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区经济工作总结

发布 2024-02-23 11:40:10 阅读 5145

2005年是***经济驶入“快车道”,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年。一年来,**以“三个率先”为发展目标,深入实施“三条主线推进,六大产业兴区,三大文明并举”的发展战略,抢抓机遇,扎实工作,砥砺前行,全区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新突破。

一、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经济总量强势扩张。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预计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

%,创十年新高,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全部财政总收入将完成9.

24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将达到2.26亿元,分别增长12.5%和21.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实现33.1亿元,同比增长12%。

全区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8.2亿元,增长26.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突破1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5200元,分别增长9.4%和7%。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指标任务,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实现了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民营经济提速发展,引领作用逐步彰显。坚持“放手发展、扩大规模、提高质量、拓宽领域”的原则,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颁布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扶持民营企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民营企业奖励办法》等相关政策,有效激活民间资本。积极探索民营经济信用担保体系,成立民营企业贷款担保中心,努力破解民企融资“瓶颈”。

进一步优化民企发展环境,在全市率先成立民营企业协会。2005年,全区民营经济实现了扩容。

提质增效,新增民营企业?家,个体经营者?户,预计全年营业收入将突破44.

2亿元,实现利税3.6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和%。民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1%,同比增长46%,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二、培育壮大支撑产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工业主导地位日益凸显。始终坚持“工业强区”战略,立足区域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不断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在做大做强原有玻璃建材、金属制品、农产品加工、服装制造四大支柱产业的同时,积极培育机械制造、化工新产品、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新的经济增长点。

依托耀华玻璃、贺平玻璃、耀翔玻璃等玻璃制造企业,通过集聚引导、技术改造和创新,开发尖端产品,大力发展玻璃制品精深加工业,形成了特色产业的上引下联。2005年工业经济增长呈现良好态势,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比上年增长?

%。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发展质态得到优化,相关指标良性互动,实现工业增加值4.6亿元,增长61.

2%,实现工业利税5798.3万元,增长13.9%?。

—商贸旅游业迸发活力。利用中心城区的**、物流、信息流,大力发展具有集聚规模的特色商贸业,对太阳城商业区实行封闭管理,调整商业布局和业态结构,提高商业连锁度,城市旅游购物中心已现雏形。深化“三优”市场创建,批发零售**不断壮大,形成了海阳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天桥市场、马坊市场3个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

提升发展具有区域个性的文化旅游业,按照“向海上延伸,向山上拓展,向城郊推进,向文化挖潜”的发展战略,在秦始皇求仙入海处、新澳海底世界改造升级的同时,积极引进紫云山滑雪场、小高庄百果旅游采。

摘园等旅游项目,构建起了海滨旅游新格局。通过成功举办“秦皇岛第二届望海大会暨求仙节”活动,促进了全区旅游业的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1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5亿元。

—现代服务业增势强劲。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房地产开发面积?万平方米,预计2005年区属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收入实现4.

3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1亿元。交通、运输、餐饮、住宿、休闲娱乐、通讯、等三产业快速发展,消费拉动效应放大。

三、以强农惠民为使命,城乡实现统筹发展。

—农业产业化不断壮大。坚持品种调优、模式调新、效益调高,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引进农业产业化项目34个,总投资10660万元,一产向二三产业延伸的步伐不断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受政策利好驱动,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依托港京牧业、亿泽食品等7家农业龙头企业,深入实施“91667”工程,调优做大蔬菜、果品、杂粮、海产品、生猪、肉牛和奶牛等六大特色产业。果蔬种植、水产养殖发展迅速,粮经比例继续优化,畜牧业迅速崛起,预计2005年畜牧业增加值将达到8093万元,约占全区农业生产总值的50%。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开发和培育了瑞启农业示范园、宝润绿色农林旅游观光等现代农业项目,农业综合功能不断增强。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壮大,林果协会、畜牧兽医协会、生产资料行业协会被命名为市级重点合作经济组织,辐射带动农户5000余户,促进了产销结合。

—农村发展环境明显改善。2005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00亩,完成沙河小流域综合治理6平方公里,改善和解决了4个村的人饮安全问题。实施环城环村绿化和经济林建设,完成林业投资1648万元,比上年增长49.

7%,完成工程造林150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4%,农村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四、以对外开放为动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北部工业区打开新局面。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110kv变电站和2个开闭所投入使用;路网建设稳步推进;输油管道改线工程完成工程总量的80%。按照“差别竞争、错位发展、一区多园”的发展思路,谋划园区建设,引进项目资金。

2005年,富通电子、揽月起重机等24?个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9.7亿元;华友超厚玻璃、香海粮油等10个项目紧张施工,完成投资?

亿元。北部工业区已汇集玻璃生产及深加工、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电子科技等。

—招商引资创造新业绩。着力构筑大开放格局,立足自身区位优势,抢抓环渤海经济圈崛起的良机,在对外开放上接轨京津,与其实现政策联动和优化;在引进外资上接洽具有地缘文化优势的台、港、日、韩,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和亲商文化建设,提升区域竞争力。预计2005年引进内资4.

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达1400万美元,分别增长?%和?%。

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境内外招商引资,抢占先机,举办了哈尔滨项目发布会,参加了东北亚暨环渤海国际商务节、中韩青年企业家联谊会等招商活动,组团赴韩日、浙江、福建招商。2005

年,引进项目?个,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45个,?、一栗食品、?等20?个项目竣工投产,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 8亿元。

三)对外**迈上新台阶。顺应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新变化,对外**不断扩大,出口总额快速增长。建筑产品、服装、皮毛、水产品出口大幅增长,预计2005年全区出口总额达到25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1.

6%。安培公司、泰德管业、天利服装、嘉隆玻璃等民营企业快速成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企业生产的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北欧、东南亚、印尼等地,民营企业出口已成为外贸出口重要的增长点和新生力量。

五、城市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投资4100万元,加强城市建设。拓宽改造民族路北段,对132条小街小巷进行硬化整治,市区路网体系进一步完善。

更新毛细管线37条9800延长米,排污能力不断增强,并结合市区?条道路改造,铺设污水管线6400延长米,完善了城市污水管网体系。新建、改造、开放公厕?

座,市民如厕难有效缓解。

—生态环境建设成绩斐然。以“三城同创”、“百日行动”和城市管理年活动为抓手,大力实施净、美、绿、靓工程。投资500万元,高质量实施“六路七园”绿化工程和“九路一园”绿化完善提高工程、40个街边游园改造工程和群众绿化工程四大工程,完成绿化面积24万平方米,建成了城中绿岛、城边绿带、城郊森林的绿化生态系统。

深入开展“三尘一烟”集中整治活动,城市管径质量明显提高。

2024年经济工作总结

2012年经济管理工作小结。一 项目经济管理工作 1 动态跟踪在建项目6项。督促项目进行项目成本分析。2 季度进行项目三算对比经济活动分析,完成2项。分析项目为 福州项目 16号线10标项目。3 对新开项目,督促项目成立经济管理小组。今年完成了13号线gt10标项目的经济管理小组成立。并落实经济管理...

XX年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20xx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在市委市 的坚强领导下,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强力推进以生物科技为主导的田园卫星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国家 省 市级荣誉。这一年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 稳中有优 稳中有新的一年,是各项工作更有奋斗 更有态势 更有成效的一年。xx年...

2024年乡镇工业经济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镇认真贯彻 省 市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 市 年初下达的责任目标和工作任务,把握机遇,顺势而为,奋力攻坚,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现将镇2018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和2018年工作目标措施汇报如下 一 工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2018年我镇共有工业企业201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