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题组分析 安徽卷29 30题

发布 2024-01-14 13:25:05 阅读 5858

2014年安徽高考地理“北极科考”题组分析。

2014年高考落下帷幕,为了更好的指导我们学校2015年的高考地理复习,地理组老师开始转向对今年我省地理高考的研究和地理教学的反思。安徽地理高考一直要求回归地理学科的“地域性”,注重对地理过程和理论,要求在学习地理上从具体的区域研究做起,要做到落地有声。下面我就以安徽卷的第题组和题组来从试题与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材的相关性等方面加以分析。

试题再现】图9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读图完成29~30题。

29. 该**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

a. 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 b.6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

c. 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 d.9月1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

30. 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

1月份冰层厚度大 ②3月份累计昼长长。

7月份近地面气压高 ④9月份平均气温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29 . c 30 . a

考题落点】呈现方式:以北极地区景观**的方式创设情境,考察极地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地图上的方向、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9. 该**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

试题解析:北极点上有影子而且太阳高度还较高,应该是夏半年;在极点上四周方向都正南,拍摄者在中国结的正南,影子也在中国结正南。

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考试范围: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图上的方向。

地理教材:地理1第一章。

**】文字】

30. 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

试题解析:考察“南极地区海拔高、气压低、冰川厚”,至于是1月还是7月都是浮云。

课程标准: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考试范围: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地理教材:七年级地理下《极地地区》

备选项】①1月份冰层厚度大 ③7月份近地面气压高 ④9月份平均气温高

文字】上面的课文的**和文字资料可得出①正确 ,根据南极海拔高所以气温低,近地面气压高分辨出③④错误。

备选项】②3月份累计昼长长。

文字】**:

教学反思】通过试题分析,我们发现试题体现了“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的出题理念,那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去做呢?怎么在我们的教学中既体现高考的能力要求,又能在让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有本可依,是摆在我们地理老师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 透视教材。

从近年安徽省的试卷来看,考察范围较为广泛,所以在我们平时教学中,首先我们要做的是要对照课标,力求做到与课标“零距离”,在知识“面”上进行普查,紧紧围绕课标也不可忽视任何一个知识点,实现无缝隙教学。新教材就是课标为依据的,课标是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当然也是我们地理老师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地理教学应该达到的标准和目标,所以地理老师在备考的时候要备《课标》、研究《课标》,都要以“课标”为依据。对教材的处理是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过程,是整个教学设计过中只能搞的环节。

因此教师应该是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教师要在处理教材是,必须冲破教材的束缚,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如课标中要求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对气候的影响,以及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南亚季风气候这就对应了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二.培养能力。

课标中,要求结合实例,来分析地理现象,共有32处之多,这是课标很大的特色,,也集中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时代的要求,能够把社会现象与地理知识相结合,就是要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的地理素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养成学生**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例”的透视,借助教材中精选的示范性材料,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即学会学习相同或类似知识的基本方法,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教材无非是例子,通过例子来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本领”,同时每个案例都难以研究某类问题的所有内容和方法。

例如2013年综合题35题以“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涉及的生态农业问题,就是对平时学习中对学生能力要求结合课本的很好的一个案例。因此我们平时教学时进行**式案例教学,结合考纲归纳出一般性地理知识,将“地”与“理”进行结合,将知识活化,既达到了教学的目,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一举多得。

三.及时总结。

通过近年的高考地理试卷我们也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在做很多题目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眼高手低的问题,一些课后看来很容易的问题,反而经常容易错,这个到底是为什么呢?我经常也找一些学生来分析他们的试卷问题,发现这些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不看书,不总结,对书中的逻辑关系没有理清,导致在做题的时候,丢三落四导致不必要的失分,那么怎么做才避免此类事件的出现呢?我觉得这里我们地理老师和学生都需要及时的总结,这种总结可以分为课本中概念、原理及地理过程的总结,可以对照一个要素来找出其在课本和其他事物的逻辑关系,一方面培养起对课文的熟悉,另一方面也通过总结提高地理学科的能力。

在此我们地理老师在此就可以在上课时进行总结的习惯,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有个抓手,做到有序有效。例如:以地形为例。

以上就是我对2014高考结束以后对地理教学的一点思考!

2019高考题广东卷

2013高考题广东卷 28分 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261m,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 4 题。材料一 1996 20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 图9 材料二 2011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 图10 1 到西宁避暑,请带...

2024年高考题 安徽卷重绘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安徽卷 文科综合 地理。第i卷 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图7表示安徽省1985 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23 25题。23.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a...

2024年山东地理高考题分析

我的qq号 993795203 今年是山东省文综自主命题的最后一年,题目采取了保守维稳的特点,难度不大,在创新上起色不大,可以看出自主命题确实黔驴技穷了。下面是个人的试卷分析,一些愚见,请。同行批评指正。从难度上讲,本次试题难度不大,严格按照大纲来命题。主要有以下知识点 垂直地带性 地质作用 天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