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二模试题

发布 2023-12-30 02:30:13 阅读 6600

(2012-6-6海淀二模)29.(6分)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4)某校兴趣小组同学收集到含有硝酸银的溶液,他们利用铁和锌**其中的金属银,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固体a中一定有银、铁,可能有锌。

b.固体b一定是1.0 g金属银。

c.滤液c中的溶质可能只有硝酸锌。

d.滤液c中的溶质可能是硝酸锌和硝酸亚铁。

30.(7分)a~i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已知:

① a、b、c在常温、常压下均为气体,都可在氧气中燃烧。a是单质,其燃烧产物为e;c是氧化物,其燃烧产物为d;b由两种元素组成,其燃烧产物为d和e。

h与e反应生成f;f分别与d、g反应均能生成一种难溶于水的化合物i。g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与盐酸反应时,产物中有d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h的化学式为。

2)b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f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上述a~i九种物质中,含有碳元素的物质有种。

5)将g与f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写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所有可能组成填化学式)。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共19分。)

32.(5分)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利用右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做了一个兴趣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产物中有碳酸钠生成。他们的实验步骤如下:

在玻璃管中加入石灰石和稀盐酸,在气球中收集二氧化碳。

气体;使玻璃管中的液体流入烧杯。并用清水冲洗玻璃管;

向玻璃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它与气球中的二氧化碳。

反应;使玻璃管中的液体流入烧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步骤①的操作中,先在玻璃管中加入石灰石,关闭k2,打开k1和k3,从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然后的操作是。

3)在步骤④中,甲乙两组观察到了不同的现象。甲组发现烧杯中液体变浑浊;乙组发现烧杯中产生了大量气泡。两组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是。

4)实验过程中,同时打开k1、k2才可以使玻璃管中的液体流出。若关闭k1、k3,只打开k2,一段时间后液体不再流下。其原因是。

33.(8分)在小组活动中,王老师演示了一个实验:将烘干的碳酸镁与锌粉按照一定比例研细混匀,按照图1进行实验。然后指导同学们对碳酸镁与锌粉发生的反应进行了实验**。

查阅资料】部分含有镁、锌元素物质的相关性质。

氧化镁、氧化锌:均为白色固体,均与盐酸反应,生成无色盐溶液。

碳酸镁、碳酸锌:均为白色固体,均与盐酸反应,生成无色盐溶液和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1)实验一:碳酸镁与锌粉反应的气体产物是什么?

结论:碳酸镁与锌粉反应的气体产物是中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1图22)实验二:碳酸镁与锌粉反应的固体产物是什么?

王老师将剩余固体分成2份,由甲、乙两组同学进行**。

甲组同学将剩余固体直接按照图2进行实验,观察到a中有大量气泡生成,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将产生的气体在c处验纯后点燃,观察到淡蓝色火焰。c处点燃的气体是填化学式)。甲组同学获得结论:

该反应的固体产物是碳酸锌和镁。

乙组同学将剩余固体先进行了处理,然后也按照图2进行了实验,观察到a中固体溶解,生成无色溶液,b中没有明显变化。他们对剩余固体的处理操作是乙组同学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实验现象,分析碳酸镁与锌粉发生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是氧化锌和氧化镁,其理由是 。

3)实验反思:老师看到两组同学的实验报告后,确定乙组的结论是正确的,碳酸镁与锌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同学们对甲组的实验过程再次进行了分析,由b、c处产生的现象,可以说明甲组放入试管a中的固体成分含有 。

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6分。)(若最后计算结果不为整数,请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5.(3分)某校课外小组同学将含有泥沙和碳酸钠杂质的食盐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向一只60 g的烧杯中加入140 g样品,然后分5次加入盐酸,每次加入盐酸70 g(不考虑水、***逸出),每次反应完全后,称量烧杯和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第5次加酸后,烧杯底部剩余不溶固体1.8 g。已知泥沙成分为sio2,它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发生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2)食盐样品中钠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

3)将实验后的溶液全部转化为氯化钠溶液,还需要加入碳酸钠粉末的质量是多少?

丰台)30.(5分)已知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图中已略去部分物质)试回答以下问题。

d溶液中的溶质为。

e溶液中的溶质为。

向g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为无色,则g溶液中溶质的所有可能组成为。

若溶液为红色,则g溶液中溶质的所有可能组成为。

写出f→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共19分。)

32.(4分)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设计了以下实验(如右图)研究某混合气体的组成。

1)第一组:取三支试管,在其容积的二分之一

处做标记。分别充满气体(甲为co2,乙为a

气体,丙为co2和a的混合气)后倒扣在naoh

溶液中。最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右图所示(压强差忽略不计)。

据此推测:气体a的化学性质有。

2)第二组:同学们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关闭止水夹,向充满丙的集气瓶中注入。

10 ml naoh溶液(足量),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

温,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3.(8分)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在一次科技活动中,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其中a、c是包有过氧化钠的棉花,b是未包过氧化钠的棉花。实验中观察到a、c棉花依次燃烧,b棉花未燃烧。

1)b棉花起的作用是。

2)棉花能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之外,还需满足的条件。

提出问题】上述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提供燃烧条件的?

查阅资料】1.na2o2与稀盐酸反应时,生成nacl、h2o和o2。

2.在常温下na2o2与co2、h2o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3.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吸水后变为蓝色。

实验设计】经过讨论,小组同学设计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①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

把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内;

用力推动针筒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试管内;

一段时间后,在p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①无水硫酸铜没有变蓝色;

实验分析】3)b装置的作用是。

4)d装置中产生现象的原因是。

实验结论】①na2o2和co2反应产生的一种气体,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一个条件。

na2o2和co2反应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

拓展提高】①na2o2和co2反应除生成一种气体外,还生成了一种固体,学生甲认为生成的固体是naoh,学生乙认为是na2co3,同学们经思考后认为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写出na2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6分。)

35.(3分)工业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杂质。右图是测定纯碱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的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样品质量为11.0 g,装置d的质量为172.

2 g)。操作步骤为:将样品装入广口瓶中→打开止水夹,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连接装置d→关闭止水夹,向。

盛有样品的广口瓶中滴加稀硫酸至不再产生。

气泡→打开止水夹,再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称量装置d的质量为176.6 g。(假设每套装置均反应完全)。

若去掉c装置,则测定结果填序号)。

①偏大偏小 ③不变无法判断。

开始时和结束时都要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其目的分别是。

2024年二模试题

29 6分 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金属通常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从下图可知的金属物理性质有。a 铁锅b 铜导线c 铝箔。2 每年全球钢铁的产量是很高的,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很大损失。铁制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其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为防止钢铁制...

2024年化学二模试题

化学试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c 12 c1 35.5 na 23 一 单项选择题 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 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生产 生活中,是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缓解旱情 b 用水经常冲洗自行车以防止生锈。c 炒菜时油锅着火,...

2024年化学二模试题

2014 2015初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说明 1 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2.答案请做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n 14,na 23,o 16,一 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42分 1 为了确定某化肥的种类,下列 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