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陕西语文管窥

发布 2024-01-03 20:35:09 阅读 2784

2024年高考全国卷ⅱ试题分析及评价。

大河坎中学赵军。

2024年的陕西高考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了,各类全真试题及解析答案不少,一些考管中心的专家和部分名校名师们关于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的评析,也见诸****。不过,因为数据统计、印刷的滞后,现在还不可能看到学生在各道题上的平均得分情况,因而,很多时候我们还只能是依据自己学校学生的情况去盲人摸象,管中窥豹了,见解、看法很难有高度、有大格局。如有不当之处,烦请姑且听之。

一、2024年语文试题评析。

2024年全国高考试题的命制,严格遵循教育部修订颁布的《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既体现新《考试大纲》的精神,同时又尽量保持与往年的衔接照应,以体现语文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优势功能。在命题思路上,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立场;在考察内容上,以古今优秀作品为载体,蕴藏着丰厚的历史人文因素;在考查形式上,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导向。

2024年高考新课标语文试卷二卷在命制上,遵循变化后的考纲要求,对试题的分值进行了适当调整。如去掉了双向选择题,主观性试题的分值有所提升。变化后的试题,在试卷结构上保持基本稳定的形式,在个别试题适当调整的基础上更加凸显语文能力,着重关注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最为基本的应试能力。

全卷分第ⅰ、ⅱ两卷,四道大题,22道小题,总分150分,题型和分值分配和2024年相比,均有较大的变化,是在2024年试题大变革的基础上所做出的又一次调整。

纵观整个试题的变化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试卷的结构稳定,但分值有所调整。从整个布局来看,现代文阅读增加了1分,第5小题的分析人物心理,由过去的5分增加为6分;古诗文阅读降分了,诗歌鉴赏由过去的11分降为了9分;诗歌鉴赏题砍下来的2分,一分给了名句默写(相当于默写分值增加了1分),一分给了现代文阅读。

2、文学类文本阅读回归到了对**的考查,主观性试题旨在打破常规。如题分别考查了人物心理和幽默手法的运用,难度还是稍有增加。

3、语言文字运用趋向综合,将连贯、成语、病句融为一道试题,并且以语段的形式出现。

4、增加了对应用文的考查,20题首次出现了对“启事”的修改。

5、作文回归传统,依然是考查新材料作文,但将理性的逻辑思考拉入了高考作文题。

这些试题命制的调整变化,符合高考题稳中求变一贯宗旨,展现教育主管部门变革高考、寻求突破的决心,这样的命题有利于语文成绩的区分度的彰显。往年高考,第一科语文结束,所有考生都自我感觉良好,信心满满的;然而,2024年6月7日上午,走下考场的考生都对语文科不淡定了,甚至送考车里一片哀嚎,“今年的语文考砸了!”感叹不决于耳。

就在动笔写这篇文章前,我还特意登陆了两家网上评议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ⅱ)的**问卷统计:一家问卷者达70000多,一家仅仅才有700多,但问卷回答“难”的,竟然是惊人的相似,76﹪和78﹪!大河坎中学2018届学生的高考语文成绩,最高111分,100分以上者45人(文科31,理科14),90~99分区间的190人;800多名参考考生,仅仅四分之一考生语文成绩过了及格线,绝大多数考生成绩在70~80分。

面对这样的成绩状态分布,不能不说,我校学生要应对此套高考题,还是有些吃力的;这对那些不重视语文的考生敲响了警钟——语文也是有区分度的!若是在六年前,高考语文成绩90分以上一大片,90分以下屈指可数;然而现在,是整个儿打了个颠倒。

再来具体说说四大板块的试题情况: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察形式和去年有所差别,选段出自老舍先生的《有声电影》,题型为内容分析题分析手法和语言特点,虽然较去年相比有所变化,但这完全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在选材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去年全国卷考的是散文,而今年是**,所以证明考生在复习阶段这两种文体都需要重视。在《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范围内的多种形式的考查有利于学生全面地发展。提示学生要全面学习、全面复习。

相比而言,实用类文本阅读在考查的形式上较2024年高考相比没有什么大变化,但是难度有所加深,考察的依旧是材料性阅读,主题上知识产权创新高效和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只是在题型上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查的淋漓尽致,将文字阅读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合二为一,强化在阅读中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考查。

文言阅读依然遵循从正史中选材的命题思路,2024年延续2024年的变化特点,依然将文本选择的视角转向了《汉书》,改变了以往从《宋史》、《明史》中选材的命题思维。2024年文言文选择了《后汉书赵焕传》),对于问题的设置和往年相当,依然考查文言断句、文化常识、细节辨别和文言翻译。从试题难度上来看,豪右,顿首,茂才,京师等四个文化常识和以往相比,难度不大。

其中“京师”这一文化常识2024年试题就考过,属于知识的重现,文言翻译相对较为简单。

诗词鉴赏题采用了主观加客观的命题形式,命题走向综合性。从文本上来看,选择了宋代诗词作家陆游的《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属于题赠诗,难度相对较小。从命题形式来看,主观题侧重于对于意象作用的考查,是一道常规题型,难度较小。

名句默写所给的三道题均未超出考纲要求的64篇的范围,难度相对较小。三道默写题分别是《孟子鱼我所欲也》、苏轼的《赤壁赋》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两道属于高中知识,一道属于初中知识,考查的内容较为常规,难度不大。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在延续成语、病句、语义连贯考查的同时,也做出了适当调整,如病句题,由传统的选择题形式演变成了实际应用型的病句修改题型。

2024年全国ⅱ卷作文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很多学生在准备阶段都按照去年的名人名言式作文进行准备。今年的作文给出了一个二战期间的小故事,特别能够启发孩子们进行思考,今年高考作文侧重于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考察。

从素材看意图:

今年作文材料的文字并不算多,但要准确理解并不像表面看到的那么容易,这也再次体现了高考作文“读写结合”的考查要求。某些部位“弹痕多”的飞机能返航,说明这些部位并非飞机关键,防护不需更强;某些部位“弹痕少”的飞机返航,背后隐藏的是这些部位“弹痕多”的飞机没能返航,所以,这些部位才是飞机最需要加强防护的地方。明确材料内容后,就可以比较清楚地知道,命题者的考查重点是考生能否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是阅读材料需要的,也是写作立意需要的。

从要求看意图:

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等要求是常规的,这也符合高考作文的基本要求,是考生平时训练所熟悉的,不必特别留意。这体现了命题者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稳定性要求。

而“明确文体”虽看似常规,却是考生需要关注的,“明确”意味着所写文章要明显符合相应文体的基本规范,不能“四不像”,这可以看出对文体的要求是明确而严格的。当然,没有“诗歌除外”的补充,也更体现了对个性化考生和能力的宽容与期待。

考生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入手思考。首先是审题立意,其次是亮点筛选——之所以说是“筛选”,是因为考生在进入考场前,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准备数个可能成为亮点的点。

寻找问题原因,提供解决方案,始终是写作目的所在。这也是考生迅速完成审题立意的窍门和捷径。

如何确定立意呢?

根据从弹痕现象分析防护重点,可以考虑从因果关系角度分析;

根据“决定**弹痕多就加强**”,可以考虑从惯性思维角度分析;

根据沃德“力排众议”“是正确的”,可以从打破常规思维及其效果角度分析;

根据看得见的返航飞机数据与被忽略的未返航飞机数据,可以从现象与本质角度分析;

根据“沃德力排众议”“事实证明”“正确”,可以从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角度分析。

如何设置亮点呢?

可以感情真挚,真诚表达对科学精神的敬意。

可以立意深刻,揭示弹痕多少与飞机返航的表面与实质的关系。

可以材料丰富,最好能储备有时代气息的新鲜材料,比如网络热点事件与事实真相的反转;考生切忌一味埋头冲进历史故纸堆,或者空泛无物。

二、2024年备考取得的经验。

留给张主任做高屋建瓴的全局性总结,不敢妄言哟!)

三、2024年备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统观去年与今年的陕西高考语文试题,相比较三年前的,还是变化比较快的,尽管它是渐进式的变革。我们这些埋头扎根一线教学高三教师,认真研读考纲,揣摩每年一度的《考试大纲》之微妙变化,并能真正吃透的,还是远远不够;以致于当一些新题型、新版块在考卷上展现的时候,我们的考生和老师还是有些慌了手脚:觉着自己是百密一疏了,咋的就没有关注这一块呢?

四、对2024年高考复习指导建议。

1、重视考纲变化,做到全面复习。2024年,教育部对考纲内容仅仅做了一个微调:在题量和分值说明中加了个“或”字。

这个细小的变化并未引起一线师生的注意。另外,2024年对语言运用进行的综合性考查,以及后面部分所出现的仿写句子、应用文病句修改等并不是偶然产生,语言运用的综合性考查在北京卷已经出现了多年。而仿写、修改病句是很传统的历史上的语文考题。

2、全面进行备考,提升语文能力。语文是没有公式的学科,通过语文学习重在培养自我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写作能力。传统语文学习中,许多老师针对诗歌鉴赏和语言运用总结出了各种题型特征及应对方法,考场上大多考生按照此种方法进行套作,2024年的语言运用更加趋向综合,目的是真正的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主观题的非常规提问,更是在引导学生真正走入文本,全面理解。

3、开阔思维形式,树立理性观念。2024年课标卷的作文命题都体现了理性思维,要求考生具有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储备,写出具有思想,拥有文采,展示才华的优秀作文。这就要求师生不能以语文课本打天下,而要把语文课本作为基础,不断向外辐射,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关注现实,关注人生,拥有卓越的才华,形成独立的思想。

4、加强语言积累,培养思考能力。2024年课标二卷的作文题目是一个明显的关注思维能力的题目,引导学生具有全面认识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问题的细节等基本素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拥有理性的思维形态,所以学生在平时学习中除了积累必要的语文素材外,还得培养自己认识问题的方式,形成独立的人格和品性。

总之,2024年高考语文课标卷在2024年基础上再次作出了变革,在此基础上更加体现试题考查的综合性,为真正考查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提供了平台,指引教师在来年备考中更加关注基础,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4年高考数学陕西理

c 10,30 d 20,30 10 设 x 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则对任意实数x,y,有 a x x b 2x 2 x c x y x y d x y x y 填空题 11 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m等于 12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其体积为 13 若点 x,y 位于曲线与y 2所围成的封闭区...

2024年高考陕西数学 理 解析

陕西省理数卷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唐新进解析。一 选择题。1.集合,则。a.bcd.解析 故选c。2.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为 a.b.cd.解析 奇函数有和,又是增函数的只有选项d正确。3.设,是虚数单位,则 是 复数为纯虚数 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

2024年高考陕西省地理试卷分析

及2007年高考复习备考策略。西安高新第一中学袁霞。2006年是陕西省第一次使用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 i 的考查,与过去一直采用的全国卷 命题的总体思路和原则一致,试题试卷基本体现了 大纲 的要求。地理部分试题 试卷基本结构设计合理,符合中学 地理教学大纲 的要求和中学地理教学实际。学科内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