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末试卷

发布 2023-12-31 21:50:08 阅读 4177

山谷高中2012—2024年上学期高二理科期考。

政治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 覃善刚。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56分)

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b、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c、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世外桃源”是不可能存在的,这主要是因为。

a、建立“世外桃源”是十分困难的

b、人们害怕矛盾的存在。

c、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

d、矛盾双方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3、人们常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下列与这一观点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b、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c、用人不疑,疑人不用d、擒贼先擒王,挽弓当挽强。

4、意识的本质是。

a、物质b、人脑。

c、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d、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5、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a、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b、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c、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d、人类认识上有差距。

6、我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还必须搞好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的原理。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c、办事情既要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

d、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7、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a、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

b、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c、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d、事物的发展是具有规律性。

8、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要“实事求是”,这里的“是”是指 (

a、物质的客观实在性b、物质的对立统一性。

c、客观事物的规律性d、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性。

9、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地破译了一种嗜热菌的遗传密码。这一事物说明( )

a、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b、人类可以凭自己的主观意志认识和利用规律。

c、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

d、矛盾分析法对人们认识事物是非常重要的。

10、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而规律又是客观的,必须按规律办事,这就要求我们。

a、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要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

c、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d、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旧事物无比脆弱 b、旧事物会自行消亡。

c、新事物不断产生 d、新事物不可战胜。

12、建房过程中,总是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进行施工,建成房子。这说明 (

a、物质是意识变化的根源 b、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物质随意识的变化而变化。

13、上世纪最后20年,我国主要是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而奋斗;本世纪头20年,主要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则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主要体现了。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c、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d、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14、黑格尔说:“第一个把美女比做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重复这一比喻的是庸才,第三个重复这一比喻的是蠢材。”黑格尔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

a、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b、要坚持从联系的观点出发。

c、要坚持发展的观点 d、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15、上题中,黑格尔这句话的方**意义是。

a、要培养创新精神b、要区分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

c、要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d、要注重量的积累。

16、建设现代农业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从辩证法角度看,这是因为。

a、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矛盾具有普遍性d、矛盾具有特殊性。

17、针对国家推出4万亿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的措施,部分经济学家不无担忧地指出:一方面,4万亿刺激方案将拉动国内投资需求,但也可能推高原材料**,造成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向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传导。专家的担忧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是一分为二的b、事物是有利有弊的。

c、矛盾是普遍存在的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18、适度消费的哲学依据是。

a、量变只有在一定限度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

b、事物的发展要通过质变来实现。

c、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

d、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19、“大部制”改革是2024年以来我国第6次***机构改革。我国的行政机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体现了。

a、发展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d、新事物必然占胜旧事物。

20、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辩证法思想的光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蕴含的哲学道理依次是。

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看问题要一分为二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b、③①c、②④d、②①

老子云:“图(注:打算)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注:开始)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据此回答第21~22题。

21、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②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③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变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2、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应坚持适度原则,办事情要注意分寸。

b、抓住机遇,促成事物的飞跃。

c、注重量的积累,为质变作充分准备。

d、懂得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除了过于乐观和过于悲观的观点之外,更多的人主张全面地看待这两方面的关系。回答下题。

23、下列属于矛盾分析法的叙述有。

互联网所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各占一定比例 ②互联网所带来的利、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③互联网本来是好东西,只是后来被坏人利用了 ④互联网和其他事物一样在统一与斗争的关系中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4、、下列说法没有包含因果联系的是。

a、国兴则家兴,国破则家亡 b、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

c、一着不慎,全盘皆输d、乱极则治,暗极则光,天之道也。

25、以下的哲学原理都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理论依据,其中能说明“一国两制”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原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c、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d、矛盾的特殊原理。

26、哲学中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b、物质和意识。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7、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说。

a、所有事物先行后继的关系。

b、事物之间既是先行后继的关系,又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c、所有相继出现的现象。

d、任何现象都不是孤立的,都处在因果关系中。

28、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山谷高中2012—2024年上学期高二理科。

政治答题卷。

二、非选择题(共44分)

29、简答题: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8分)

30、材料一天花曾是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疾病之一。为了防治天花,人类历经了几个世纪的艰辛探索。公元10世纪,中国医书就记载了接种天花疫苗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的危险性很大。

到了16世纪,中国医生发现那些得过轻微天花的人,就获得了免疫能力,于是开始接种人痘,这种方法很快传入欧洲,但种人痘仍存在危险。2024年,英国医生发现,得过牛痘的人不会得天花,并且种牛痘比较安全,于是开始种牛痘,以后种牛痘又传入中国。直到2024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

高二期末试卷

溧水中等专业学校综合高中。11 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习质量评估试卷。二 5 农业综合一。命题人 赵治田考试用时 100分钟分值 150分。一 选择题 30分。二 判断题 15分。三 名词解释 30分。1 土壤 2 土壤质地 3 土壤保肥性 座位号。4 土壤缓冲性 5 土壤密度。四 填空题 40分。...

高二期末试卷

2012 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计算机期末考试试卷姓名 分数 一 选择题 每题3分,共45分 1 在visual foxpro中,表单 form 是指 a 数据库中各个表的清单 b 一个表中各个记录的清单。c 数据库查询的列表 d 窗口界面。2 在表单运行中,当结果发生变化时,应刷新表单,刷新表...

高二期末试卷

高二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命题人黄明军审核人郑会冉。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24分。关于磁感应强度,正确的说法是 a 根据定义式,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b与f成正比,与il成反比。b 在确定的磁场中,同一点的b是确定的,不同点的b可能不同。c 磁感应强度b是矢量,方向与电流所受安培力的方向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