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考试卷修改

发布 2024-01-06 11:50:13 阅读 9584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1、读等高线地形图,正确的说法是 (

a.从甲处攀登山峰最近、最省力 b.从乙处攀登山峰较远、最省力

c.从丙处攀登山峰较远、最费力 d.从丁处攀登山峰最远、最省力。

读下图,回答2--3题。

2、甲、乙、丙三艘船同时沿纬线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

a.甲b.乙 c.丙 d.乙和丙

3、若图中甲、乙、丙三处阴影面积相同,则关于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d.乙的比例尺最小

4、若一架飞机由图中①地经②地飞往③地,其飞行方向是( )

a.一直向正东方向 b.一直向正西方向

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d.先向东北,后向西北。

下图是我国东北满洲里(49.5°n,117.5°e)—绥芬河(44.5°n,131°e)一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5—6题。

5.该剖面线的走向( )

a.东北——西南走向b.西北——东南走向

c.南——北走向d.东——西走向。

地形区名称是( )

a.大兴安岭 b.长白山脉 c.内蒙古高原 d.东北平原。

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7--8题。

7、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顶。

8、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

a.156米 b.178米 c.220米 d.255米。

9、从下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形特征是( )

a.地形类型齐全,比例合理 b.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c.地形多样,平原为主 d.山地占比例最大,平原占比例最小。

10、关于大兴安岭两侧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内蒙古高原,②是华北平原

b.①是内蒙古高原,②是东北平原

c.①位于地势第二阶梯,②位于地势第一阶梯

d.①位于季风区,②位于非季风区。

读下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三条山脉( )

a.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居住区的分界线b.两侧的植被类型明显不同

c.是我国地势阶梯之间的分界线d.走向与雪峰山基本一致。

12、关于图中山脉附近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山脉两侧农业地域类型明显不同

b.②③山脉两侧主要粮食作物不同

c.①②山脉是我国主要的林区

d.①③山脉两侧的河谷地带是当地的主要农业区。

13、关于图中四条地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线是我国地势。

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b.b线与c线都经过大兴安岭

c.c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d线大致是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14、下图是北京、广州、哈尔滨、武汉四城市年降水量变化柱状图,从左至右依次是 (

a.哈尔滨、北京、广州、武汉 b.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

c.北京、哈尔滨、武汉、广州 d.北京、哈尔滨、广州、武汉。

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15——16题。

15、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16、图示①②③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b.6~8月 c.6~7月 d.5~8月。

18、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北皆涝 d.南涝北旱。

19、下图是北半球**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 d.冬季。

20、下列图示湖泊与纳木错相似的是( )

图中a、b、c、d 分别表示的是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读图回答21——22题。

21、能大面积种植水稻的地区是( )

a.a 地区 b.b 地区 c.c 地区 d.d 地区

22、与a地区相比,b地区的大型工业基地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是( )

a.技术 b.劳动力 c.能源 d.水资源。

读下图,完成23—26题。

23.一般情况下,河流r

a.只有春汛 b.只有夏汛 c.只有秋汛 d.有春汛和夏汛。

24.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d.水热条件好。

25.q地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科技。

26.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能源基地是。

a.水电站 b.油田c.天然气田 d.煤矿。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27——28题。

27、有关该区域年降水量最小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其海拔约为1800mb.七月均温约超过30℃

c.气温年较差约为20d.一月均温低于0℃

28、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

a.可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b.冬季降水量大于夏季降水量。

c.蒸发量与地形有密切关系 d.气温年较差随降水量增加而减少。

读下图,完成29——30题。

29、图示地区所表示的工业基地的名称是(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30、澳大利亚的铁矿运到图中发展钢铁工业,主要运输方式是( )

a.河运 b.海运 c.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

31、下图铁路干线序号与名称都正确的是 (

a.①焦柳线 ②京九线 ③京广线 ④京沪线。

b.①焦柳线 ②京广线 ③京九线 ④京沪线。

c.①宝成线 ②京广线 ③京九线 ④京沪线

d.①宝成线 ②焦柳线 ③京广线 ④京沪线。

32、比较我国主要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的关系,说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运输方式为( )

a.①铁路、②水运、③空运、④公路 b.①公路、②空运、③铁路、④水运

c.①水运、②铁路、③空运、④公路 d.①公路、②空运、③水运、④铁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3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a城市以煤炭工业著称。将该地的煤炭运往上海,从节省运输费用考虑,最为经济合理的运输路线为4分)

2)字母c所在的地形区是该地形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4分)

3)字母e所在省区有我国著名的工业区,其发展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应是2分)

34.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根据图中信息,描述该地区地势的。

总体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2)分析图中盐碱地形成的原因。(8分)

3)郑州及其附近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

重要的农业区,简述其农业发展的有利条。

件。(10分)

3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8分)

1.描述图中等值线的递变规律并分析原因。(6分)

2.c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前影响这一地区工业的区位因素。(8分)

3.简述近年c地区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4分)

高二地理月考试卷

命题人 黎日英监题人 地理组。第1卷 选择题,共78分 一 单项选择题 3分 20 60分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环境 经济发展差异明显。据此回答1 2题。1.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貌自西向东表现为山地 高原 平原。b 无论冬夏气温均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高二地理月考试卷

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 每题1.5分。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a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b 昆仑山 祁连山 横断山。c.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秦岭 淮河。2 秦岭 淮河以南大部分属于。a 湿润区 带 b 湿润区...

高二地理月考试卷

2012 2013学年第一次月考试卷。满分 100分。分数。一 单项选择 每小题3分,总60分 1 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距海洋远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 纬度位置偏高。abcd.2 西北干旱 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 荒漠草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