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宁远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发布 2023-12-28 18:20:06 阅读 2432

宁远县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语文。命题人:蔡晓勇(宁远县实验中学)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 )

a.嶙峋祖藉殚精竭虑(dàn) 忍俊不禁(jīng)

b. 炽痛阔绰油光可鉴(jiàn) 人迹罕至(hǎn)

c. 蹒跚愚钝不辍劳作(chuò) 惟妙惟肖(xiào)

d. 亵渎虬须出言不逊(xuàn) 根深蒂固(d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a.看到著名表演艺术家赵本山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

b.在眼前出现一位纳西族老太太,那张脸上已有不少皱纹,一身纳西族的装束却装戴得一尘不染。

c.向老师提问题,还有什么不好意思呢?中学生就应该不耻下问。

d. 大致说来,哪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有用心。

3.下接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

a. 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b.领导干部必须善于处理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掌握删繁就简,抓住主要矛盾,破解要害难题,提高工作效率。

c.3月15日,蔡铭超在接受《杨澜访谈录》的采访时首次披露,去竞拍就是为搅局,让兽首拍卖不出去。

d. 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4.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使文段语意连贯,正确的一项是(b)

越来越多的擅长人机交流,而不是人际交流。

固定**的出现,到移动**的广泛应用,再到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手机类电子产品越来越依赖,几乎时刻也离不开,由此衍生出一个新词——屏奴。

所以,我们呼吁:合理使用手机,走向健康生活。

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加强现实沟通,是新一代年轻人应遵循的生活方式。

这使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儿逐渐变弱了。

智能手机确实给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方便,但负面影响也日益明显。

abc. ④d. ②

5.下列名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a、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颂公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b、“说”,在古代是一种表明自己观点的文体,比如《马说》《爱莲说》。

c、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组成,常按照“次重要—重要—最重要”的顺序安排材料。它的写作要求真实、及时、简明。

d、古人说的“弱冠”指的是男子20岁,“桑梓”指的是故乡,“鸿雁”常用来喻指书信。

6.走近名著。(6分)

1)根据要求填空。(3分)

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 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

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

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记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

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以上文字选自名著作者是。

主人公因为疾病缠身,失去了战斗能力而产生了自杀的念头,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战胜了自己。

2)下面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a.《名人传》中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出伟大的**。

b.《鲁滨逊漂流记》主要叙述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经历。

c.祥子拼命攒下的钱被侦探敲诈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化为泡影。

d.唐僧师徒取经路上降妖伏魔的故事有智擒红孩儿、智取生辰纲等。

7.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8分)

1)足蒸暑土气2)微君之躬,__

3)与君离别意4)学而不思则罔,__

5)《行路难》中表明诗人想要施展政治抱负,相信自己必有远大前程的句子是。

6)在世界经济危机大潮的冲击下,神童玩具厂濒临破产,李斌知难而进,勇挑厂长重任,这真可谓是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句子回答)

8.分析下面的文字材料与漫画,完成问题。(4分)

材料一: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

材料二:坚定文化自信,要从青少年抓起。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顶梁柱。建议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加大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覆盖范围。

材料三:建议将优秀传统文化写进教材,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延续。

1) 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漫画内容。(2分)

2)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意义是什么?(2分)

二、古诗文阅读。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5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辅”气势宏大;“望”以实写虚,因为从长安实际上是望不见“五津”的,是作者的想像。

b.颔联是劝慰朋友的话,意思是说既然离乡“宦游”,离别是常事,不必感伤。

c.尾联中的“儿女”指的是男子和女子:我们在分别时不必像他们那样哭哭啼啼。

d.在即将分手的路口,我们无需像平常送别的青年男女那样伤心落泪。

5.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16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水益涩①,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②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③,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④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⑤“雪窦山”字。

注:①涩:不通畅。②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③陇:通“垄”。④牧竖:牧童。⑤髹(xiū)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便要还家 (2)阡陌交通 (3)曳舟不得进 (4)遂缘小溪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分)

2)樵童牧竖相征逐2分)

1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异渔人甚异之使内外异法也。

b.舍便舍船屋舍俨然。

c.去停数日,辞去乃记之而去。

d.道不足为外人道也策之不以其道。

14.【甲】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15.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3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说明性文章 (6分)

天气预报为何不准?

天气预报是怎样测定的?为什么有时会报不准呢?

为天气预报提供信息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气象卫星。它所携带的拍摄镜头通常聚焦在地球上时是一个1平方公里见方的“点”。随着地球的自转和卫星不断地拍摄,一个个点逐渐连成线,经过25分钟,整个地球的图像都可以被拍摄下来。

卫星会将这些**发送回地面,由地面系统处理。对于接收图像的气象工作者来说,传回的每一张图的获取时间、纬度、精度等信息都是事先根据卫星设定程序计算好的。将所有的**拼合在一起再对比资料,就可以找到例如北京上空的云图。

与此同时,卫星上安装的各种气象遥感器也会将接收和测量到的地球及其大气层的可见光、红外和微波辐射等信息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给地面站。由于辐射会和大气介质发生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辐射会受到大气的影响。地面系统利用卫星观测到的辐射,反过来可以推出地球表面和大气的状态,大气中云的物理状态。

北京站负责将处理和分析后的气象信息发送给全国所有的气象台站。这个时候,各地气象台站还要根据各个气象观测点收集到的气压、气温、风速、风向、湿度等数据进行气象分析,从而推算出地面近几日的温度和天气状况,根据这些气象信息,气象部门目前可以相对准确预告未来24小时至48小时的天气。

但是,气候系统非常复杂,随时都会发生变化。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受气象技术设备和人员水平等因素的限制。特别是夏季,降雨过程复杂多变,经常是在没有明显征兆的情况下突然降临,而且分布非常不均匀,加大了预报员对天气判断的难度。

今年我国遭遇大范围干旱天气,去年还有气象专家推测今年夏季会提早到来,但是直到4月底,北方的天气依然相对较冷。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降雪。当时很多人指责气象部门没有及时预报。

2019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说明 1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一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攫取 ji 愤懑如坐针毡 zh n 起承转和 b 窥伺 s 诓骗相形见绌 ch 中流砥柱。c 休憩 q 禁...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2第二次模拟考试。1 在下面的横下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每空1分,共6分 江山如此多娇。岁寒。长夜沾湿何由彻。塞下秋来风景异。陆游 游山西村 中表现农家盛情待客的句子是。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五月是敞开的窗户,微风吹来了丁香花的芬芳,也传来了郁金香丛中蜜蜂的欢唱。刈草机在草坪上...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枣庄十五中中学2013 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质量检测 17 请考生注意 1 试题卷共27 题。全卷满分120 分 含书写5分 2 请用黑色签字笔答题。作文不能另加附纸。一 积累与运用 20分 1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标出并改正。2分 书卷多情是故人,晨昏优乐每相亲。2 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