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传统文化复习

发布 2024-02-09 14:35:06 阅读 5536

四年级传统文化全一册复习题。

唐诗的六种基本形式: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词又名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曲子词,长短句、 宋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 元曲即元代的散曲,最常见的形式有小令和套数 《南园十三首》 作者唐朝诗人李贺人称诗鬼 《无题》 作者唐朝诗人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原来是描写爱情的诗句,现在多用来赞美老师 《问刘十九》 作者唐朝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塞上听吹笛》与《走马川》作者唐朝诗人高适与另一位唐朝诗人岑参并称为高岑是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而王昌龄、 王之涣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生查子》是描写元宵节赏花灯的情景作者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晚年号六一居士。 欧阳修与苏轼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望江南。超然台作》 作者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开豪放派之先河的是苏轼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上的宋四家指的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三苏是指父亲苏洵,哥哥苏轼、弟弟苏辙格清新豪健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作者南宋词人辛弃疾, 济南历城人。

苏黄是指苏轼与黄庭坚其诗风。

诉衷情》 作者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号放翁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诗人其佳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扬州慢》 宋姜夔,南宋词人,**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寿阳曲。渔村夕照》 作者元代著名戏曲家散曲家马致远, 元曲四大家之一。

《南仙吕傍状台。无题》 这首小令作者明朝诗人李开先,济南章丘人。 蔡文姬汉朝人有 《文姬归汉》 的故事,代表作悲愤诗,是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五言长篇叙事诗。

陶渊明东晋诗人,是魏晋风流的一位代表。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代表作《归去来兮辞》 李白唐朝诗人被誉为诗仙,是浪漫主义诗人。

代表作 《上李邕》《春夜宴从第桃花园序》 ,杜甫唐朝诗人被誉为诗圣,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被后世誉为诗史。杜甫故居称作草堂。代表作《 客至》 。

1955 年成立杜甫纪念馆, 1961 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 年更名为杜甫草堂博物馆。

三孔是指孔府、孔林、孔庙,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整个建筑坐北朝南,以南北为中轴线。 孔府旧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后裔直系子孙衍圣公的住宅。府内多石刻和古树。

现占地约 73300 平方米房屋 400 余间。整个建筑三路布局、

七进院落。 《五柏抱槐》作者清代孔庆镕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作者唐玄宗李隆基对联:万卷藏书宜读,十年树木长春。

作者孔令贻孔林也称宣圣林,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家族墓地。形成一个人造大园林。

在孔林洙水桥北东侧有一四合院被称为思堂。 《桃花扇》作者清代作家孔尚任 《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作者唐代张悦孔庙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庙宇, 被古建筑学专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课本中长江包括长江之歌、巴山蜀水、古楚风光、吴越音韵这四个部分。 《长江万里图》作者明代杨基 《卜算子》作者宋代李之仪字端叔号姑息居士今山东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指黄河和长江 《渡荆门望楚》作者唐代陈子昂《上三峡》作者唐代李白长江流经巴山蜀水,最有名的风景是三峡风光。在长江的上游是美丽的天府之国——四川省和重庆市古称巴蜀之地三峡被称为长江的珠冠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 《黄鹤楼》作者唐代崔颢《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宋代苏轼。

黄鹤楼和赤壁是长江中游地区的名胜古迹。 《临江仙》作者明代杨慎这首词被电视剧《三国演义》谱成主题曲北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是一首描写长江的千古绝唱长江中下游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谜语由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最早起源与春秋战国时代的隐语,是灯谜的萌芽。元宵节、中秋节、七夕节是举行灯谜活动的固定时间。

有水有田方有米(潘)添人添口边添丁(何) 兵书三卷桥边授,忍字百篇家内藏(张) 三星斜带一钩月(心)雁阵三行,时斜时横(丛) 蜻蜓点水款款飞(汗) 驴高栏低(骗) 画谜是谜面为图画的谜语,放鞭炮是(春节) ,人入水是(汆 cuan) 准备点鞭炮那副画谜的谜底是成语一触即发与苏轼也就是苏东坡有关的画谜谜底是(鲜) 与唐伯虎有关的画谜谜底是(默) 背诵卜算子、黄鹤楼、念奴娇赤壁怀古、临江仙。 谚语农谚篇与学志篇各背诵五个。 农谚骗:

1、种田要换种,种番薯要换垄、2、衣早响雷一日情,午响雷雨一阵 3、云上山顶有雨,云上高空晒、4 冬耕不如春耕,春耕不如秋耕、5、雨前下雾没大雨,雨后下雾没晴天学志篇:1、小草在石缝里照样茁壮成长、2、最贵有节,人贵有志 3、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4、不怕无能,就怕无恒、 5、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其他谚语自己在课本里找出背过)

四年级下册传统文化复习提纲。

孔林。1、三孔是指孔府、孔庙、孔林。

1、孔府。2、《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的作者是唐玄宗李隆基。

3、孔府旧称“衍圣公府”,全称“袭封衍圣公府”,是孔子后裔直系子孙衍圣公的住宅。

4、孔府与孔庙、孔林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孔林。5、孔林,也称“宣圣林”、“至圣林”,位于曲阜城北门外,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家族墓地。林内树株经历代种植、保护,松柏苍郁,古木参天,形成了一个人造大园林。

6、《桃花扇》的作者是清代戏曲作家、孔子六十四代孙孔尚任。

7、《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的作者是唐朝的张说,这首诗主要是赞颂孔子高风亮节,对后世影响的深远。

3、孔庙。8、“岂是人间凡卉比,文明终古共春熙。”是清朝乾隆皇帝描写杏坛的诗句。

9、诗书礼乐精华在,思孟颜曾俎豆旁。今日自然时代异,思敏怀念胜前王。是现代文豪郭沫若所写《游孔庙》一诗。

10、孔庙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庙宇,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城区正中,被古建筑学专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孔庙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11、背诵《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首词的作者是宋朝李之仪,山东人。这首表达思念之情的宋词被认为是和万里长江关系密切的作品之一。和黄河一样,长江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12、“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这首歌的名字叫《长江之歌》。

2、巴山蜀水。

13、三峡,有人把它称作长江的珠冠,是长江上游的重要地段和风景区,主要集中在“巴蜀之地”—四川省和重庆市。这里山势雄奇险峻,正如诗中所写:“巫山夹青天”、“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同志以他“元帅兼诗人”大气磅礴的诗句,曾这样放声吟唱过:“峨岷高万丈,夔巫锁西风。江流关不住,众水尽朝东。”

14、把64页《渡荆门望楚》《上三峡》都读5遍,读熟。

3、古楚风光。

15、背诵下面描写长江中游的两首诗。

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苏东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6、长江中游的名胜古迹数不胜数,黄鹤楼和赤壁在历史上比较有名。黄鹤楼诗词首推唐朝崔颢的《黄鹤楼》,据说李白登临此楼,也是诗兴盎然,当他发现崔颢的这首诗后,连称“绝妙”。

17、苏东坡的诗文在描写赤壁的诗文中也可以说当数第一,他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同《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一样赫赫有名。

18、***曾经在武汉畅游长江,写下了《水调歌头·游泳》。在69页,读上3遍吧。

4、吴越音韵。

19、背诵《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临江仙。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被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谱成了主题插曲。

20、长江中下游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南京、扬州、镇江是长江岸边的美丽城市。

21、北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是一首描写长江的千古绝唱,同学们一定很熟悉,背诵一下吧。

山东四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期末复习测试题。

班级姓名 一、 填空题。

1. 三孔是指(孔府)、(孔林)、(孔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一起被。

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 (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墓地,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家族墓地。

3. 《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是孔子六十四代孙。

4. (孔庙)被古建筑学专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与(北。

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5.(长江)、(黄河)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中歌曲《长江之歌》是对它的赞美。

6.长江流经(巴山蜀水),最有名的风景是(三峡风光)。

7.长江中游的名胜古迹数不胜数,(黄鹤楼)和(赤壁)在历史上比较有名。

8.长江中下游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南京、扬州、镇江)是长江岸边的美丽城市,诗人杨慎写的《临江仙》被电视剧《三国演义》谱成了主题插曲。

9.(谜语)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的(隐语),是灯谜的萌芽,由(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元宵节)、(中秋)、(七夕)是举行灯谜活动的固定时间。

谜语的谜底多种多样,(吃的)、(用的)、(住的)(玩的)都行,专门彩字的谜语叫(字谜)。

10.(画谜)是谜面为图画的谜语,,要从图画内容入手,根据谜底要求去猜。

11.(谚语)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并流传下来的,用来指导他们的生产。

二、我会猜。

1.有水有田方有米。(潘) 2.添人添口便添丁。(何)

3.兵书三卷桥边授忍字百篇家内藏(张)

4.三星斜带一钩月。(心) 5.雁阵三行,时斜时横(丛)

6.点水蜻蜓款款飞(汗) 7.驴高栏低(骗)

7.课本76页三个画谜答案:①春节 ②一触即发 ③汆(cuān)

三、我会背诵。

1.对联:(1)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木长风烟。

2.诗句:(1)凤凰有时集嘉树,凡鸟不敢巢深林。

2)荆棘不生茔(yíng)域地,鸟巢长避楷(kǎi)林风。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峨岷高万丈,夔(kuí)巫锁西风。江流关不住,众水尽朝东。

3.农谚:⑴种田要换种,种番薯(fān shǔ)要换垄(lǒng)。

⑵雨前下雾没大雨,雨后下雾没晴天。

⑶云下山顶有雨,云上高空晒衣。

三月南风下大雨,四月南风晒河底。

⑸早响雷一日晴,午响雷雨一阵。

⑹大暑耕田一摸光,前头耕田后面荒。

⑺冬耕不如春耕,春耕不如秋耕。

⑻芒种种田株株着,夏至种田插到隔。

不用问爹娘,清明前后好下秧。

⑽米缸无米空起早,田瘦无水空种稻。

5. 做人、学习的谚语:⑴小草在石缝里照样茁壮成长。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千炊成利器,百炼变纯钢。

⑷不怕无能,就怕无恒。

百炼成勇士,苦练出精兵。

竹贵有节,人贵有志。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⑻愚者积累财富,智者积累知识。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6. 诗词:

卜(bǔ)算子。

宋·李之义。

我住长江头,君主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黄鹤楼。唐·崔颢(hào)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象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lěi)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jǐn)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qiáng lǔ)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zūn)还酹(lèi)江月。

临江仙。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qiáo)江渚(zhǔ)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zhuó)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第一单元尊师重道经典驿站 1尊能者师。一 教材引入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材的改编和实施意义。2 本单元内容的引入和编排意义。根据第一单元编排序言去讲和引入。二 学习新课 1 学习理解 荀子。致士 1 学生自读 荀子。致士 的选文和注释 文意。2 这里主要讲了什么?生 成为老师的四个条件。3 这四...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 断句 和 宣城见杜鹃花 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2 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3 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教学过程 一 经典回放 断句 北魏 刘昶。白云满鄣来,黄尘暗天起。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宣城见杜鹃花 唐 李白。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8课 塔。一 教学目标。1 理解塔的建筑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2 古代建筑与历史文化的内在关系。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 大雁塔及应县木塔作为中外古迹的价值体现。难点 古城建筑和古民居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三 教学过程。1 学生自读。1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