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

发布 2023-12-25 20:50:09 阅读 3724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张养浩《山坡羊撞关怀古》)

4、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5、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义”与“利”的选择,面对选择我们常引用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的一句话来自勉,这句话是:□□

6、 《行路难》中表现作者对实现自己理想的坚定信念的诗句是。

二、阅读(48)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7、 本文选自相传为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西汉时期经整理,编为三十三篇。(1分)

8、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王之蔽甚矣( )

9、 从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出邹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10、 邹忌劝谏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分)

11、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这个故事有什么现实意义。(3分)

12、 根据文意完成对联:(2分)

上联:调查研究得灼见

下联。二)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赵人乞猫。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

”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扰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13、 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赵人患鼠( )中山人予之猫( )

14、 赵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分)

15、 赵人的动机你认为对吗?为什么?(3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白太阳。斯好。

5岁的时候我曾经指着月亮和父亲赌气。父亲说那是月亮,里面有嫦娥有桂树。我却指着那冷漠高远的圆球固执地说:“白太阳,白太阳,白太阳!”

父亲笑我蠢笑我笨。笑过之后又使劲把我举过头顶,称赞我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我当然得意非凡。

但那得意不是因为父亲的夸奖而是因为,我能高高在上地俯视地面的万物俯视父亲的银框眼镜,还有在父亲脚跟前窜来窜去的小猫啊迪。

父亲坐到他的书桌前去背他永远也背不完的课时,我就偷偷跑到葡萄树下。我躲在里面一边摘着酸溜溜的青葡萄吃,一边透过弯弯曲曲相互缠绕的葡萄藤,静静了望那又高又远的白太阳。

可不是白太阳吗,一样的圆球,一样高高挂在天上,却没有针一样的光芒没有火一样的热度。不是白太阳又是什么呢,白太阳,白太阳,白太阳……

后来我长大了,明白那其实是月亮而不是白太阳。父亲却依然笑我蠢笑我笨。父亲说你小时侯叫它白太阳呢,你小时候有些笨,不过想象力丰富,我听了当然还是高兴,只是不再得意,因为父亲不再把我举过头顶了,父亲只是看着我微笑。

那次我在一个峡谷里行走。两边是峻岭,峡谷中间有一条溪流潺潺流淌。我经过长时间的跋涉已精疲惫力尽。

我跌坐在溪流前,正要把脚伸到溪水里冲个痛快,却发现溪流凝固了,峻岭倾斜了,眼前出现一片平川。我惊讶得不行欣喜得不行,正要高声赞叹,却觉得头发湿凉脖颈湿凉转,眼间遍地雪白。“下雪了,下雪了,下雪了!

”我终于奋力喊出声来。

这一喊才知道什么峡谷什么溪流平川其实只是梦境一片。

可是下雪却是真的。明亮的玻璃窗映进来耀眼的白光,世界死一般寂静。我匆匆穿衣匆匆下楼,迎来远处的西山轮廓匆匆走去。

我不知自己要做什么。也许想寻那个奇异的梦境,也许想寻心中尚无所感的什么把。

一围湖泊大小的厚而亮的积雪,磁石一般牢牢吸引住我的目光。我顿时明白我这样匆匆匆匆一路来寻想要的就是它,想看的就是它。

它静静地躺在那里。蓬松、洁白、熠熠生辉。如一首无字的歌如一泓盈盈清波。隔着相当的距离,一股月光般冷艳的气流依然无可抗拒地朝我袭来,一阵紧似一阵一阵浓过一阵……

白太阳白太阳,童年的白太阳。一样的冷艳一样的光亮一样的离我既遥远又近的白太阳——

我又回到愚笨的童年回到弯弯曲曲缠绕着的葡萄架下了吗?

有一刹那我差点放纵了自己。我想跃入那雪的湖泊中,让松软的洁白滋润心田滋润肌肤,让发蓝的银光辉映眼前辉映额头。因为相形之下,我已这样衰弱这样苍老这样干涸了。

但我终于没能放纵自己,没能跃入湖中。

为了这确凿的衰老的证明,我陷入长久长久的悲哀,直到朝阳喷薄而出,直到白太阳点点滴滴化作一潭春水。

第一次看见他时他住足在山峦上没有坐骑更没有车辇。可是他回眸一望,被击中的我的心立即放出万道霞光。于是我看见他披着霞光,庄严而迅捷地朝峰颠升去,不一会儿便金光灿灿如日东升照临巍巍青山。

哦,金太阳,最初的太阳,永恒的太阳!

迎着霞光我一步一步朝他奔去。心的呼唤穿越辽阔的空间,如洪水蔓延如波涛奏鸣……

近了,近了,那太阳那辉煌的火球。那样耀眼那样迷人那样充满神奇的力量。曾经几度骚扰我的阴翳该永远退避永远逃遁了。生命之火将在我的体内永燃。

凭着旷世的呼唤我来到他的身边。他收起如网的金光还我以平等的注目。

21这就是他吗,这就是我呼唤了几个世纪的主宰吗?

22是的。他不容置疑地回答我,有如威严的帝王。

23于是,我闭上眼睛等待他旷世的拥抱,等待与之俱来的旷世的幸福……

24然而穿过深沉的夜浩渺的黑暗,我发现我抵达了彼岸。

25彼岸依旧是幸福依旧是莺飞草长。只是幸福于我不再是如火的霞光而是清澈的水,淡薄的云。智慧之光使它们永恒。

26他依旧披着万道霞光。

27那霞光远了近,近了远,那霞光雪一样的白。

16、 给带点的字注音:(2分)

①了望( )潺潺( )一泓( )回眸( )

17、 文章前五个自然段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18、 作者在午夜梦回的时候匆匆赶往西山,要追寻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去追寻?(4分)

19、 怎样理解“有一刹那我差点放纵了自己。我想跃入那雪的湖泊中,让松软的洁白滋润心田滋润肌肤,让发蓝的银光辉映眼前辉映额头。因为相形之下,我已这样衰弱这样苍老这样干涸了。

”?4分)

20、 “他回眸一望,被击中的我的心立即放出万道霞光。”中“他”指谁?为什么“我的心立即放出万道霞光”?(4分)

21、 用简洁的语言理顺“我”情感认识变化的脉络。是什么促使“我”有如此变化?(4分)

22、 你在成长的道路上曾经历过怎样的酸甜苦辣的蜕变?谈谈你的做法和感受。(4分)

四)名著阅读(5分)

23、 某出版社要出版一套“中学生喜爱的中外名著”丛书,请你从下面列出的篇目中选择一部推荐给出版社,并写出推荐理由。

昆虫记》《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童年》《简·爱》《红楼梦》

三、作文:(60分)

24、任选一题做答。

文题1的呼唤。

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作。

文题2: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科技在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也在变化,请以“认识”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书写工整;

感情真挚;字数不少于500;

不得出现考生真实信息。

参***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阅卷说明:能端正地书写1分;第1-6题每句1分,第7题2分;写错诗文、多字、漏字不得分。

1、白露为霜在水一方 2、黑云压城城欲摧。

3、似曾相识燕归来 4、醉翁之意不在酒。

5、天街小雨润如酥 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下联应有我省山川名胜名称,宽对即可。(共2分,内容、形式各1分)

示例:①望祥云,长白山山林放歌 ②传火炬,净月潭潭影含情。

盼圣火,查干湖湖畔生姿。

二、阅读(48分)

阅卷说明:阅读试题除16题外,均为开放性试题,下面所给答案均为参***。对于考生的答案,在意思对的基础上,要考虑语言表达;即使意思与参***不完全相符,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对于有新意、有创见的答案,要给满分。

一) 文言文阅读(15分)

甲)(10分)

8、饮酒(归园田居)(1分,只要是陶渊明著名诗作即可)

9、(1)交错相通(互相通达) (2)通“邀”,邀请(共2分,每小题1分)

10、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分,抄写全句也可)

11、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生活安定富足”回答即可。(2分)

12、围绕第一段中描写桃花林景色的语句,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即可。(共3分,结合作品内容1分,修辞手法1分,语言生动形象1分)

乙)(5分)

13、告诉(1分)

14、围绕“屋漏,日晒雨淋,读书自若”或“家人埋怨环境艰苦,读书自若”回答皆可。(2分)

15、结合陶渊明品行高洁、安贫乐道和他的诗文流传千古、影响深远,围绕“读书人若无高洁品格,一定不会写出好作品”回答即可。(共2分,理解1分,结合陶渊明其人及作品1分)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16、(1)wéi(2)zài(3)jiù(4)chù(共2分,每小题0.5分)

17、做事守规矩(安分守己)(1分) 围绕“爱护树木、热爱自然、有朴素的环境意识”回答即可。(共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给分)

18、围绕“比喻、拟人或语言生动形象”回答皆可。(共4分,评析3分,语言表达1分)

示例①“像冬夜的守护神”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火炉的重要,驱走了冬日的严寒,带来了温暖。

示例②“眨着眼睛”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炉火跳动的情态。

示例③这句话语言生动形象,用“守护神”形象地写出了火炉的重要,用“眨着眼睛”生动地表现了炉火跳动的情态。

19、围绕“火炉吞吃柴火承接上文,寒假跟大人上山拉柴引起下文”回答即可。(共3分,分析2分,语言表达1分)

20、围绕“冬季漫长、天气寒冷、工具破旧、路途遥远、找风倒木困难、扛风倒木累”回答即可。(共4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给分)

21、围绕“喜爱大自然、有童心童趣、天真活泼”回答即可。(共3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语言表达1分)

22、围绕“热爱、乐观、感激、美好”回答即可。(共4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3分,语言表达1分)

示例:火炉“噼啪”的燃烧声,就像一首动听的歌曲,这里面蕴含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感激之情。

23、围绕“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生活的艰辛和朴素”、“劳动的快乐”、“温暖的获得是有代价的”、“少年时期生活对人一生的影响”等方面回答皆可。“思考”不能停留在原文的层面上,要更进一层,如“温暖的获得是有代价的”让我们深入思考“任何成功的获得都是有代价的”。(共5分,结合文章内容1分,谈自己的思考2分,结合生活实际1分,语言表达1分)

三)名著阅读(5分)

24、学生推荐的作品不局限于课标和教材上列举的书目,但必须是整本书。评卷时需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准备并查阅相关资料。“在语文学习上给我最大的帮助”围绕“积累语文素材、提升文化品味、丰富思想内涵、增长人生阅历、提高阅读能力、学习写作方法”等方面结合作品内容说明即可。

(共5分,写出作品名称1分,概述作品内容1分,在语文学习上的帮助2分,语言表达1分)

三、写作(60分)

评卷说明:评卷前,要进行试评,确立各等次的例文;评卷时,要求三位教师独立评阅,分数取平均值,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评阅全部试卷时,请以二等、三等之间445分为基准,根据作文实际上下浮动。满分作文的比例不少于全部作文的5%。

评阅每份试卷时,首先确定等次,然后根据所评等次的基准分,上下浮动。

字迹美观、卷面整洁的作文在相应等次的基准分上加1-2分;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的作文在相应等次的基准分上扣1-2分。

作文**现低俗的、不规范的语言以及使用外语表达等情况,要在相应等次的基准分上扣1-2分。

评阅有争议的作文时,要慎重对待,要集体讨论、评定其等次和分数,要鼓励学生自由、有创意的表达。

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每两个扣1分,扣至3分为止。

评阅时请注意:

1)作文(1)可写记叙性、描写性、抒情性或议论性的文章,也可写迟子建《会唱歌的火炉》的读后感。

2)作文(2)不要求学生必须引用材料中的文字,但是所表达的情感态度要与材料一致。

25、评分标准:

满分:60分。

在所有作文中相对完美(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语言表达能力,不以文学作品为衡量标准)的文章。

一等:56-59分,基准分57分。主旨鲜明,表达有文采。

特色评分:感情真挚、立意新颖、构思新颖、语言富有个性等方面有一项突出的作文即可评为一等。

二等:46-55分,基准分50分。主旨鲜明,表达较有文采。

三等:36-45分,基准分40分。主旨明确,表达清楚。

四等:36分以下,基准分30分。主旨不明确,表达不清楚。

2024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

吉林省2009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亲爱的同学,请正确书写汉字,错字 别字每个扣 分。一 积累与运用 12分 请在下面的田字格中端正地书写名句和对联。第1 7题每句1分,第8题2分,书写1分 1 关关雎鸠,诗经关雎 2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饮酒 3 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 无题 4 夕阳西下,马...

2024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

一 积累运用 15分 1 5分 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诗经 蒹葭 2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当与朋友远别时,我们会用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中的名句赠别壮行。4 范仲淹在 渔家傲 秋思 中运用典故,抒发强烈的爱国思乡之情的诗句是。5 周敦颐 爱莲说 中是君子...

2024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

2017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 有答案 吉林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一 积累运用 15分 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诗经 蒹葭 2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当与朋友远别时,我们会用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中的名句赠别壮行。4 范仲淹在 渔家傲 秋思 中运用典故,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