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经济

发布 2023-12-26 21:05:08 阅读 9741

一、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放缓,2012年全球经济仍将呈现低速增长态势。

(一)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态势。

全球经济复苏趋缓,下行风险加大。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私人需求疲弱;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速回落,宏观调控面临的局面更加复杂;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升级,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国际金融市场反复大幅波动;与此同时,大宗商品**高位**,全球通胀压力依然较大。

美国经济复苏显著放缓。今年前两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分别增长0.4%和1.

0%,远低于去年各季度增速。经济复苏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刺激性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效应减弱,同时私人部门持续疲弱,无法有效接续经济增长动力。一季度美国私人消费按年率仅增长0.

4%,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为复苏以来最低水平。前两季度美国投资虽保持正增长,但增速分别仅为3.

8%和6.4%,远低于去年同期31.5%和26.

4%的水平。二季度出口按年率增长3.1%,拉动经济增长0.

41个百分点,也创下自复苏以来最低水平。目前,美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8月失业率仍在9.1%的高位。

欧元区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各国经济走势分化加剧。受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大宗商品**高企和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深化等因素影响,二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增长仅为0.2%,明显低于一季度的0.

8%。其中,6月工业产出指数环比下降0.7%,降幅为2009年下半年以来最高。

三季度以来,欧元区经济增长依然乏力,7月工业产出指数仅与上半年平均水平持平。同时,欧元区各国经济走势分化更加明显。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三国工业产出指数7月环比进一步下降,降幅分别为.

7%和3.0%;德国经济仍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工业产出指数7月环比增速高达4.1%。

欧元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经季节调整后的7月失业率仍高达10%,较去年同期仅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西班牙失业率升至21.2%,为金融危机后的最高位。

日本经济上半年连续负增长,但逐渐呈现好转迹象。**、海啸及核泄漏造成日本生产设施严重损坏和电力**短缺,一季度gdp环比下降0.9%,其中3月工业生产环比降幅高达15.

5%,出口大幅下降,对外**顺差减少。二季度日本经济延续下滑态势,环比负增长0.5%,其中,出口降幅环比高达4.

9%,对外**转为赤字;私人住宅投资和私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较上季度下滑1.8%和0.9%。

随着**造成的供给端约束逐渐消除和灾后重建展开,日本经济逐渐呈现好转迹象。工业生产月持续环比正增长,7月工业生产排除季节性因素已恢复至震前水平;出口在月环比分别下降8.0%和7.

0%后,5月开始恢复环比正增长,7月已接近震前水平。同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逐渐恢复,私人消费整体呈上升趋势,公共投资随着灾后重建的展开而增加,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3%,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然而,日本经济仍未走出通货紧缩,8月最新修订数据显示,扣除生鲜食品的消费物价指数一季度和二季度同比下降0.8%和0.3%,7月与去年同比持平。

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增速普遍回落。随着货币政策紧缩力度加大和全球经济增速趋缓,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普遍出现回落。巴西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

2%,环比增长0.8%,分别低于一季度的4.2%和3.

2%;印度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7%,低于一季度7.8%的增长率,为18个月以来最低;俄罗斯二季度gdp同比增长由一季度的4.

1%下滑至3.4%;墨西哥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为3.3%,为2009年四季度以来最低。

(二) 世界经济走势展望。

当前,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国际货币**组织甚至认为世界经济处在新的危险阶段,近期将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速**分别下调至4.0%。从发展态势看,虽然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有可能深化,甚至拖累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但只要有关国家携手有效应对,世界经济还是能够避免出现二次衰退,明年世界经济仍有望维持低速增长态势。

1.美国经济复苏仍将保持缓慢态势,再次陷入衰退可能性不大。

美国经济复苏仍将保持缓慢态势。首先,受失业率居高不下和通胀率上升影响,居民实际收入增速下降。今年前两季度,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按年率分别增长1.

2%和1.0%,明显低于去年各季度增速。8月居民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44.

5,为2009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其次,受经济整体不景气影响,投资者信心不足,二季度美国ceo信心指数由一季度的67大幅降至55。7月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降至50.

9,为2009年9月以来最低水平。目前,国际组织、美国**、经济学家和大型商业机构都下调了对美国经济今明两年的增长预期。国际货币**组织9月对美国经济2011和2012年的增速**,从6月的2.

5%和2.7%分别下调至1.5%和1.

8%;美国白宫预算与管理办公室9月**从2.7%和3.6%分别下调至1.

7%和2.6%;费城联储发布的3季度经济学家调查**,从2.7%和3.

0%分别下调至1.7%和2.6%;花旗银行8月**则分别从1.

7%和2.7%下调至1.6%和2.

1%。美国经济再次陷入衰退可能性不大。首先,去年10月以来,美国消费者信贷按年率一直保持正增长,今年7月已接近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有利于促进消费需求扩张。其次,今年3-7月,美国房价已连续5个月保持**态势,房价回升有助于提升消费能力和投资信心,减少银行住房抵押贷款损失。

第三,今年4月以来,美国工业生产一直保持扩张态势,7月工业生产指数和产能利用率提升都较为明显。第四,美国银行体系状况逐步改善,今年前两季度,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分别实现3.6%和15.

2%的正增长,二季度银行贷款违约率降至1.68%,已接近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第五,美国刺激性财政政策获得新的空间。

今年8月2日国会提高联邦**举债上限,为美国**继续实施刺激性财政政策创造了条件。9月8日奥巴马**推出4470亿美元的就业创造计划,拟从减税、扩大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为美国经济继续注入动力。第六,美国货币政策继续保持宽松态势,联邦**利率0-0.

25%的超低水平将一直维持至2013年6月底,美联储已宣布延长4000亿美元的国债期限,未来美联储仍有采取其他措施进一步放宽货币环境的可能性。

2. 欧元区经济下行风险加大。

二季度以来,欧元区经济信心指数持续下滑。8月为98.3,较7月下滑了4.

7,今年以来首次低于长期平均水平(100),在17个成员国中,只有德国的经济信心指数高于长期平均水平。预计受全球经济增速趋缓、南欧诸国财政状况持续恶化、欧债危机可能进一步升级以及大宗商品**仍旧高企等因素影响,2012年欧元区经济增速较2011年将明显回落,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高盛已于8月将欧元区2011和2012年经济增长率由2%和1.

2%下调至1.7%和0.5%。

国际货币**组织于9月将欧元区2011年和2012年gdp增长率由6月的2.0%和1.7%下调至1.

6%和1.1%。

3. 日本经济将缓慢复苏。

虽然今年日本经济仍将出现负增长,但在灾后恢复重建的带动下,日本经济有望逐步缓慢复苏。日本央行**,经济从今年3季度恢复环比正增长,4季度开始进入温和复苏轨道,但日本经济仍面临世界经济复苏放缓、日元升值和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等挑战。日本央行7月的货币政策会议将2011财年(今年2季度-明年1季度)经济增长率从0.

6%下调到0.4%,2012财年仍维持在2.9%。

国际货币**组织预计,今年日本经济将下降0.5%,但明年有望实现2.3%的增长。

4.新兴经济体增速仍将继续放缓。

发达国家经济形势恶化以及国际资本市场大幅**给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带来下行压力,9月以来相关国家和国际机构纷纷下调今明两年经济增长率预期。巴西央行将今年gdp增长率预期从3.84%下调到3.

79%,2012年从4%下调到3.9%。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将今年gdp增长率预期由原来的4.

2%下调至4.1%,同时预计经济恢复快速增长不会早于2014年。墨西哥银行最新估计今年经济增长率将为3.

8%-4.8%,比此前的预期分别下降了0.2个百分点。

亚洲开发银行在9月报告中,将印度本财年(今年4月1日到明年3月底)经济增长预期从8.2%下调至7.9%,并把下一财年增长预期从8.

8%下调至8.3%。

虽然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也在放缓,但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需求减弱将抑制大宗商品**的进一步**,这将有利于缓解新兴经济体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和经济过热,加之发达国家延长低利率货币政策执行时间,新兴经济体有可能适度放松过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此外,新兴经济体的财政状况普遍显著好于发达国家,刺激内需支持经济增长的政策空间仍然较大。

国际货币**组织预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今明两年仍将分别增长6.4%和6.1%,其中,俄罗斯分别增长4.

3%和4.1%,印度分别增长7.8%和7.

5%,巴西分别增长3.8%和3.6%,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分别增长5.

2%和5.8%。

二、全球通胀压力仍然较大。

(一)大宗商品**仍将高位剧烈**。

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大宗商品****剧烈。年初,受世界经济复苏较快,全球流动性过剩加剧,以及中东北非地区局势动荡等因素影响,大宗商品**持续攀升。纽约西德克萨斯轻质****(wti****)由年初的91美元/桶增至5月初的110美元/桶左右,增幅达21%;而北海布伦特****(brt****)则由年初的95美元/桶增至5月初的 126美元/桶,增幅达30%。

随后,由于诸多宏观经济指标显示未来全球经济增速可能趋缓,市场对未来大宗商品供求关系预期有所缓和,全球大宗商品**进入高位小幅**状态。

8月以来,市场对未来全球经济减速的担忧进一步加剧,加之受标普下调美债评级、意大利和西班牙主权债务违约风险上升等因素影响,全球金融市场一度大幅**,相当一部分资本出于避险考虑撤离大宗商品市场,大宗商品**曾在短期内出现大幅回落。纽约西德克萨斯****一度由7月底的100美元/桶左右降至8月底的80美元/桶左右。但大宗商品**高位**状态并未根本改变,2011年9月16日,纽约西德克萨斯轻质****收于87.

05美元/桶,芝加哥**交易所大豆****收于500美元/吨,仍处较高水平。

2024年全球油价走势分析

2014年,2013年全球经济有一定程度回暖迹象,但地区发展不均衡。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出现好转势头,欧盟国家还没有走出经济危机的泥潭,中国 印度等新兴发展中国家保持较高经济增长率。受此影响,发达国家石油需求平稳,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石油需求增长主力。从石油供给方面看,2013年美国页岩油产量出现快速增...

2024年全球IT市场发展态势分析

2012年全球it市场发展的主旋律仍然会是商业分析,移动服务市场也会继续增长,全球社交 受追捧的热潮渐渐退去。此外,尽管发展中国家一直被视为追赶者,但就2012年it市场发展态势来,它们很有可能会成为现代it时尚技术的立法者。全球关键市场与2011年一样,2012年,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越来...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

易错扫描 1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根本原因不是美苏 冷战 的威胁,而是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与经济联系的需要。2 欧洲经济一体化起步于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正式成立,而不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正式成立。3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性质是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归纳总结 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为20世纪五六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