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试卷 答案

发布 2024-01-07 13:35:04 阅读 5466

山东省潍坊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答案解析。

一。1.【答案】a

解析】b.“冤”应为“怨”。c.“称”应读“chèn”。d.“曲”应读“qū”。

考点】辨析字音、字形的能力。

2.【答案】d

解析】侵袭:侵人并袭击;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

反而: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而且:表示进一步。

精彩:神采,精神;精华:(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光辉。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3.【答案】c

解析】根据比喻的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判断。“三朵两朵地挨在一起”与“说悄悄话的小姑娘”类似;“紫花地丁”的形状与“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相似;“紫花地丁紫得清新淡雅”与“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类似。

考点】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4.【答案】a

解析】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b.

绵薄之力:很小的力量。谦词。

c.心无旁骛:在正业之外无所追求。

d.沧海桑田:形容世事变化很大。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5.【答案】b

解析】句式杂糅,可去掉“是重要原因”;c.成分残缺,可删掉“随着”;d.表意不明,“他”是指主宾,还是指张凯,不明确。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6.【答案】d

解析】祥子买的第一辆车是被大兵抢走的。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二。7.【答案】(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总为浮云能蔽日。

2)而无车马喧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3)皆若空游无所依。

会挽雕弓如满月。

4)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5)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8.(1)【答案】①b

解析】孙悟空大闹天宫后,二郎神奉旨捉拿孙悟空,二人大战,孙悟空最终被二郎神降伏。

c解析】九头虫是万圣龙王的驸马,被二郎神的细犬咬掉了头。

考点】了解名著主要内容的能力。

2)前:不服输,性子急。后:机智灵活,细心周到。

解析】从语段①中“只顾”“跌了一跤”等表现看,孙悟空性子急,而他被咬反骂可以看出他不服输。语段②有“倒好留请他们,与我助战”以及吩咐八戒拦请等内容,说明他机智灵活,见机行事。据此可以判定孙悟空的特点。

回答问题注意“前后各”的字样,说明是分别概括,对比分析。可根据人物的言谈举止、结合整本书对人物形象的定位等判断人物特点。

考点】分析名著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3)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解析】“教会了”什么,即从名著阅读中获得怎样的启示或收益。阅读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思考名著内容,读出自我。

考点】名著阅读的能力。

三。9.【答案】①2024年,潍坊被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为世界风筝都。②2024年,***批准把潍坊风筝制作工艺列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一要注意前后连贯性,二要注意结构的统一性,围绕同一个主题展开。本题①句的主语为“世界风筝联合会”,②句的主语为“潍坊风筝制作工艺”,最好以“潍坊”为主语进行表达。

考点】变换句式的能力。

10.【答案】①历史悠久;②工艺精湛;③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具。

解析】“材料1”“材料2”尾句均有总结性的内容,提炼即可。解答此类题目一要注意排除干扰信息,聚焦关注对象;二要注意抓住关键性信息(提示、总结性的内容等)。

考点】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

11.【答案】示例一:一个儿童骑在牛背上放风筝。

他一只手漫不经心地牵着牛缰绳,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牵着风筝线,抬头仰望风筝,目不转睛。老牛伸头向前,两眼望天,似乎也被风筝吸引了。(老牛伸头向前,两眼显出迷茫的神色:

“你这是在放谁?”)

示例二:四个儿童在放风筝。其中两人小心翼翼地牵着线,一边小跑一边抬头望着已经升上天空的风筝,紧张而又充满希望。另外两个蹲在地上整理着风筝,显现出焦急而又期待的神色。

解析】具体描写时可围绕人物、行为两个核心展开。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知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等五种表达方式的表达特点。

考点】**转换的能力。

四。12.【答案】①描写暮春草堂周围的景色,营造春光逝去、凋零空寂的氛围。以鸟稀、花尽、花飞反衬幽竹的清阴“不改”。

解析】“春残”“黄鸟稀”“花尽”“飞”等词语可以感知景象的凄凉冷寂,再结合后两句分析,方知诗人原来喜欢的是清阴不改的幽竹,前两句意在与之对比。

考点】分析诗句的能力。

13.【答案】表达了诗人对翠绿葱茏的幽竹的喜爱,对不为俗屈的节操的礼赞。

解析】从“始怜”看出诗人开始喜爱幽竹;“不改”“待我归”更是流露出赞美的意思。理解诗歌要“知人论世”,善于解读字外之意,诗人借助幽竹与其他事物的不同之处,隐喻不为俗屈的好品质。

考点】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提示】诗歌后两句由人及物、由物及人,寄寓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对那种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为俗屈的高尚节操的礼赞。

14.【答案】(1)喻:明白(2)逾:越过(3)殖:种植。

15.【答案】d

解析】理解文言文虚词的能力。d.都是句末语气词,表判断。a.代词,“他的”/副词,表疑问。

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c.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6.【答案】(1)手能拿到的,眼能看到的,没有不偷的。

2)你盗窃这些东西而被判罪,怨(恨)谁呢?

17.【答案】国氏借助自然条件,利用自然资源,劳动致富,是遵循公正之道的行为。

解析】根据选文第二段国氏的解释以及第三段东郭先生的评价理解。“国氏之盗”的对象是普天之下人人所共有、都能取到的东西,所以不是真正的“盗”,而是生存之道。而向氏则只理解了“盗”的表面意思,盗的是他人之财物,故获罪。

在比较中即可辨明“国氏之盗”的真正含义。理解的关键是国氏以比喻来说明道理。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

五。18.【答案】刚强坚毅(生命力顽强)【解析】根据“铁一般”“努力地”“力量爆发前”“用尽全部的力” 及“最聪明、最刚强”等描述性词语可以判断蒲公英的主要特点。

考点】把握作品形象特点的能力。

19.【答案】①为母亲付出的艰辛而心疼;(1分)②为蒲公英尚在、母亲已逝而心疼。

解析】注意结合语境分析,仔细揣摩潜在的意义。第一处“疼”出现在无意中看到了一株蒲公英后因为想到了母亲而感到心疼,感觉到蒲公英和母亲极为相似,紧接着作者回忆了母亲的艰辛付出;第二处“它”指“心最柔软的角落”,即指“我”的内心,本段涉及母亲的去世,作者借此书写内心对母亲逝去的“疼惜”。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理解文学作品重要语句的能力。

20.【答案】(1)运用拟人,通过“努力”“力量”“手脚”等人格化的词语,将蒲公英紧贴地面、努力生长的状态鲜活地表现出来。

2)运用比喻,将母亲的白发比喻为蒲公英种子,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母亲的白发,突出了母亲为子女的辛勤付出。

解析】赏析文中的重要语句侧重品析修辞手法,一要根据修辞特点判断具体的类别,二要交代清楚其实际的表达效果。(1)将蒲公英当作人来写,具有人所具有的“努力”“力量”“手脚”等特点,可判断为拟人,意在突出其生命力顽强;(2)母亲的白发与蒲公英种子具有相似性,可判断为比喻,突出了母亲辛勤付出的形象。

考点】品析作品语句的能力。

21.【答案】①由联想回到现实,在结构上与开头照应;②升华主旨,赞美母亲刚强坚毅、无私奉献的品质;③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解析】这两段交代母亲已经去世,“我”与蒲公英对话,尾段突出“爱意”,即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温暖着我”表达对母亲的赞美和感恩。从整体上看,前文主要是回忆,这两段则是回到眼前,抒发感想,以触碰蒲公英收结,呼应开头由蒲公英引起回忆的内容。

考点】把握文章结构、理解作品意蕴的能力。

22.【答案】清欢是至高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

解析】寻找议**的中心论点,一要理清论证逻辑,辨识选文围绕怎样的问题展开,二要区别观点和材料,三要关注篇首、篇尾和正文中关键句段处。本文以清欢为话题,前两段先指出清欢的含义,再举出两个事例肯定了清欢精神,紧接着联系现实谈什么是清欢,阐述了清欢与“夯欢”的区别,最后强调追求清欢的人生态度。据此分析即可提炼出中心论点。

考点】把握作品主要内容的能力。

23.【答案】使用苏轼例子是为了引出中心论点,使用孔子例子是为了论证中心论点。

解析】观点一般是作者的主张,可以是中心论点,也可以是分论点;材料是用来证明观点的事例、名言等。要熟知常见的论证方法及作用。第①段使用苏轼的例子能够证明中心论点,但放在段首,即同时起到引出论点的作用;第④段使用孔子的例子则为了突出清欢由来已久。

考点】区别观点与材料的能力。

24.【答案】运用排比句式高度概括地写出追名逐利者的种种表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解析】本句列举三个追名逐利的表现,从反面证明清欢的重要性,同时也构成了一组排比,增强了语气。

考点】赏析重要语句的含意的能力。

25.【答案】主要论证了怎样才能做到清欢。先否定错误的认识,再指出正确的做法,最后用事例论证。(先正反对比论证,再事例论证)

解析】第⑦段段首即概括了作者的态度:如何对待清欢,接着告诉读者追求清欢应当怎样做。不穷欢是从反面论证,“不为”“要”等词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告诉读者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这符合对比论证的特点;举出苏东坡等人的事例符合事例论证的特点。

考点】论证方法。

六。26.【解析】

审题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纳瓦罗有机会获得冠军,却放弃了,这是对对手的尊重,在他的心里还有比获奖更重要的。考生不妨思考如何面对荣誉与品质、得与失,如何面对机会等。

选材与立意:

1)以尊重为话题,表达出不乘人之危的立意。引入角斗士精神。

2)以谦让为话题,表达一种君子风度。以跆拳道比赛对手行礼切人。

3)以得与失为话题,表达出得即失、失即得的思想。从商人得到了财富,却失去了寻常人的快乐切人。

4)以品质比荣誉更重要为话题,表达出人类最美好的不是奖牌等虚无的东西,而是美好的品质。

5)以成功与失败为话题,什么是真正的成功,什么才是失败。

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物理试卷

水上部分体积v上 v v排 0.1m3 0.09m3 0.01m3 所以水上部分体积占总体积的 故c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浮力公式和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关键知道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13 2011潍坊 如图是运动员一脚把足球踢向空中时的情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足球被踢出说明力可以改...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试卷 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15年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答案解析。第一部分。一 1.答案 c 解析 a.旷 应读ku ng b.慢步 漫步 c.折 应读zh 淘冶 陶冶 d.曲 屈。考点 注音与常见易错字。2.答案 b 解析 既 跟 且 又 也 等副词呼应,表示两种情况兼而有之 即 就,便 即使。源远流长 ...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化学试卷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 单选题 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海水c.白醋d.液氧。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 解 a 空气中含有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等多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