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评析

发布 2023-12-30 14:40:08 阅读 7725

表2 2005年理综生物考点分值统计表。

2、 生物试题特点。

上述数据表明,“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中,生物学科的分值,2000-2003年,基本保持一致,都与4∶4∶2这一比例接近,2004年浙江省是使用新教材后的第一次高考,增加了选修本的内容,生物学科的分值增加到72分,理、化、生三科的比例为4∶3.5∶2.5。

2005年与2004年同。从中可以看出三个学科的占分比例与课程计划规定的总课时数的比例基本相当,符合命题计划要求。在跨学科综合方面,涉及的内容都较少。

试题难易比例适度,真正体现了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其中生物试题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2.1 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几年来的理综生物科试题中,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来自生物学的主干内容。例如,2003年的试题,考到的知识点主要有光合作用(第题)、矿质营养(第2题)、呼吸作用(第题)、遗传的基本规律(第26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第5题)。2004年考到的知识点主要有光合作用(第3题)、基因突变(第4题)、种群和生物群落(第5题)、遗传的基本规律(第30题)、呼吸作用(第31题)。

2005年的丙卷选择题考查了影响细胞结构和功能分化的原因(第1题),c3和c4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3和c4的含量变化(第2题),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第5题)等。在简答题中,第30题以实验为背景考查了胰岛素的功能,31题考查遗传定律。这些题目考查了考生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程度,检验考生是否认识这些概念和规律的实质,能使教师在教学和复习中注重基础,突出学科主干知识,构建学科的知识结构,避免陷入题海训练,注重学生素质培养。

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2005年见表1。

2.2突出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应用,体现生物学知识的系统性

题目设计过程中,没有把选修和必修内容割裂开,而是在同一背景下,综合考查必修和选修的内容,充分体现出生物知识的系统性。如,2005年的丙卷第3题,必修本中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与选修本中的限制性内切酶的知识是综合在一起考查的。

2.3突出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近几年的生物试题不仅考查了考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还突出考查了考生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的特点。如2002年理综试题的第3题结合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考查了学生对曲线图的识别与分析能力,第22题以“转基因棉”入题考查学生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防治害虫的优点,生物的遗传规律及生物的变异等基础知识的掌握。2003年理综试题的第26题是关于育种方面的问题。

要求考生能够将所学的有关遗传规律的基本知识迁移至具体的情境中,对问题进行全面、充分和科学的分析,运用遗传学原理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2004年理综试题的第30题主要考查对自由组合规律的理解,是运用遗传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实例,着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推理能力。2005年的丙卷第3题关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分析,第5题关于捕鱼与种群增长曲线的关系等等。

这些问题都是与现实生产、生活相联系的。试题从现实问题入手,有助于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关注,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能力。

2.4加强了对表达能力的考查。

信息的获取、转换与表达也是高考的能力要求之一。2005年丙卷第30题,关于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的实验原理、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的降低原因、胰岛素在血糖平衡中的作用的分析,试题都不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的,需要考生作出论述。每小题的文字量少则几十字,多则上百字,在分值上,每个小题都占到了7分。

丙卷第31题的文字叙述量更大,多达近。第(1)小题需要对牛显隐性性状的判断作出分类的讨论,第(2)小题求重新设计实验方案,以判断牛的显隐性关系,其方法也不是唯一的。试题如此大的文字叙述,这在近几年的试题中是比较罕见的。

2.5重视实验能力的考核。

近几年的生物试题都非常重视实验能力的考核,由注重考查实验设计中单因子变量控制的能力,发展到不仅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还考查对现有实验方案的评价能力以及对生物学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试题都非常有新意,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对实验的判断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综合概括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等。例如,2002年理综试题的第21题是关于验证“镁是植物生活必需元素”的实验设计题,该题考查了考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同时又着重考查了考生对现有实验方案的评价能力,该题的巧妙设计使考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地发挥,反映出考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体现了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

2003年理综试题的第27题是关于反射弧结构和功能的实验分析题,学生普遍认为该题太难,有超纲之嫌,其实,该题并没有超纲,只是该题涉及的知识不在高中生物学课本之中,考生在解答该题时,要是能根据题干中提供的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看这种结果的出现是出于什么因素制约主导的,然后用学过的知识去判断、推理,还是能很好的解答该题的。应该说该题很好地迎合了“命题范围遵循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大纲;加大应用性和能力型试题的考查”的基本思想。2004年虽然没有直接考实验题,但第31题实际上是通过实验**形式考核学生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的能力,是考核实验思想和实验方法的另一种体现形式。

2005年是更加重视实验与**能力的考查,如,丙卷中第4题、30和31题也都是相关实验分析与设计的,其分值占到了48分。在分值上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突现了对实验与**的重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考查了考生的实验能力。

主要包括了以下的类型:一是考查考纲所规定的教材实验内容。例如,丙卷中的第4题,对实验结果的预期,其基本的原理也是考纲规定实验中还原性糖的鉴定。

二是对于实验结果的预期和分析。如,丙卷第30题,要求对胰岛素功能的实验方案的原理以及实验现象作出分析;丙卷第31题(1)也是针对实验结果进行的分析。三是实验设计。

例如,丙卷第31题(2),要求重新设计实验确定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由此可见,2005年的实验题,很好地体现了考纲“理解所学实验、实验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具备验证相关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等能力要求。不仅需要考生掌握相关的实验知识和技能,也需要考生具备进行科学实验的思想和方法。

2、 对今后教学和备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3.1 夯实基础,落实重点3.2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3.3 加强对实验思想、方法的指导,重视科学思维的培养 3.4 关注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关心生物科学技术的应用。

3.5 重视选修课本的教学。

2024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评价报告

一 总体评价。2008年高考理综i卷的设计和编制充分考虑了使用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情况。试题延续了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测试甲卷的特点,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试题以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在考查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 能力的考查。对中学全面推进...

2024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评价报告

一 总体评价。2008年高考理综i卷的设计和编制充分考虑了使用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情况。试题延续了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测试甲卷的特点,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试题以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在考查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 能力的考查。对中学全面推进...

2024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评价报告

一 总体评价。2008年高考理综i卷的设计和编制充分考虑了使用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情况。试题延续了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测试甲卷的特点,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试题以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在考查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 能力的考查。对中学全面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