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职业高中一年级

发布 2024-01-01 07:30:13 阅读 9204

正源中专学校2017-2018学年度。

18级春季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20 分数:__

1.本试卷共3页,包括七道大题,31道小题。

2.单项选择1--20小题答案务必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

3.考试结束时试卷、作文纸一起上交。

4.所有试卷要写清楚班级、姓名。注意考场纪律,严禁舞弊。

选择题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 ( 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笑靥厌烦梦魇恹恹

b.惊诧岔路刹那差劲。

c.元宵云霄销赃肖像。

d.蕴涵熨斗氤氲头晕。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___

a.哦,你们用这么美丽的玫瑰花来装点这节语文课,我真有点受宠若惊了。

b.美国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却讳莫如深。

c.我停了一下,看到同学们听得全神贯注,何不将有关的文化传递给他们呢?

d.一篇十分流畅的文章中间,被硬塞进一个过渡句,反而给人以狗尾续貂之感。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我们大家都在为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而奋斗着。

b.我们看见一只雌鹿---当时我们是这样认为---正在涉过这条急流,它的胸部淹没在白色的水花中。

c.于是你觉悟了:原来世界不止一个,原来你有那么多种有待探索和发现的世界。

d.每一种活着的东西(大概还有很多死了的东西),都会留意这声呼唤。

4.下列问句中,属于反问的一项是。

a.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

b.有时深夜,我会突然想起那些高原上的原住民,它们的魂魄,如今栖息在何处云端?

c.没有绿色哪有生命?没有生命哪有爱情?没有爱情哪有歌声?

d.你们是否听说过有关红玫瑰的传说?

5.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辨析有误的一项是。

a.红柳强大的根系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黏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比喻)

b.红柳的根一旦燃烧起来,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压缩后爆裂出来。(比喻、夸张)

c.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比喻)

d.四月的一天,春风就像母亲的手抚**的额头,抚**的粗糙的小脸蛋,抚**忧伤的心。(拟人、排比)

6.填入文中横线上的句子,与文段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娇生惯养是低能儿的摇篮,高山上寒土使苍松翠柏更加挺拔。司马迁身受宫刑,文章字字珠玑。李后主被禁,词境为之一变。

清兵入关,八旗子弟养尊处优,终成一群废物。**山进城后生活腐化,蜕变为人民的死敌。

a.成功和失败就是这么简单。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真是至理名言。

c.失败是成功之母。

d.逆境出人才。

7.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学习上遇到问题,我们一定要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师请教。

b.虽然积雪还没融尽,然而清风已经没了冬日的凌厉,田间每个人都如沐春风,心情随之豁然开朗。

c.近年来,中小学生受伤害的事故层出不穷,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d.成功者不是守株待兔的人,成功者往往是一面学习一面等待适当时机的人。

8.下列有关语文知识的表述,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

b.“意境”是指文学作品中,生活图景和思想感情融合一致的艺术境界。讲究意境是散文的主要特点。

c.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容貌、身材和衣着进行描写。

d.便条是一种具有一定格式、内容单。

一、书写简便、使用广泛的条据类应用文。

9.不列对课文的说明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好雪片片》是一篇写人散文,叙述了一位老人在大雪天卖彩票的故事。

b.《拿来主义》是鲁迅的著名杂文,阐明了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

c.《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富于哲理的散文,作者融情于景,表现了对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忧虑。

d.《项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作者是英国的莫泊桑。

10.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我年轻、旺盛的精力像风在吼,我热情、澎湃的生命似水在流。(比拟)

b.回来,我的青春!回来呀!(反复)

c.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比喻)

d.孩子们的祝福是美好的,为什么我们不能以美好的心态来对待孩子们呢?(反问)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1.对这首诗词语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鉴”是镜子的意思,这里用来比喻水面光洁明净。

b.“徘徊”是犹豫不决的意思,借物抒发忧伤的情感。

c.“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

d.“为”是连词,“因为”。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所以“方塘”的水“深”而且“清”。

12.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一首风景之作,实际上说的是读书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b.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

c.方塘为何而清,因为有源头活水。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是方塘“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先决条件。要想保持实力,就必须充电、学习,终身学习。

d.从题目看,诗是谈观书体会的,意在讲道理,发议论。但作者写的却是写景诗,因为先是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了形象,然后再让形象本身来说话。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13.下列加横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譬如 (bì) 宅子(zháib.孱头(càn) 徘徊(huí)

c.勃然大怒 (bó) 脑髓 (sud.国粹(cuì) 蹩进(biē)

14.这段文字所表达的论点是。

a.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b.“拿来主义”者全不是这样的。

c.他占有,挑选。

d.总之,我们要拿来。

1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语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b.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c.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d.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16.最后一段话论述的问题主要是。

a正确继承文化遗产能有什么结果。

b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c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

d对文化遗产如何区别对待。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7—20题。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求,尔何知?”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职业高中

正源中专学校2017 2018学年度。17级春季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语文。考试时间 150分钟总分 120 分数 1.本试卷共3页,包括七道大题,31道小题。2.单项选择1 20小题答案务必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3.考试结束时试卷 作文纸一起上交。4.所有试卷要写清楚班级 姓名。注意考场纪律,...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2017 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2017 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我的发现 试卷分析。此次习作属命题作文,题目是 我的发现 要求写自己感受深刻的内容,要将发现的过程写具体,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借此考核学生的积累素材和选择素材以及表达素材,达到我手写我心的习作目的。相对以往而言...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中专

正源中专学校2017 2018学年度。17级秋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语文 考试时间 150分钟总分 120 分数 1 本试卷共6页,包括七道大题,31道小题。2 单项选择1 20小题答案务必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3 考试结束时试卷 作文纸一起上交。4 所有试卷要写清楚班级 姓名。注意考场纪律,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