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总复习模拟题

发布 2024-01-05 05:05:11 阅读 629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下图,回答第1~4题。

我国沙漠化土地成因构成示意图。

1.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2.这些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

b.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所致。

c.是降水减少,蒸发加剧的结果。

d.是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的结果。

3.在这些沙漠化地区,人们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 )

a.结合积蓄肥料,大力发展沼气。

b.结合植树造林,大力发展薪炭林。

c.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d.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发利用小水电。

4.防治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扎设方草格沙障固沙 b.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

c.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 d.改善荒漠区局部小气候。

答案】 解析】第1题,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是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为此,我国兴建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防护林——三北防护林。第2题,当前导致荒漠化的主导因素是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第3题,在沙漠化地区一般风力大,降水少,太阳辐射强。

第4题,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具体途径主要有二:一是将水分条件较好,并有一定植物生长的沙漠圈围起来,实行封沙育草,促使植物天然更新;二是选育柠条、沙拐枣等优良固沙植物进行人工补种。

甲图是某著名湖泊,乙图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情况。读图回答第5~6题。

5.近年来,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

b.该区域夏季降水量减少。

c.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d.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

6.该区域不可能出现的突出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 b.次生盐碱化。

c.沙尘暴 d.酸雨。

答案】 解析】第5题,从甲图可以看出,注入该湖泊的河流流经沙漠地区,由于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流速减缓,河流携带入湖的泥沙增多,湖泊变浅,使得①②两线的距离逐渐靠近。第6题,该区域大部分位于干旱的沙漠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有过度开垦引发的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的次生盐碱化、大风引起的沙尘暴,但不会产生酸雨。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答第7~8题。

7.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8.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基地。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 解析】第7题,中国自然地理界线始终是地理高考青睐的主干知识点。自然地理过渡地带一般生态脆弱,灾害频发,人地矛盾突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可以大致理解为黄土高原地区。

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应该以保护生态、降低开发强度为主,d项符合要求。a、b、c三个选项都属于对区域高强度的开发利用方式,应该予以排除。第8题,自然地理过渡带的利用方式应该倾向于限制条件的下限。

农牧区过渡带降水从农耕区向畜牧业区降低,其生产利用方式的限制条件为降水不足。因此,该地区人类活动主要应该为合理放牧和植树种草,把东部农耕区建设成西部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基地。把西部牧区建设成为东部的生态和畜产品**基地,势必要开垦草地,扩大耕地,终因水源不足而导致土地荒漠化。

9.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

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 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答案】a解析】雨林生态系统生物循环旺盛,生产力极高,每年的净生产量高达34亿吨,对维护全球碳氧平衡、水循环和水量平衡极其重要。

10.亚马孙雨林对促进水循环和水平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a.通过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b.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滞蓄大量降水。

c.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50%

d.亚马孙雨林的降水量绝大部分是自身产生的。

答案】b解析】亚马孙雨林对水循环和水平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滞蓄降水的作用,二是蒸腾形成云雨的作用。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水总量的23%,亚马孙流域内的降水量大约50%是由该地区的雨林自身所产生的。

11.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已认识到热带雨林保护的意义,因此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不应再负任何责任。

b.亚马孙雨林的保护只对这一地区的国家有利。

c.亚马孙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是一对矛盾,不可调和。

d.保护亚马孙雨林,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答案】d解析】亚马孙热带雨林对全球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保护,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分为2小题,共56分)

12.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 2024年1月5日上午,中国气象局和国家林业局在北京联合召开2024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趋势**会商会议。会议回顾了2024年春季沙尘天气的特征,深入**了气温、降水、大气环流、植被土壤等影响沙尘天气的主要因子的演变规律。

材料二我国沙尘天气分布图、沙尘暴路径示意图和亚洲部分地区图。

1)根据亚洲部分地区图,几千万年前,阴影地区距离海洋较近,气候温暖湿润,现在却气候干燥,试简述其原因。

(2)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是沙尘暴频发的重要原因。将下列备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图中的适当位置。

a.燃烧矿物燃料 b.土质疏松。

c.风力加大 d.二氧化碳增加。

e.过度放牧 f.过度开垦。

g.气候变暖变干。

3)结合上述成因联系图,分析人类为防治沙尘暴的发生可采取哪些措施?

(4)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现象日益加剧,分析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案】(1)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导致青藏高原抬升,阻挡了印度洋潮湿气候北上,致使该地区气候变干。

2)从左向右,从上而下分别是a、g、c、e、f

3)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退耕还林还牧,合理放牧;植树造林,采取工程措施。

4)自然原因:气候异常,温度升高,蒸发加剧,土地沙化严重。

人为原因:北方草原过度农垦、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沙化;林区过度砍伐,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建筑工地多,土地建筑用沙缺乏保障等。

解析】以沙尘暴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成因、荒漠化的成因、危害及解决措施。第(1)题,现在气候干燥的主要原因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导致青藏高原抬升,阻挡了印度洋湿润气流北上。第(2)题,该类试题应根据前后关系解答。

第(3)题,根据第(2)题涉及的有关方面,组织答案。第(4)题,应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并侧重人为原因。

13.读下面两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巴西人口分布图。

亚马孙开发计划示意图。

1)巴西的北部为什么人口很少?

(2)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为什么能保存下来大面积的热带雨林?

(3)当前造成亚马孙雨林毁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4)简述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对亚马孙雨林产生的影响。

答案】(1)北部为繁茂的热带雨林,开发历史晚;北部是湿热的亚马孙平原,不适合人类居住。

2)亚马孙河流域周围的国家,全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均不高,由于丛林的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生活在其中的印第安人生产方式落后,人口很少,对自然索取不多。

3)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直接原因: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开辟大型农牧场。

4)随着公路铺设,大量东部移民进入雨林区,大规模的农场和牧牛场随之出现,伐木公司的运输更为方便,沿线新建了城镇居民点,河川沿岸建起了造纸厂、炼铝厂等,对雨林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破坏。

解析】森林植被的保护关系到水土保持和气候环境变化等相关生态环境问题。此类题型主要注意掌握分布状况、利用状况、保护措施等信息。雨林的过度开发与利用必然对全球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影响,必须加以合理利用与保护。

2024年高考地理总复习模拟题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既是我国地形区分界线,又位于两省之间的山脉是 a 昆仑山 b 秦岭 c 长白山 d 太行山。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山脉的分布。以上四座山脉中属于地形区分界线的有昆仑山和太行山。昆仑山以...

2024年高考地理总复习模拟题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09年广东文基 关于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调节城市大气碳氧平衡 b 有明显的增温降湿效应。c 减少城市地区日照时间 d 消除城市大气酸雨污染。答案 a解析 绿地有...

2024年高考地理总复习模拟题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 环境 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 回答第1 2题。1 图中字母f g h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a 资源开发 产品消费 废物排放。b 产业活动 产品消费 废物排放。c 产品消费 废物排放 产业活动。d 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