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高学习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冲刺试卷

发布 2024-01-09 18:55:08 阅读 9683

福建省南安市实验中学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冲刺试卷4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7分)

有的读者让我们感受到泉州人内心深处的自豪感,“泉州是东方中国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透过泉州窗口,可以窥见精彩世界之一班。这里的山与水,这里的文化与建筑物,会让人大饱眼福。

泉州,是令游子思乡回归,让世人心仪向往的文明之都。”网友叶柏龄这样说□外地女孩“鸣珂”的祝福走的是小清新路线,她说:“生活在泉州这样一座古城里,幸福可以很简单很微小。

它是南音在耳边撩人心弦的吟唱是早上吃的一碗香飘飘的面线糊。在这样一座古城里,愿做一个快乐的人。”

根据要求答题。(3分)

写出词语“撩人心弦”中“弦”字的读音1分)

找出划线句中的一个错别字并改正。 _改为___1分)

正确填写文段“□”处的标点符号。 (1分)

结合语境,解释词语。(2分)

小清新: 联系上、下文,在文中划线处续写一个句子。(2分)

2.古诗文默写。(12分)

当窗理云鬓。

问君何能尔。

妇姑荷箪食。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而或长烟一空。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分)

声音沙哑的李京京朗读课文打动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心,除了李京京有朗读课文的激情和勇气以外,还因为20多年前的杨二嫂文静俊秀,人称可20多年后其形象如“细脚伶仃的圆规”。

4.**学习。(8分)

泉州被评为“东亚文化之都”,为此,学校开展相关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下面是华大毛翰教授与学生记者的一段对话,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内容。(2分)

学生:毛教授,您好!我是校报小记者,想请您介绍一下“东亚文化之都”。

毛教授:好的!“东亚文化之都”意味着东亚文化的中心,是东亚文化的首善之地。

这不仅是对泉州历史文化价值的认可,更是对泉州巨大潜力的肯定,我们应抓住这一机遇,以“文化”为引领,向亚洲、向世界迈进。

学生: 毛教授:这个问题提得好!

泉州有雄厚的实力,经济总量连续10多年领跑福建,集中了全国地级市最多的中国驰名商标;广阔的人脉,海内外分布着三千万泉州籍同胞;现代的城市,作为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泉州始终以改革的精神,创新不熄,活力无限……

活动二】下列材料是泉州被评为“东亚文化之都”的部分有利条件,请简要概括。(4分)

材料一:与西安兵马俑、苏杭园林、桂林山水这些静态、被动式的城市标志性文化不同,泉州盛产发散式、主动式的“活态”文化,如南音、南拳、木偶戏等。这类文化有着无需翻译、直撼人心的艺术魅力,不仅可以主动走出国门,也吸引着外国人不远万里前来学艺,堪当国际交流的“大使”,其社会、政治、经济、情感价值不可估量。

材料二:泉州和台湾一水之隔,是台湾同胞最重要的祖籍地,以泉州文化为代表的闽南文化,是台湾文化的重要母体。如果泉州成为首个“东亚文化之都”,对于与泉州文化脐血相连的台湾文化而言,也是共同的荣耀。

进而,有利于我们以文为媒,促进泉籍台胞与大陆间各领域工作的开展。

材料三:泉州比其他城市,有着与东亚更为亲近的文化血缘。在联合国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全景地图上,从泉州起行的航线,串起韩国釜山、日本大阪,勾勒出一个紧密相连的东亚文化圈。

有利条件:

活动三】本次活动需要一条对联宣传语,上联已经拟好,请你对出下联。(2分)

上联:欣赏清源胜景,聆听崇武涛声。

下联。二、阅读(61分)

阅读下面两文,回答5-9题。(16分)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选自李密《陈情表》)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2分)

故五月渡泸 ②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先帝知臣谨慎谨慎: ②庶竭驽钝驽:

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有:

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其境过清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至于斟酌损益至于夏水襄陵。

c.以伤先帝之明岂他人之过哉 d.其真不知马也子曰:“其恕乎!”

翻译句子。(5分)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诸葛亮和李密身上具有的共同品质是什么?请分别简析。(3分)

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13分)

为什么取字。

在周代,贵族男子年满20岁要举行加冠仪式。《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穀梁传·文公十二年》说“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意思是将垂发束起来挽在头顶,戴上冠,用簪把冠和发髻固定在一起,然后由加冠嘉宾根据他名儿的含义起一个字,从此,就列入“丈夫”行列了。

为什么男子成年要加冠取字呢?因为名儿是父亲起的,是幼年用的;长大**了,别人不宜呼叫他的名儿,所以得另取字。《礼记·冠义》说:

“已冠而字之,**之道也。”意思是男子到了二十岁,行过冠礼并为自己取个“字”,自此即表示他已是个成年人了。

另外还有一层原因。周人有避讳的习俗,人死之后,为了对他表示尊敬,就不再称他的名儿,为长远计,所以成年之后,就“敬名称字”了。

然而《礼记·冠义》还说,加冠取字,“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意思是说加冠取字后一个人才能被称为真正的人。能被称为真正的人,然后才可以治理别人。

原来这“冠而字”并不仅仅为“敬名称字”,还另有深意。它是贵族阶层中,对一个成年男性承认并接纳为正式成员的一种表示,自此之后,便可以让他“治人”。所以儒家把冠礼看作是“礼之始”,冠礼也成为华夏礼仪的起点。

时移世易,发展到后代,取字的深层次含义被过滤去了。人们取字,只是为了参与社会交际,所以也用不着隆重地举行冠礼了。起码由唐代起,连知书达礼的人家,对举行冠礼取字一事,都颇感不合时宜了。

取字原属贵族阶层的特权,后来扩展为知识阶层的事,而一般下层劳动人民还不得“染指”。宋代还不准下层社会的人取字。到了明清时代,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几乎无人无字。

尽管也遭到文人士大夫们的抨击和嘲讽,但取字的习俗,还是被普遍推广开来。

上古的贵族女子,原本也起字。《礼记·曲礼上》说:“女子许嫁,笄(jī)而字。

”就是说,当女子成年许配人家时,把垂发挽在头顶,用笄别住,并给她取字。这一礼制,秦汉以后没承袭下来,但在汉语中却留下了许多成语。如说女子已有婆家,叫作“已字”,“已字人”;没找婆家,则称“待字闺中”。

(原文有改动)

从全文看,古人取字的原因有哪些?(6分)

结合语境回答问题。(4分)

取字原属贵族阶层的特权,后来扩展为知识阶层的事,而一般下层劳动人民还不得“染指”。(染指’”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起码由唐代起,连知书达礼的人家,对举行冠礼取字一事,都颇感不合时宜了。(“起码”二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小初高学习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冲刺试卷

福建省南安市实验中学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冲刺试卷3 一 积累与运用 29分 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7分 泉州是南音的发源地。如今,在泉州的大街小巷,能见到人们三五成群地时不时在弹唱南音。数百个南音社遍布泉州城乡,在新门街南音艺苑,常常传来经典南音那低低的 缓缓的 漫漫不尽的 撩人情伤的曲...

小初高学习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冲刺试卷

福建省南安市实验中学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冲刺试卷2 一 积累与运用 29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7分 两个月前的东亚艺术节舞蹈晚会上,泉州在世人面前着实 火 了 充满诗情画意的南音表演 枫桥夜泊 再现泉州港繁华景象的提线木偶戏 闹元宵 梨园戏经典传统剧目 陈三五娘大闷 一幕幕精采演出,...

2024年中考语文小练习

姓名学号得分。命题人 王东风考试时间 45分钟总分 55分。一 积累与运用 37分 1 识字书写 6分 我们初三学子,一路蹒跚走来,如今已羽翼渐丰。我们就像f i 红的黎明,准备把zh 蓄了许久的力量在中考时p n b 而出,以优异的成绩为自己的青春加上一抹亮丽的色彩!1 请给文段中拼音写出汉字,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