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发布 2023-12-30 09:10:12 阅读 4176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

公共语言中的“任性” 徐贲。

①有一篇《翻译不知道如何翻译“大家都很任性”》的报道说,全国政协发言人在回应反腐问题时表示,党和**以及人民群众在反腐问题上的态度是一致的,用网络热词,就是“大家都很任性”。译员当时与发言人沟通,询问“大家都很任性”是什么意思。这虽然不过是一则“花絮”报道,但却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

如何在公共话语中使用大家听得懂的语言来作清晰的表述。

②在汉语的习惯用法里,“任性”是一个贬义词,说一个人任性,是指他由着性子,没有约束、放纵胡为、不负责任。说党和**以及人民群众在反腐问题上“任性”,会让人以为,这样的反腐是随意胡来,既无道德依据也无司法章程,想怎么搞就怎么搞。难怪翻译会听得一头雾水,不知道该怎么翻译了。

③翻译必须是认真的,要吃透了说话者的意思才能正确地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认真的翻译必定不能“任性”。翻译不知如何翻译,是因为说话者自己太任性,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弄得别人摸不透他的意思——“反腐”是一件好事,怎么用“任性”这个贬义词来说明它的成就呢?

怎么能说反腐是任意胡来呢?

④其实“任性”本来是很容易翻译的(they just do what they want to do)。翻译无从下手,不是因为她缺乏能力,而是因为说话者太随意,忽视了公共话语的一个基本要求,那就是“包容性”。

⑤在美国,公共说理教学课上都会向学生介绍使用“包容性语言”(inclusive language)的重要性。既然是在公共场合就公共问题发表看法,那就应该清楚明了地让大家能听懂。这___是一个语言能力的问题,__也是一个交谈伦理的问题。

“不包容”的实际效果就是“排斥”,例如,如果在场的人都是中国人,有的懂英语,有的不懂,那就应该说汉语。如果必须使用英文的某个专门说法,那就一定要提供一个汉语的翻译。

⑥即使是使用同一语言的人们之间,也有包容和排斥的问题,最常见的排斥性语言就是“俚语”(slang)和“行话”(jargon)。老师会要求学生,在公共发言时不要使用俚语和行话,因为这样的语言只是在特殊的人群中使用,其他许多人会因为听不懂,而被实际排除在语言交流之外。

⑦网络上的“任性”,如果它的意思与大多数人在规范语言中所说的意思不合或相矛盾(如贬义变成了褒义),那么,它就是一个“俚语”。“任性”这个俚语是在特定小群体中使用的语言,使用它的人数再多,与使用汉语的整体人群相比,也毕竟是小群体。更重要的是,俚语是一种非规范的语言。

语言学家bethany k.dumas和jonathan lighter甚至将俚语称为一种“故意的误用”。

⑧另一种具有排外性的小群体语言是“行话”(jargon),如医生、律师、专业人士之间使用的特殊语言(词汇或说法)。医生们之间讨论一个病人的病情或**可以用行话。但是,如果要对病人作出解释和说明,就需要用病人听得匿的语言,不然就会把病人实际排除在交流之外,或者根本就是故意用病人听不懂的话在忽悠他。

⑨“俚语”往往很难翻译,因为俚语的说法不仅仅有一个“意思”,而且带着某种难以传达的态度、情绪、姿态、好恶。语言学家michael adams称俚语为一种“阈限语言”(1iminallanguage),换句话说,是一种处于意识边缘的,勉强感觉得到的语言。他指出,“就算是有语境,也经常不可能说清一个俚语的用意和弦外之音。

”⑩政治人物在公共发言时使用俚语往往不是为了清楚地表达一个意思,而是表示一种姿态,如亲民、幽默、随和,以此拉近与听众的距离,获得他们的好感等等。但是,公共语言中运用俚语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会让本该说清的问题停留在模糊不清的状态,让人勉强感觉好像是某个意思。

而且,它还会给公众留下耍嘴皮子、言虚不言实的不良印象。为了避免把严肃的公共问题娱乐化,避免把公共论述变成一种娱乐化的政治,有必要重视公共话语中的俚语问题。

1.从上下文看,第②段让翻译“一头雾水”的原因是:(2分)

2.推敲行文思路,第⑤段两处空格应该填入的关联词是( )2分)

a.虽然同时 b.与其说不如说 c.不仅而且 d.既然就。

3.根据文意,关于语言的“包容”与“排斥”,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发表看法时选准语种,比如英语或汉语,属于“包容”。

b.“俚语”使用人数少,不规范,是对他人的故意排斥。

c.“俚语”虽含义复杂,有了语境也不难做到准确翻译。

d.“俚语”把公共论述娱乐化,应该剔除在公共语言外。

4.第⑧段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5.标题中“任性”一词加了引号,分析这个引号的作用。(3分)

6.结合本文观点以及下面内容,谈谈你对公共话语中使用网络流行语的辩证认识。(4分)

语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发布2024年度“十大流行语”,其中7条为网络流行语,按照上榜次序是:颜值、宝宝、脑洞大开、任性、剁手党、网红、主要看气质。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19分)

淡淡枣花香郭宏文。

①仲夏时节的阳光下,我家房宅后院的那棵枣树,终于飘下了淡淡的花香。

②不知为什么,枣树就是不喜欢早开花。从季春时节到孟夏时节,枣树在我家的后院里,一直悄悄地看着杏树、梨树和槐树们热热闹闹地开花,它却在那里没有一点声息。也许,它是在深深地思考着什么。

我望着光秃秃的枝头,心里总有莫名其妙的忐忑涌动着。我真的担心它错过了花期,会耽误孕育果实的时机。误了时机,那秋天满树鲜红的甜脆,就没了指望。

这样的结果一旦出现,我想,不仅我的心里会有伤心的泪水流溢,我的母亲和我的妹妹们,都会有伤心的泪水流溢。

③在我的记忆中,那棵枣树,总是在秋风的荡漾中,把我家的后院,演绎成一年四季最瑰美的童话。抬头望去,一嘟噜一嘟噜的枣娃娃们,戴着小红帽,穿着红肚兜,坠在一根根枝条上,悠闲悠哉地打着秋千。鲜鲜的红,翠翠的绿,笼罩在一环光晕之中,吸引我痴痴的眼眸,一遍又一遍地读着。

树上不时地传出果、叶们一阵阵咯咯嚷嚷的笑声,散落到树下地草棵里,也散落到我的脸颊上。我不住地打开后门,来观赏这鲜美的风景,来品尝这鲜美的味道。

④秋风漾起的时候,母亲看见我和妹妹们,常常望着枣树发呆,就在腰间系个圆圆的荆条筐,手攀着树上枝丫,爬到了果叶的风景里。在母亲的面前,我们就像一个个活生生的问号,让母亲思考着。而母亲的答案,总是让我们舒心着,快乐着。

⑤母亲把采摘下来的红枣,一份一份地分给我们,可我们却偏偏舍不得吃。母亲不管给我们啥吃货,我和妹妹们都很珍惜。我们在母亲身边,看着红枣的新鲜,心里比吃到红枣还甜。

母亲也不催促我们吃。她看着我们各自守着的红枣,很风趣地给我们出了一个吃枣的题目。母亲问我们:

“吃枣时,是先吃大的、好的?还是先吃小的、破的?”很快,先吃小的、破的成为我和妹妹们的共同回答。

我们的理由很充分:小的、破的吃完了,剩下的就都是大的、好的。

⑥可母亲却说我们答错了。母亲告诉我们:“吃枣,要先吃大的、好的,然后吃小的、破的。

这样吃,吃到最后一个也是大的、好的。”母亲的话,让我深深地皱了一会眉头后,顿觉心境大开,一下子有了许多的领悟。我们家不管吃啥东西,母亲都是先挑最好的,剩下的就是吃不了,也没啥可惜的。

家里卖东西,母亲也是一个劲地劝人家挑最好的,从不把包崽儿给人家夹进去。给人家送东西,母亲也总是挑选最好的。

⑦想不到,这吃枣还挺有学问的。我又想起,在母亲的身边,我和妹妹们总是被她夸奖着。母亲一直拿我们比着找优点。

只要我们在母亲的身边,一个一个地比起来,就都是她心中的好孩子。我经常听到母亲说,我和妹妹们哪个哪个好,却一直没听到过母亲说,我和妹妹们哪个哪个不好。我和妹妹们在母亲的夸奖声中快乐地成长着,真是别样的幸福。

母亲又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我们那个山屯里所有的人,山屯人同样都是最好的,他们与母亲相处得很融洽。母亲,仅仅是山屯里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真不知道她是从哪学来的。

枣花飘香的时候,早过了“立夏前后一场冻”的时节。季春的复苏中,杏花和李子花都是早开早谢,分别结下青杏和青李子的酸涩。我想,那青杏和青李子,一定有啥难言的心事,才会有着酸涩的味道。

“昨天晚上下了一场霜冻,不少的小杏、小李子都被冻坏了。”母亲的话,恰恰验证了我的担心。母亲说话的时候,那杏树和李子树下,已经是果殇满地了。

也许,那杏花和李子花,在竞相飘香的时候,还没有做好保护自己后代的准备。

奉贤区二模语文试卷

2014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2015.04 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1 文言文 39分 1 默写 15分 1 当年万里觅封侯诉衷情 2一览众山小。望岳 3 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截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5 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2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 7题 4...

2024年上海市奉贤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试题

一 选择题 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2分 2014奉贤区二模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其后完成了与天宫一号对接任务,实现了中国航天史上首次太空授课 在太空舱可以实现的操作是 a 过滤 b 分液。c 氧化铁粉和铝粉混合 d 酸碱中和...

奉贤区2024年高三地理一模试卷

2014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 高三地理试卷 2015年1月 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一 下图是 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回答1 2题。1.当 线变成 线时,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a 一环路b 二环路 c 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