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望城高考语文模拟题

发布 2024-01-09 18:50:08 阅读 9711

经典阅读与文明之根。

夜深人静时,捧一本莎士比亚的剧本细读,让经典的纤指轻轻拨动心灵的琴弦……在这个繁忙的网络时代,不知还有多少人会有这样的阅读经历。

人文经典是文明的土壤,是文明延续的血脉。它饱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凝聚着民族文化的气质,构成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基础。经典之中,跃动的是文明的灵魂。

一种文明能否长青,取决于人文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这个民族的子孙后代读什么经典,拥有怎样的人文经典阅读经历。

现代社会的通病,往往与经典的远去相关。很多人把几乎所有的闲暇时间都用来应对社交**互动,年轻一代花费在电视、客户端和网络游戏上的时间远远超过读书时间,学校课本中仅存的那一点点人文经典,也早就沦落成为考试的工具。目光由此开始变得短浅,精神多了一些浮躁,胸怀也变得越加狭小……

不止一位美国学者认为,美国文明的真正衰落将从年轻人读书时间,尤其是阅读经典时间大幅减少开始。当年轻人被现代科技层出不穷的成果搞得眼花缭乱,他们也越来越相信所有的进步都是技术的。但是,世界历史告诉我们,很多伟大的进步实质上却是人文的。

美国《时代周刊》专栏作家斯坦因为美国大学人文教育的衰退而深感焦虑,他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大学新生应当是为了学习伟大的书籍,不应是为了要跟上那些伟大的应用程序而走进校门。”

美国学者马克鲍尔莱恩则将不再喜欢阅读的年轻人称作是“最愚蠢的一代"。他在同名著作中略带悲伤地写道,那些坚信“书籍早已被互联网所取代”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他们是在丢弃人类文明的成果啊。

当阅读经典成为奢侈,甚至成为痛苦,文明的光亮也就会变得逐渐黯淡。哈佛大学历史学家弗格森近年来不断提醒人们注意,能够让西方文明避免衰落的关键就在于人文教育。

文明的传承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继承与培养的。我们不可能服用一种药丸,就一劳永逸地成为某种文明的成员,而只能通过持续不断、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来延续文明的精神,其主要方式之一就是阅读经典,因为一种文明密码的关键部分往往就隐藏在经典之中。

美国专栏作家弗兰克布鲁尼在《大学真正的价值》一文中写道,他不知道《李尔王》该如何满足劳动力的需求。但是学习莎士比亚戏剧是一个石阶,帮助我们进入一种更有知觉、更缜密的存在,“大学就应当是这样一座金矿”。

文明是有根的。世界上那些具有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们,如今有很多都在忙于寻找不同文明的**,文明的兴衰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时髦话题。

在全球化的今天,寻找一种文明延续的路径与探索一种文明崛起的道路,已经不是某一个国家的故事,更不是美国或西方的故事,而是一个世界的故事。现在,这个沿着历史长河走来的故事正不断地叩问着我们这些现代人的心灵:当经典越来越远,文明之根还会有多深?

(选自2015年4月23日《人民**》23版)

1.下列关于“人文经典"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文经典是文明的土壤,是文明延续的血脉,经典之中,跃动的是文明的灵魂。

b.人文经典饱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构成了民族和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基础。

c.人文经典阅读的缺失会让人的目光变得短浅,精神多了浮躁,胸怀变得狭小。

d.学习人文经典,必须认真学习莎士比亚戏剧,这样才能找到通往文明的石阶。

2.对“经典阅读与文明之根’’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种文明能否长青,取决于这个民族的子孙后代阅读什么经典,拥有怎样的人文经典阅读经历。

b.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文明的真正衰落将从年轻人读书时间,尤其是阅读经典时间大幅减少开始。

c.有人认为,坚信“书籍早已被互联网所取代"的年轻人,放弃经典阅读,就是在丢弃人类文明的成果。

d.文明的传承只能通过后天的继承和培养,阅读经典就是人文教育中用来延续文明精神的主要方式之一。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年轻一代花费在电视、客户端和网络游戏上的时间远远超过读书时间,这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

b.课本中仅存的少量人文经典已沦落为考试工具,因此学生们把大量的闲暇时间用来应对社交**互动。

c.年轻人越来越相信所有的进步都是技术的,但世界历史告诉我们,很多伟大的进步实质上却是人文的。

d.在全球化的今天,寻找文明延续的路径与探索文明崛起的道路,是全世界人民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6题。(每题2分,共8分)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日:“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日:“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轲日:“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

“为之奈何?”荆轲日:“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椹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三》)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将王翦破赵破:攻破 b.臣愿得谒之谒:拜会。

c.秦之遇将军遇:遭遇 d.顾计不知所出耳顾:只是。

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请荆卿日乃遂私见樊於期。

b.可以解燕国之患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c.今闻购将军之首太子闻之,驰往。

d.秦王必喜而善见臣伏尸而哭,极哀。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日。

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d.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端,一连用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营造了紧张的气氛。

b.荆轲提出用樊将军首级与督亢地图作为信物取得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非凡的智谋。

c.樊於期明白荆轲的行动计划后,甘愿自刎献头,体现了他的豪爽慷慨、义勇刚烈、热肚直肠。

d.太子丹不忍心杀樊於期,樊於期自杀后他又伏尸痛哭,这些均反映了他的懦弱和妇人之仁。

8.请把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译文。(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译文。9.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每题2分,共6分)

桃李罗堂前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②仰观宇宙之大所以游目骋怀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③莫道不销魂李清照《醉花阴》)

1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填空题。(4分)

新嫁娘(其一)

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注:姑:指婆婆。小姑:指丈夫的妹妹。

(1)新嫁娘做了羹汤“先遣小姑尝”的原因是:(2分)

答。(2)这首小诗表现了新嫁娘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2019届高考语文模拟题

阳春一中2012届高三语文测试题。一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炽热 整饬蹊跷 骁勇煊赫 烜赫一时。b 觊觎 瑜伽逡巡 狷介忝列 暴殄天物。c 悲怆 创伤咽喉 哽咽谥号 溢于言表。d 奴隶 驽钝噱头 遽然楷模 装模作样。2 下面加点的词...

2019高考模拟题

2012高考模拟题 与环保 新能源有关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清洁能源越来越受人们关注。1 甲烷是一种洁净能源,己知 ch4 g 2o2 g co2 g 2h2o g h 802.3 k j mol,h2o l h2o g h 44kj mol,则8.0g甲烷气体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为。2 下图是一...

2019语文模拟题

达州市一中初2012级毕业会考模拟题。语文。说明 1.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卷前,在密封线内将本人的姓名 班级 考号填写好。一 基础知识积累。1 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 寥阔 li o 喑哑 y n 炫耀 xu n 风声鹤唳 l b 骊歌 l 亘古 g n 冗杂 r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