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说课设计

发布 2024-02-09 09:35:07 阅读 6398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它选自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主题。下面,我从教材、目标、教学方法、公开课教案、板书设计、课堂教学的亮点等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我的教学思路。

一、教材分析。

爱国主义在小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爱祖国从爱家乡开始。根据儿童生活范围的扩展,他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了家庭、学校之外的地方,因而培养学生对自身所在的社区、村庄、城镇等的情感是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本课的学习内容正是以家乡的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背景,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自然资源、家乡的名人,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教材中布置了二个主题活动:

1、家乡的风光美2、家乡的光荣榜。编者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从议他人的家乡到说自身的家乡,由表和里,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通过充沛开展活动培养起学生热爱家乡意识和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编者的设计意图,在生活化、活动化理念下,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自身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学生通过调查活动,学会一些调查了解,实地考察等**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了解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物和事迹,并抱以感激之情,敬佩之情。

鉴于四年级学生对家乡感情、体验不够,我把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作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活动准备:1、多**课件:《红石林业局宣传片》录像和特产,风景和相关**。

2、组织学生课前搜集与家乡有关的资料。

三、说公开课教案。

在本课的设计上,我紧扣《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原则,我的设计初衷是在充沛考虑学生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广泛挖掘课内外的可用资源,通过创设生活中有趣的活动情况,捕获鲜活的内容,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的体验中爱上家乡的美景和家乡的人。

活动一:家乡的风光美。

1、看一看。

我首先出示中国地理风光的介绍光盘,带学生去他们最想去的地方看一看那里的风情,景观。让学生在音像动画中感受风光的美丽。使学生在生动感人的情境中,带入对自身家乡渴望了解家乡的情感,把他们带入情境****:

红石林业局的风光片。体验家乡的历史和面貌,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感悟家乡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我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继而提出让学生说说家乡,引导学生观其形、察其言、度其心,使学生进**感体验,使师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时革新,发明内容,融入自身的生活世界,在逐渐创生的具有丰富不确定性的氛围中,一起对话,体验理解和实践。

在此基础上,我带领学生有感情高唱红石林业局局歌,《森林之魂》。

2、说一说。

我对同学们说:我们的家乡美不美呀?谁来说说我们的家乡有多好、有多美,在我的启发下:

同学们就可以将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或展示家乡迷人的风光或讲出家乡动人故事或出示家乡丰富特产等进行整理、交流。进一步达到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以家乡自豪的目的。在此,我适时的插播准备的课件,家乡的特产和家乡的美景的**,配合学生的讲述,让他们用直观的观赏,用美妙的语言,激起对家乡的赞美。

活动二:小导游。

1、活动是教与学的中介,是实施德育的有效载体。因此,在课程实施中,老师重视指导学生活动,让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在让学生充沛谈论家乡,对家乡的生活再次回味、体验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把已经去过的家乡的风景名胜和没去过的风景现场编制导游词,带领同学们去观赏。

为了激发同学的兴趣,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反映本地区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如街景、建筑、田野、树林、草地等录像资料,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说的欲望,提高了语言的组织能力和口语的表达能力。小朋友们在创作的过程中,融进了自身热爱家乡、装扮家乡、美化家乡的细腻情感,同时也表示对家乡未来的神往。

让学生知道家乡的美不只构建在了解家乡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更要进一步挖掘家乡的风土人情、文化底蕴、地域特色。唯有如此,才干升华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活动三:家乡的故事、家乡的人。

讲一讲,1、以教材为范例、引导学生了解家乡除了有美丽的景色外,还有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比方:著名的抗日将领魏拯民的事迹。

敬佩的情感渐渐地走进小朋友们的心灵。从而更深刻的去找寻身边最可敬的人。进行全班交流。

比方,杨靖宇,关东金王韩边外,赵希海。

适时播出2007年绿色中国十大杰出人物,赵希海老人,把他的事迹讲给小朋友们听,让学生从心灵的深处感激这位义务植树近二十年的老人。从而进一步感受到家乡一词的意义,通过感悟家乡的活动过程中,不只增强了热爱家乡的感情,而且养成了热爱家乡的习惯,展示了热爱家乡的行为,从突破了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

1、**激情,情感共鸣 amp;mdash; amp;mdash;多**课件音像并茂,操作性强,很符合儿童对事物的认知规律,非常适合于进**感熏陶。

2、课前调查,合作** amp;mdash; amp;mdash;课前调查时,我发现学生对家乡的了解是支离破碎的,是模糊的,为了让学生理性的、全方位的了解家乡,我让学生自身选择调查的内容,自身与人合作,收集资料,这样就使得学生学习的空间得到拓展,已经不局限于课本里提到的知识。“家乡”这个词在他们脑海已经不是“模糊”的。而是清晰的,鲜活生动的。

同学们通过自身搜集资料,体现了对学习的自主性。

3、课内展示,各出奇招 amp;mdash; amp;mdash;了解自身的收获,互相交流,再广度上空虚自身。有实物、有**、有歌舞、有故事等,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同学们的介绍多姿多彩,这都极大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同学们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汇报后,突然发现自身的家乡是如此的美好,一种自豪感便油然而生,他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自身作为家乡的一员是多么幸福!

4、互动评价,真情赞美 amp;mdash; amp;mdash;畅谈交流后的收获,在评价中升华对家乡的感情。

五、说课堂生成的亮点。

1、把我们的家乡介动交流的平台。我期待着能在赛后聆听你们的教导和协助。

谢谢大家!

品德与社会人教四年级下册《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教案

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教案。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分为 我的家乡在 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浓浓乡土情 三课。本节课授课内容是 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本课的学习内容以家乡的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背景,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 自然资源 家乡的名人,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教材中安排了二个...

品德与社会人教四年级下册《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教案

word整理版。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教案。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分为 我的家乡在 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浓浓乡土情 三课。本节课授课内容是 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本课的学习内容以家乡的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背景,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 自然资源 家乡的名人,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家乡的美景 四年级作文

家乡的美景。我的家乡在青海省湟中县的一个小村子里,那里一年四季都很美,我对家乡有种特别的情感。春天到了,沉睡了一冬天的小生灵们都醒了。河流奔跑起来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花草树木也都发芽了。春姑娘撅着小嘴轻轻的吹拂着大地,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别提有多惬意了。走进田野,四周全是软绵绵的地毯,我欣喜的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