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发布 2024-01-07 03:45:10 阅读 7808

班级姓名学号。

横岭中学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

九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友情提醒:可能用到的相当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s 32;cl 35.5;ca 40。

一、我会选择:本大题包括15小题,1-5小题,每小题1分,6-15小题,每小题2分。共25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你选出的答案序号填在答题卡里。

1.家庭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米饭煮熟; b.液化石油气燃烧; c.水沸腾; d.菜刀生锈。

2.据报道,一高校对南京某湖湖底淤泥的一项调查实验表明,底层沉积的淤泥中铅、镍、铬、锌等重金属含量,已经超过了南京城市的土壤的重金属含量。这里提到的铅、镍、铬、锌是指。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3.我们身边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新鲜洁净的空气; b.医用酒精; c.酱油; d.蒸馏水。

4.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a.碳酸; b.二氧化碳; c.乙醇汽油; d.甲烷。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能生成白色固体的是。

a.氢气; b.酒精; c.铁丝; d.红磷。

6.发射火箭所用的燃料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a+2h2o2==n2+4h2o,则a的化学式为。

a.n2 ; b.no ; c.no2 ; d.n2h4 。

7.研究证明高铁酸钠(na2fe04)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比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含氯饮用水消毒剂性能更为优良。请你推断高铁酸钠(na2fe0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a.0 ; b.+2 ; c.+3 ; d.+6 。

8.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立即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9.学习化学的目的,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进入小煤窑严禁吸烟;

b.发现燃气(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泄漏,点火检查出泄漏处;

c.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火焰; d.面料厂、加油站严禁烟火。

10.酒精燃烧与食物腐烂的相同点。

a.都发光; b.都剧烈地产生热量; c.都是氧化反应; d.都是分解反应。

11.葡萄糖【化学式为c6(h2o)6】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水分子;

c.葡萄糖属于有机化合物; d.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

12.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得到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a.农民就地焚烧秸秆b.深埋含镉、汞的废旧电池;

c.工业制酒精 c2h4+h2o催化剂c2h6o ; d.化工生产中的废气向高空排放。

13.下列有关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3/4被水覆盖着,不必节约用水;

b.宝贵的金属资源主要分布在地壳和海洋中; c.大气资源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氧气;

d.综合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唯一途径。

14.“抓好资源节约,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社会和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a.逐步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 b.将废弃的秸杆就地焚烧;

c.积极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能源; d.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

15.下列各组气体中,仅用燃着的木条不能区分出来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氧气和空气; c.甲烷和空气; d.二氧化碳和氮气。

二、我会填空: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1.(2分)氧化银钮扣电池常用于手表和电脑。电池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ag2o=zno+2ag,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能转化成电能。

2.(9分)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简答有关问题:

3.(5分)右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表示氮原子,表示氢原子。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⑴a物质由___元素组成;

⑵a、b、c三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8分)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经查阅资料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⑴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⑵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友情提醒:本题答案为多选)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 (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5.(6分)下图是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通过比较、归纳,回答下列问题(不利用相对原子质量):

⑴一个甲烷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不同点是。

⑵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的相同点是。

⑶根据上述示意图,请从微观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

三、我会**: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1.(12分)为了制备少量的氧气,某实验小组分三个阶段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第一阶段:查阅文献资料,获得了下列信息:⑴双氧水、氯酸钾、高锰酸钾等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都可以产生氧气;⑵其中双氧水溶液**最低,在常温下就能够分解放出氧气,该过程无副产物;⑶氯酸钾**较高,分解较困难,且常伴有副产物;⑷高锰酸钾**较高,加热即可快速分解;⑸二氧化锰能加速上述三种物质的分解。

根据上述信息,实验小组选择双氧水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备氧气。

第二阶段:列实验室准备实验用品,安装实验仪器,进行制备实验。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下。

第三阶段:实验完毕,洗刷仪器,整理实验用品。

问题:(1)要制取一瓶氧气,应选择的实验装置是 (填写字母代号);组装好实验装置后应首先进行。

(2)有气体产生的化学反应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时,如果反应过快,容易引起**。你认为该实验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列举两条。

(3)回顾整个工作过程,你认为在准备工作阶段除应考虑药品的**、制氧反应的难易、制氧过程的安全性等问题外,还应考虑哪些问题?(列举两条。

2.(6分)温室效应已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某校研究小组的同学在中学生“我与化学”活动中,为了研究空气中co2含量对空气温度的影响,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一:实验室可用下列a、b装置制取co2。

⑴写出装置中a、b仪器的名称:a ,b ;

⑵与a装置相比较,b装置的优点是便于在反应过程中。

实验二:**白炽灯光照条件下空气中co2含量对空气温度的影响。

步骤1:用5个规格相同的塑料矿泉水瓶分别收集1瓶空气、1瓶co2以及3瓶空气和co2的混合气体(co2含量分别为%)并用带温度计的胶塞塞紧瓶口;

步骤2:把上述装有气体的矿泉水瓶放到白炽灯下照射,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实验效据如下。

⑶根据本次活动的研究目的,仔细分析表中数据,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⑷根据本次活动的上述数据推测,在相同条件下,当co2含量为25%时,温度达到25.4℃需要的时间范围为 min

3.(12分)小婧同学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但她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说明 1.全卷共6页。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为100分。2.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编号填进括号内,其他试题解答写在试卷相应的位置上。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cu 64 mg 24 cl 35.5 ca 40 第i卷 选择题,共30分 1.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九年级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 14 fe 56 第 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 选择题。1,由世界自然 会发起的 地球一小时 earth hour 活动于3月28日在世界各地再次举行。下列说法与提倡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不相符合的是。a 节约能源b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c 便于观察夜...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命题人 王青审核人 老帆。一 基础知识 30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忐忑 t 狡黠 ji 怒不可遏 b 抽噎 y 诓骗 ku n 忍俊不禁 j n c 栈桥 zh n 腼腆 di n 面面相觑 q d 粗犷 ku ng 睿智 ru 味同嚼蜡 ji o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