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武汉市初三4月调考语文试卷

发布 2023-12-30 20:35:11 阅读 2971

2013——2024年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计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衣钵耷拉恻隐入不敷出 b.雾蔼猝然羸弱鸦雀无声。

c.浩瀚悲怆水渍流连驻足 d.荒谬锤炼思忖吹毛求疵。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⑴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绝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 。

⑵这漾波漫流的大水,更令你陶然如醉,神魂飞扬。彼时,你纵有千种愁思万般忧,也将全部在这一江碧玉里。

⑶整幅手卷就是无数匹马的重复,就像一首乐曲,用“骑”和“马”分成几个“主题”和“变奏”的“乐章”,表示原野上低伏的山坡的寥寥几笔线条和疏疏落落的几棵孤单的树就是它的“伴奏”。

a.卑微消融缓和 b.卑鄙消失缓慢。

c.卑微消失缓慢 d.卑微消融缓和。

3.下面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省环保产业的规模将达千亿级,其中空气治理占整个环保产业的半壁江山。

b.“嫦娥三号”的研究团队在着陆、减速等方面有着令人惊叹的技术创新。

c.我国科学家已克隆了8个中国人的致聋基因,绘制了3个中国人主要致聋基因的突变频谱。

d.湖北省教育厅厅长在学校安全工作会议上透露,我省中小学将进行游泳课试点。

4.将“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还原到最恰当。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a)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

(b)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c)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d)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

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英文称之为“phubbing”,由phone(手机)与snub(冷落)组合而成,传达出因专注于手机而冷落周围人的行为。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忽略真实世界的存在,转而沉迷于小小屏幕中的虚拟世界?应该说,“低头族”的形成是科技发展与人类需求共同作用的产物。

2024年起,全球正式进入移动互联网的3g时代,移动网络速率和质量的大幅度提升,促进了3g手机终端的迅猛发展。于是,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引领了一场通讯革命,与此同时,新型社交**与移动终端紧密结合,人与人沟通交流的渠道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被急剧压缩。

移动网络和终端软硬件的发展史无前例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模式和生活习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的时间被工作、应酬、聚会所占据,剩下的只有零散的时间。而移动终端上碎片化的信息刚好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

其社交功能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愿望,也为自我展示提供了最佳的平台。

然而,“低头族”的种种表现已经显现出科技进步带来的负面作用。

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睛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

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此外,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了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了43%。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

2024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24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5年增长一倍。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以上的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

超过九**离不开手机,对手机的依赖使我们忽略了与自己的亲人、朋友、同事的交流。手机里的众声喧哗与手机外的众生沉默,反差强烈,可能谁都有过因为玩手机将别人或被别人晾在一边的经历。

如何看待“低头族”的兴起呢?应该说,这种现象是人们对于现实的某种逃避与冷漠。人们越来越喜欢在真实世界里伪装自己,却又选择在虚拟世界里表达真实的自我。

或许“低头族”所凸现的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社会现象,而是引发我们思考应该如何处理科技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手机虽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若不加节制,找回人们对自身的控制力,必然会给生活带来麻烦,致使人际关系退化,甚至引发情感危机。

或许,“低头族”的兴起,只是人类科技与文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相信人们终将意识到,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无论如何精彩,都无法代替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科技只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而心与心的距离,还是需要在“线下”构建。(文/王稀君,选自《国际先驱导报》,有删改)

5.文章围绕“低头族”讲了四方面的内容,下面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描摹“低头族”的典型特征。 b.分析“低头族”的形成原因。

c.揭示“低头族”的社会危害。 d.呼唤“低头族”要正视现实。

6.作者认为“低头族”究竟错过了什么?下面表述符合作者最终表达意图的一项是 。

a.错过了身体健康,出现头痛、眼疲劳、颈椎病等健康问题。

b.错过了对自身的控制力,生命安全存在隐患。

c.错过了心理健康,出现对手机的心理依赖,情绪焦虑。

d.错过了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人与人的心灵之间产生了距离。

7.“对于绝大多数低头族而言,也许冷落他人并非本意,但这样无心之举却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下面案例不符合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旧金山轻轨车厢里发生的一起**案,**调出当时的监控录像显示,车厢内一名失去理智的男子突然掏出手枪不停挥舞,可就站在他身边的几名乘客由于只顾低头忙着玩手机和平板电脑,完全没有注意到危险的存在,直到该名男子最后扣动扳机酿成**。

b.西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艾勒·海曼在大学校园里曾经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一位小丑骑着马戏团的独轮车在校园里“招摇过市”,正在看手机的行人中。只有25%的人注意到了小丑的存在。

在发布于《应用认知心理学》上的一篇文章中,海曼将这种现象称为“非注意盲视”。

c.南京一名男子在经过火车道口时,由于低头专注看手机,连火车鸣笛声都没听到,行驶过来的火车贴身而过,男子受惊倒地,幸好没有受伤。

d.湖北**一名17岁女生与同伴外出聚餐时,一边走路一边玩手机,却不幸一脚踩空,跌入十五六米深坑不幸身亡。

三、(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孟尝君①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②,能为文收责③于薛乎?”冯谖④署曰:

“能!”于是,约车治装载,载券契而行。辞曰:

“责收毕,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

来何疾也!”曰:“收毕矣!

”“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

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 曰:

“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有毁孟尝君于闵王,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⑤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注释】①孟尝君:姓田名文,齐国贵族,齐湣王时任齐国的国相。他以好养士而著名。

与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一起并称为“战国四公子”。②计会:算账一类的事。

③责:通“债”,债券。④冯谖(xuān):

战国时齐人,是君孟尝君门下的食客之一,为战国时期一位**远瞩、颇具深远眼光的战略家。⑤就国:前往自己的封邑。

8.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何市而反反:返回 b.驱而之薛之:到……去

c.因烧其券因:因为 d.齐王谓孟尝君曰谓:对……说。

9.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于”与“孟尝君就国于薛”中的“于”相同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苟全性命于乱世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d.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10.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冯谖自告奋勇为孟尝君去薛地收债b.冯谖假托孟尝君之命免掉了薛地老百姓的债。

c.孟尝君听完冯谖的汇报后不高兴地辞退了冯谖。 d.孟尝君被齐王遣回薛地才明白了冯谖的一片苦心。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计90分)

四、(14分)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12.填空(10分,每空2分)

⑴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⑵故天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19武汉市二月调考语文试卷分析

武汉市2012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卷分析。一 基本特点 由于湖北省是第一年迎接新课标高考,所以作为尝试性的武汉市二月调研试卷的结构 分值 难易度及试题的基本立意和价值取向都与传统高考一致,体现的是 稳中求稳 的命题思想。但在求稳的同时,以及在向走在前列的兄弟省份学习中,试卷也有些小变化,一是在语...

2024年武汉市元月调考语文试卷

2008年武汉市九年级元月调考语文试卷。说明 本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1 抄写下面的句子,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b 之志。1 拔 共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1分,抄写1分,正确 整洁可得分,抄写有错不得分。2 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内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2024年武汉市元月调考物理模拟卷

一 选择题 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则。a 它含有的热量增加b 它一吸收了热量。c 一定对物体做了功d 它的内能增加。2.如图所示,试管口木塞被冲出过程中。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b.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c.此过程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