是的。

1.在不改变原文感情的基础上,用一个四字词语替换一下文中的划线词语。(2分)

乐此不疲。2.细读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1)在父亲的感染下,我对待困难的态度如何?(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2分)

答:2)根据上文,在第④段的横线上填上一句形式上较为工整、内容上能表现“我”无限深情的句子。(2分)

答:3)第④段开头说“有两件事是永生永世都拾不尽的碎金……”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一下第二件事。(2分)

答:4)第④段中“我在父亲的驼背上读着历史的烟云,读着未来的幻梦”的含义是什么?(3分)

答:3.“父亲”和像“父亲”一样的人驼背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作者称他们为“中国的脊梁”?(4分)

答:4.这篇散文语言优美,感情深挚,多处运用修辞手法。请选择你感触最深的语句(上面题目涉及的语句除外),作一点具体分析。(4分)

答:四、作文《。。真好》 55分。

要求:(1)有真情实感,说心里想说的话。

2)尽量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4) 左右。

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2017年下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卷分析高三语文备课组。一 试卷总体评价。本次高三语文期末考试,由郴州教科院命题,全市举行高三第一次质检考试。试题在题型设置上紧扣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变化特征,题目为原创题,难度跟高考相吻合。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为现代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 语言...

2019西城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定稿

北京市西城区2017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语文2018.1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一 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 8题。材料一。元青花瓷的创烧成功是传统...

高三 6 期末试卷分析

高二 5.6 班语文试卷分析。1 考试内容 试题设计和学生得分。基础知识 文言文阅读 断句 默写 诗歌鉴赏 阅读 写作。文科班 5 题号知识点分值得分1字音31.62成语323语病31 14文学常识315语言连贯31 16文言实词317文言虚词328省略补充32.59理解文意3210文言延伸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