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初中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发布 2024-01-05 18:10:07 阅读 2942

一。 默写(10分)

1、 春冬之时,则,。

2、绝谳多生怪柏,,。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5、,长河落日圆。

6、,随君直到夜郎西。

7、 烽火连三月,。

8、不畏浮云遮望眼,。

9、,各领**数百年。

10. 巴东三峡巫峡长,!

二。 文言文阅读(10分)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4分)

1.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4.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二)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6分)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甜,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

”对日:“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 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2分)

① 齐人也,坐盗。()吏二缚一人诣王。()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3. 晏子是用什么方法回击楚王的?从中可看出晏子是怎样一个人? (2分)

答:。三。 现代文阅读(50分)阅读下列各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一)(13分)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①荻港()②溃退()

2. 解释词语。(2分)

① 锐不可当:② 业已:

3. 消息,一般应包括标题、导语、主体三个部分。(3分)

(1)请给这则消息拟定一个标题。

标题:(2)主体部分记叙了各路军的渡江情况。主体部分分为三层,应该怎样划分?(用“li”在文中标出,但不能把“导语”划入)

4. 记叙事情的经过应做到有详有略。请指出哪路军写得详?哪路军写得略?(2分)

(1)详写:;(2)略写:。

5. 消息,一般以记事为主,也可适当穿插议论,请用“~”线画出文内议论的句子。(2分)

6. 文中最后一句“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请问此句的作用是()(2分)

a. 介绍战绩,收束全文。b. 展示大军南下态势,暗示即将解放南京。

c. 表示我军前方之敌已望风而逃。d. 照应开头,强调中心。

(二)(19分)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

”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

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儿子漫不经心:“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搁了**。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乘虚而入,他还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

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老人答:

“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七旬的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发懵。

1、指出上文所叙事情的时间、地点,文中主要人物。(3分)

时间:地点:

主要人物:(1)老王对儿子的关爱、老母亲对老王的关爱,同样表现为他们说话时的。

(2)对于父亲的叮嘱,儿子的态度是;对于老母亲的叮嘱,老王的表现是。

3. 老王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愣住了”?(3分)

4.“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含义是什么?表现了老王怎样的心理?(5分)

5. 老王对儿子和对母亲的不同态度,主要是用什么写法来表现的?(2分)

6. 读了上文,你受到什么教育?(3分)

(三)(18分)《 风筝 》鲁迅。

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厌恶它,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放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

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

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坠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坠下去而至于断绝,它只是很重很重地坠着,坠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记不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一种是:一种是:

2. 从小兄弟自己制作精美风筝一事看小兄弟具有怎样的可贵素质?(3分)

3. 根据上文,指出“精神的虐杀”的具体含义。(用文中词句回答)(3分)

答:4. “我”极力企求小兄弟的宽恕,而小兄弟却“什么也记不得了”。这一对比有什么作用?(3分)

答:5. 文章结尾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答:四。 写作(50分)

题目:一个我最的人。

要求:1. 把题目填好再动笔。横线上可填:尊敬、敬佩、爱、思念。

2. 写一篇记叙文,要有一两个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思想面貌,要有生动的描写。

3. 字数在600宇左右。

提示:在家庭中,在学校里,在社会上,你会接触许多人。在这许多人中,你会感到自己所尊敬(或:

思念)的人。想一想,你为什么会尊敬他?他有什么事情使你感动?

写出来,这个人对大家是一个启发,对自己也是一个生动的教育。

[例文]一个我最爱的人。

**上,那和蔼可亲的老人,便是我的外公一个我一直深深爱着的人。此刻,他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他那粗直的眉毛,那温和的眼神,令我不能忘怀!外公啊外公,我禁不住在心底呼唤着你。

外公已进入古稀之年,可他的身体还是那么健壮,精神还是那么矍铄。他总是说这是因为他长期坚持劳动的结果。是的,外公在退休前是一间茶楼的经理,他不是整天坐在办公室,而是干这干那的,人们都称他是闲不住的人。

有一次我和妈妈去找外公,刚好在茶楼门口看到外公骑着装满猪肉的三轮车回来。他已是汗流浃背。下了车,看到我们只是摆摆手,便招呼同行们搬猪肉,他自己也一样干。

妈妈赶忙叫住他:“爸,别做了。你就不能歇会儿吗?

”外公一边用毛巾擦汗,一边走了过来,说:“这会儿人手少,再说当经理的总得带个头。”说着,他又干活了。

其实,外公是忙个不停的。不是帮着做点心,就是帮忙冲茶,什么活儿都干,没有一点经理的架子,人们都称他是个好经理。

花甲之年过后,他退休了。但他十分舍不得离开他的工作岗位。每逢节日前夕,他总是回去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做的。

特别是中秋节前,茶楼特别忙,他一定回去帮忙做月饼。家里人都劝他,好好休息,过幸福的晚年,因为做月饼是很费力气的,要连续站好几个小时,都担心他的身体。但外公总是说,回去指导一下,自己不干。

其实指导是假,实干是真。我们大家都心照不宣。

窗外一阵风吹来,把**吹到地上。我赶忙捡起来,轻轻地把**上的灰尘抹去,我仿佛看到外公对着我微笑。外公啊外公。

你是-位好经理,又是一位平凡而朴实的劳动者,我为你而感到自豪! 我永远爱着你外公。

一。 1.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2.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3. 庭下如积水空明4.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 大漠孤烟直6. 我寄愁心与明月7. 家书抵万金8. 只缘身在最高层。

9. 江山代有才人出l0. 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 (一)1. 太阳2. 认为,觉得3. 僵4. 用鞭子打。

(二)1. ①犯罪(或:犯了, 罪)② 到,去(或:拜见、见)

2. 圣人是不可以戏弄的(或:不可跟圣人开玩笑啊)。我反而自讨没趣(或:自招耻辱)了。

3. 打比方(或:类比说理),晏子是一个善于辞令、机敏过人的人(或:是一个机敏善辩的人)

三。 (一)

1. ①di② kui

2. ①锋利无比;不可抵② 已经。

3.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第一层:20日起,已渡过30万人。

第二层:21日下午五时起,被我军突破了。

第三层:我东路35万大军,铁路线。

4. (1)西路军(2)中路军。

5. 此种情况,被我军突破了。

6. b(二)

1. 时间:某天上午9点左右(或:一个寒潮初袭的清晨、一大早、清晨等均可)地点:北京,老王家中(或:北京、老王家中)主要人物:老王。

2. (1)絮絮叨叨。

(2)漫不经心;不耐烦赶紧截住。

2019春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y n z uf ngf ch nsh nchu t u s ng q sh sh ti n r nji o hu sh u y w qi ng 二辨字组词。拢 脆 宵 慕 淹 扰 跪 霄 幕 掩 三将词语补充完整。芳 艳落英 当空崇 峻 学而 博览 迫在 应有 四照样子写词语。1....

2019春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s版三年级春季学期期末试卷。班级姓名分数。一 我是小小书法家。小小书法家 3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二 我会看拼音写词语。8分 ch ng di x n s zh ng zh o q zh g j y o yu n j n g ng n w i 三 想一想,写一写。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6分 还 h...

羊坊店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语文期末试卷。一 看拼音写词语。x n s z n j n yu n li n j ni n ji s f sh n xi n y u ch n zh 二 填空。妙 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它在字典中的解释主要有 美,好 奇妙 神奇。那么在 妙不可言 应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