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发布 2024-01-07 03:45:10 阅读 8898

说明:1.全卷共6页。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为100分。

2.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编号填进括号内,其他试题解答写在试卷相应的位置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64 mg-24 cl-35.5 ca-40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1.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湿衣服晾干 c.矿石粉碎 d.海水晒盐。

2.下列物质中,可看作纯净物的是。

a.天然水 b.水银c.生理盐水 d.汽水。

3.资源广、燃烧值噶、无污染的新型能源是。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气。

4.目前我国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项目中,一般不考虑的是。

a.硫氧化物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5.铝元素(al)在化合物中呈+3价,则下列化学式中正确的是。

6.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7.学习化学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进入小煤窑严禁吸烟b.夜晚发现液化气泄露立即开灯检查

c.面粉厂、加油站严禁烟火d.抄菜时油锅着火,可盖锅盖灭火。

8.下列制取和收集气体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制co2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c.用kclo3和mno2共热制取o2d.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9.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abcd.

10.下列生活中的经验做法,不科学的是。

a.用木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b.用无水酒精对**进行消毒。

c.大量的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才排放 d.石墨可用于铅笔芯。

11.下面是有关实验现象的部分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将带有铜绿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铜丝表面变黑。

b.镁条在氧气中点燃,发出耀眼的黄光,同时生成氧化镁。

c.点燃一氧化碳气体,看到蓝紫色火焰,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d.带火星的木条伸进充满1:4(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12.现有三种常见**胃病药品的标签:

药品中所含的物质均能中和胃里的过量的盐酸,下列关于三种药片中和胃酸的能力比较,正确的是[mgo+2hcl=mgcl2+h2o;mg(oh)2+2hcl=mgcl2+h2o

abcd.②>

13.生活在密闭狭小的特殊环境(如潜艇、太空舱)里,o2会越来越少,co2会越来越多,因此将co2转化为o2,不仅有科学意义也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据科学文献报道,nife2o4在一定条件下既能促进co2分解又可重复使用。

nife2o4在此反应中是。

a.粘合剂b.制冷剂 c.防腐剂d.催化剂。

14.下列五种物质中含有碘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nai ②i2 ③hio ④x ⑤kio4

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

a.i(io3)3

15.在化学反应a+2b=3c+d中,6ga与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若反应生成15g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a.8gb.12gc.16gd.24g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分)

16. (4分)物质的机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已知氢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试分析:

(1)h+是结构最简单的一种阳离子,h+中含有的质子数为 ,电子数为 。

(2)nah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其中na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改化合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已知反应物中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后,有元素化合价提高。请判断nah+h2o=naoh+h2↑反应中,反应物填化学式)具有还原性。

17. (3分)右图是小李同学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h2、o2、co2中的某一种。(以下分别填化学式)。

(1)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

(2)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

是。(3)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

的是。18. (3分)co2和o2是自然界中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可知它们的相同点是。

大气中若排放co2过多会引起效应。潮湿的空气因含。

有o2使铁器可见任何物质都有其有利的一面,同时也有其不利的一。

面。19. (4分)小亮同学从珠江河畔取100ml浑浊的河水装在小烧杯中, 然后加入几粒明矾搅拌,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再采用过滤的方法净化上述小烧杯中的河水,需要的仪器有。

20. (6分)让我们和小松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共同来学习科学**的方法。

小松在实验室用一小块生铁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到生铁表面出现。

同时发现反应后的液体中有少量黑色不溶物。

提出问题:这种黑色不溶物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这种黑色不溶物中可能含碳。

进行实验:小松按设计进行实验,得到了预想的结果。

解释与结论:由此小松得出结论:

1)生铁中碳(填“含”或“不含”);

2)碳与稀盐酸反应(填“能”或“不能”),铁与稀盐酸。

反应(填“能”或“不能”)。

21. (4分)空气中的co2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我们周围可能引起co2含量变化的因素很多。

某校初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有关资料后,利用稀氨水与二氧化碳中和反应的原理,设计了一个“测定学校不同地点空气中co2相对含量”的实验方案,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过程。

1) 将2滴浓氨水滴入500ml蒸馏水中制成稀氨水(呈弱碱性),滴入几滴指示剂,溶液呈浅红色。将得到的溶液保存在密闭的细口瓶里。

2) 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用50ml注射器吸取上述稀氨水10ml并密封,然后分别到操场、教师和宿舍三个地点抽气到50ml处,用食指堵住注射器的吸入口,充分**;再将注射器吸入口向上,小心将余气排出。重复上述操作若干次(n),直至注射器内的溶液说明上述实验过程发生了中和反应。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横岭中学2008 2009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友情提醒 可能用到的相当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ca 40。一 我会选择 本大题包括15小题,1 5小题,每小题1分,6 15小题,每小题2分。共25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九年级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 14 fe 56 第 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 选择题。1,由世界自然 会发起的 地球一小时 earth hour 活动于3月28日在世界各地再次举行。下列说法与提倡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不相符合的是。a 节约能源b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c 便于观察夜...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命题人 王青审核人 老帆。一 基础知识 30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忐忑 t 狡黠 ji 怒不可遏 b 抽噎 y 诓骗 ku n 忍俊不禁 j n c 栈桥 zh n 腼腆 di n 面面相觑 q d 粗犷 ku ng 睿智 ru 味同嚼蜡 ji o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