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评价报告

发布 2023-12-30 14:35:07 阅读 2951

一、总体评价。

2008年高考理综i卷的设计和编制充分考虑了使用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情况。试题延续了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测试甲卷的特点,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试题以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能力的考查。

对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高校选拔新生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试卷结构设计、题型设计、难度设计合理,试题和参***科学、规范。

二、试题特点。

物理部分。1.注重对物理基本知识和重要内容的考查。

试卷注重考查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内容涉及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定理、振动和波、电场、直流电、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气体的压强等等,涵盖了高中物理课程的主要内容,能够较好地考查考生对高中物理主要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试题难易分布合理、层次清楚。

选择题第小题考查了物理学科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第题对考生的分析和计算能力有一定要求;第19题对考生建立物理模型和估算能力要求较高;第21题对推理和论证能力有较高要求;实验题第22(1)题,从**的角度考查考生是否经历过实验**活动,第22(2)题要求考生联接实验电路图,考生只有在全面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正确答案,对实验能力有一定要求。这样,有利于不同水平的考生正常发挥,对考生有较好的区分,对高校选拔新生有积极作用。

3.注重对物理过程的分析、物理模型的建立及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

选择题第19题对学生建立恰当的物理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考核;计算题都要求考生分析物理过程,并找出这些物理过程所遵从的物理规律,最后用表示物理规律和过程的数学公式准确表述出来。第25题要求考生能够综合分析多个物理过程,并考查了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4.注重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及对实验现象和结果准确表述的考查。

第22(1)题给出了实验目的和实验装置,要求考生确定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对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定性分析,考查考生根据实验装置及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原理、确定实验方法和步骤的能力;第22(2)题是对教材使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的拓展,实验所用器材中没有给出电流表,只给出了需扩大量程的一个电压表,及此电压表在两种工作状态的示数。本实验侧重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计算等方面的考核,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对实验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5.体现了物理学科知识与自然现象、科学技术的联系。

试卷注重试题情景的设计及设问方式,体现物理学知识和生活、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例如,第17题涉及太阳、地球对月亮的引力的估算,第19题利用力学及热学的知识对大气压强进行估算,题目设计新颖,体现了物理学科知识与自然现象、现代科技之间的联系。

化学部分。1.以能力立意为核心,注重对化学学科主干知识进行考查。

1)试题考查主干知识的覆盖面较大。以教材中68个重点知识点为载体,突出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

2)试题注重传统试题的推陈出新。如:第6至13题,都是常考常新的重点考点,保证了试题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新颖性。

2.注重化学实验和**能力的考查。

如:第28题以新实验装置图、新反应及新实验操作创设了新情境,设问角度新,考查考生通过观察、推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不要求推断mz究竟是什么物质,只要求推断元素z是氧,mz用“mo”表示即可,突出考查的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反应管中发生的所有的化学反应的能力,这是本题的一个“亮点”。

对教学中注重实验和**能力的培养有良好的导向。

3.注重在新情境中考查定量解决化学问题能力。

如第26题,结合无机物的制备,提供相关新信息,考查考生接受新信息的能力、书写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能力、根据关系式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对引导学生认识“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有良好的导向。

生物部分。1.强调基础,突出主干,强化对能力的考查。

试题注重对教材知识的考查,强调考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如考查了植物的矿质营养、人体的稳态、生物固氮、微生物类群、免疫、植物的激素调节、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实验、生态因素、生态系统、遗传基本规律(杂交育种)、遗传变异(多倍体育种)等。试卷延续07年全国卷的命题风格和特点。

强调对考生的思维方法、思维过程以及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如第1题,从往年侧重考查实验设计大题转向用选择题形式考查实验思想、实验方法。试题都立足教材,以常规素材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实验问题的分析能力,既有广度也有深度。

第30(ii)背景来自于水污染,其命题背景**于教材之外,这些试题都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学习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严密的推理能力。

2.命题情境“既源于教材,又远于教材”

题目表述清楚精炼。30题下分设了ⅰ、ⅱ两个独立小题,31题都是完整的一道大题。命题背景均有教材之外的拓展,反映出高考生物命题既源于教材,又远于教材。

命题的情境新,材料新,且解题信息丰富,30(ⅰ)中用斐林试剂鉴定香蕉果肉提取液成分; 30(ⅱ)背景来自于水污染,并涉及“蓝藻爆发”这一教材之外的内容。但该命题立足于对该生态系统的主要“非生物因素”的判断、引起“水体ph变化”的因素分析及食物链的完善,因此考生只要仔细审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31题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拓展,由常规的一对基因决定一对性状延伸到两对或多对基因决定一个性状,这些情境对于考生来讲都属常规中的意外。

3.题型设置合理,体现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2008年延续了2007年试题的风格和特点。填空式的问题增多,这种命题风格既减少了答案的字数,又增加了考生思考的时间,同时也并没有降低对考生的学科语言表述能力的考查,如试卷中设置了一些陈述理由或原因的简答题,对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种将非选择题的很多设问改为考生熟悉的填空题模式,为考查考生的思维过程和逻辑推理能力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

试题采用众多的填空题形式,采分点增多,每空的分值变小,必将降低考生错答的风险。如简答题中有很多1分的采分点,这对考生而言,将更有利于全面反映其整体水平。同时也为评卷的客观、公正、准确创造了条件,降低了阅卷中的误差。

这种以考生为本的命题风格,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三、建议与商榷。

1.第28题(3)小题“反应管a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在其后加上“银白色金属用m表示”或“用m表示金属元素”为好。

2.第30题ⅰ(1)与(2)小题属于同质性的问题。近几年参***的文字量有下降的趋势,这是否是一个方向,值得研究。

3.建议像第23题这样的基本题,应适当控制计算的难度。

2024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评价报告

一 总体评价。2008年高考理综i卷的设计和编制充分考虑了使用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情况。试题延续了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测试甲卷的特点,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试题以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在考查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 能力的考查。对中学全面推进...

2024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评价报告

一 总体评价。2008年高考理综i卷的设计和编制充分考虑了使用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情况。试题延续了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测试甲卷的特点,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试题以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在考查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 能力的考查。对中学全面推进...

2024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评价报告

一 总体评价。2008年高考理综i卷的设计和编制充分考虑了使用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情况。试题延续了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测试甲卷的特点,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试题以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在考查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 能力的考查。对中学全面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