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近五年命题变化趋势解析

发布 2024-01-16 15:10:05 阅读 7697

一、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卷整体概况。

纵览2012到2016五年全国卷试题。

从试卷结构按排角度看,均没有多大变化;

从命题设计角度看,试题能够均匀分布各知识点,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从试题题量上看,题量安排科学,分值设计合理,难度适中,考点全面;

从考查形式上看,命题灵活多样,能够针对考生的实际,使每一位考生都能展示自己的真实水平。

二、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卷各版块纵向分析。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从2024年到2024年,论述类文本都是全国卷试题的必考内容,设置三道小题,均为客观题,每小题3分,共9分。选材一般是社会科学类文章或自然科学类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注重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播,凸显其文化含量、人文价值、教化作用。选文一般在左右。

从近五年考查的篇目看,社会科学类文本占主导,自然科学类文本只是偶尔出现。

2024年,全国i卷是文艺**,全国ii卷是史学**;

2024年和2024年,全国i卷是史学**,全国ii卷是文艺**;

2024年全国iii卷兼顾文学与史学。

2024年、2024年的史学**都与现实密切相关,如2024年论述古代食品安全监管问题,2024年论述宋代的金融特点。在考点安排上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分析概括文章内容成必考点。从试题难度看,近几年的试题考查更灵活,错误选项设置更加隐蔽,有一定难度,需要将各选项与原文进行认真分析比较。

二)古代诗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

从2024年到2024年,文言文阅读试题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态势,以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该题分值基本保持在19分。约占高考语文试题总分的12%。

其中客观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主观题为翻译题,包括两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阅读文本均为人物传记,字数大约在600—,涉及的人物大都是忠臣良将或在某一方面有建树的人物。

高考阅读文段从思想上来说必须是“文以载道”,从文字难易程度上看必须是“浅显易懂”,近五年的选文均出自《二十四史》中的记叙性文段,阅读材料难度适中。2024年试卷用文言文断句题替换了文言文实词题,2024年试卷用文化常识题替换了信息筛选题,2024年沿用2024年的考查形式。高考命题组将文化常识这道题归入“理解”层级,而非“识记”层级,其实质是考查考生对实词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道题的变化体现了高考试卷重视传统文化精神的方向。

2、古代诗歌阅读。

考试说明》对诗词鉴赏的总体要求为: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近五年的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选材范围非常广泛。

但从整体上看,仍然以唐宋诗词为重点,名家名篇相对减少,考生不熟悉的作品比例大,名家的非名篇和非名家的名篇所占比重不断加大。题材上突出写景诗和咏怀诗,篇幅上是短篇,即是律诗或者双阙的词,2024年全国ii卷节选了古体诗中的八句。太短和太长的诗歌均不便于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也不便于试题的命制。

其最主要的变化是2024年出现了两首诗歌进行比较鉴赏,2024年和2024年与课内诗词结合考查,既考查考生对教材理解的程度,又考查考生对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记忆的熟练程度,还考查比较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两道试题的考点分别涉及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语言风格,其中分析作者的思想内容、鉴赏表达技巧(表现手法)是高频考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在整体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准确答题,单纯的背诵答题公式和术语无济于事。

3、名篇名句默写。

由上表可知,近五年这一题型在命题内容上对初中和高中内容的考查比例比较固定,为1:2,前两年以填写上下句的模式考查,难度不大。从2024年开始采用情境默写的形式,难度有所增加。

从已考查过的名篇名句来看,能先为默写内容的句子在致为:

思想深刻的句子,主要是道德教化,弘扬正面的人格精神,侧重思想性、教育性;

写景叙事特别精妙的句子;③格式上比较工整的句子,在结构上侧重于对偶,体现审美性。

近五年考查的名句多出自先秦和唐宋作品,先秦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散文思想性强;唐宋诗词和散文俱佳。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从2024年到2024年所选的文本均为**,并且以中国现当代**为主,外国**为辅。篇幅在左右,直接选用原作或对原作删改,或从长篇作品中抽取片段对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层级不同的考点有不同程度的考查。这一题型命题重点在概括故事情节、鉴赏人物形象、把握**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试题共4道题,25分。第(1)题是五选二的客观题,是对**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概括,分值为5分;第(2)(3)题为主观分析题,往往考查对文具体内容的把握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分值均为6分;第(4)题是围绕文中某一信息所设的**题,分值为8分。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重在唤起体验、联想。2024年文学类文本阅读最大的变化就是全面ii卷的第(4)小题,要求比较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精神困境的根源上的异同。这是有意识地突出考查读书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味。

2024年全国i卷的三道主观题分别从标题的含义、词语作用、句子含义三角度命制,不是考生平时做题的套路,需要考生准确理解**的主题之后才能答题。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从命题形式上看,近五年对实用类文本的考查相对稳定,在文本的选择上,所选的文本均为传记,且传主都是在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方面的现当代名人。从文本内容上看,从2024年开始有一个小的变化,就是正文后增加一些与传主相关的链接材料,对文本进行恰当的补充,有些题目的答案就渗透在这些链接内容里。从题型看,第(1)题是五选二的客观题,分值为5分,第(2)(3)题是主观题,分值均为6分;第(4)题是围绕文中某一信息所设的**题,分值为8分。

近五年全国卷情景默写

2019 2015年全国卷情景默写。2019一卷。1 庄子 逍遥游 中的斥鷃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2 李白 蜀道难 中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两句,回顾了 五丁开山 的传说。3 范仲淹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中 浊酒一杯家万里,...

从2019高考谈全国卷语文命题趋势

1纯技巧纯套路?做不好这张高考卷。2选考阅读变必选作文侧重有改变。用一句话概括今年全国 卷的趋势,那就是我学会了那么多技巧套路,可是还是做不好这张高考试卷。首先,第一个变化是一篇二选一的阅读,现在两道题都变成了必选。很多同学在做题目的时候肯定用老师教的,这两种题你就选一种来答,有的人专门念文学类,有...

近五年全国卷 文化与哲学部分

2012 2016年新课标i 文综政治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39.26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 记载 之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 为百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