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九

发布 2024-03-21 12:05:01 阅读 8402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师资格是依据( )制定的。

a.教育法。

b.教师法。

c.义务教育法。

d.职业教育法。

2.一个人对同一问题,解决方案越多,表明其思维( )越高。

a.指向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独创性。

3.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指(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4.品德心理结构最具动力色彩的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5.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a.热爱学生。

b.为人师表。

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d.团结互助。

6.我国于( )年确立了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a.1980

c.1995

d.1998

7.操作性条件反射是( )提出的。

a.华生。b.桑代克。

c.班杜拉。

d.斯金纳。

8.根据某人所属的人群特征来推测他具有的其他典型特征,这是一种( )

a.心理定势。

b.刻板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9.( 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在教育史上是一大进步。

a.课堂教学。

b.复式教学。

c.开放教学。

d.电化教学。

10.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与教育目标( )

a.不一致。

b.截然相反。

c.一致。d.相同。

11.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12.心理学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呈( )

形曲线。b.倒u形曲线。

c.正比。d.反比。

13.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14.童年期的主要活动是( )

a.游戏。b.学习。

c.运动。d.劳动。

15.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16.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的设置开展的是( )

a.教育活动。

b.教育教学活动。

c.教学活动。

d.课外活动。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待遇( )公务员待遇。

a.不低于。

b.不低于或者高于。

c.高于。d.低于。

18.(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a.视角。b.视敏度。

c.视野。d.明适应。

19.地理课中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的学习,是( )

a.命题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上位学习。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小学教师资格的认定机构是( )

a.市级人民**。

b.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

c.省级人民**。

d.直辖市人民**。

21.学生座位的安排对课堂整个教学活动( )

a.有影响。

b.有实质性影响。

c.无影响。

d.影响不大。

22.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 )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23.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有权( )

a.维护教师及其他职工合法权益。

b.对教师实行行政处罚。

c.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

d.实行教学督导。

24.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把操作技能分为( )

a.连续型操作技能和断续型操作技能。

b.闭合性操作技能和开放性操作技能。

c.细微型操作技能和粗放型操作技能。

d.徒手型操作技能和器械型操作技能。

25.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基础方法是( )

a.倾听。b.鼓励。

c.询问。d.会谈。

26.教师除了享有教学研究指导学习的权利之外,还有( )

a.教学管理权利。

b.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权利。

c.行政管理权利。

d.行政监督权利。

27.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a.观察力。

b.想象力。

c.思维力。

d.创造力。

28.学生学习知识不是靠教师讲解,而是通过自己的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建构。这是( )的观点。

a.联结学习理论。

b.认知学习理论。

c.信息加工理论。

d.建构学习理论。

29.教师资格条例规定: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 )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a.5b.3

c.2d.1

300.教育目的观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涂尔干。

b.卢梭。c.赞科夫。

d.福禄贝尔。

二、多项选择题。

31.下列关于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的突出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

a.简明扼要地表现知识。

b.直观性很强。

c.提高了教学效率。

d.使教学有效地贯彻了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32.下列关于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

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

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

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

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

33.班主任建立良好班集体可以采取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包括( )

a.善于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

b.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c.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d.培养正确的**和良好的班风。

34.下列咨询方式与“鼓励表达、传达共感、身体放松的方式”不对应的是( )

a.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b.着重调节情感的方法。

c.着重改变认识的方法。

d.游戏**。

35.电灯灭了,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这是( )

a.感觉后像。

b.视觉后像。

c.负后像。

d.正后像。

36.为了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教师考核应注意遵循下列哪些原则?(

a.科学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公正性原则。

d.准确性原则。

37.人口渴了要喝水体现的是( )

a.生理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内部动机。

d.外部动机。

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理性概括揭示的是事物的一般因素与本质因素。

b.理性概括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c.只有通过理性概括,才能获得揭示事物本质的科学概念和命题。

d.通过理性概括,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上升到了理性阶段。

39.关于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有( )

a.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的。

b.感受性越高,感觉阈限越低。

c.感受性越高,感觉阈限越高。

d.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没有关系。

40.下列哪些观点不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a.美德是否可教。

b.教学具有教育性。

c.人的和谐发展和年龄分期。

d.教育即生活。

三、判断题。

41.当问题存在多个正确答案或解决方案时,就会有集中思维。(

4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分心”,讲课的声音要抑扬顿挫,但不可忽高忽低,也不要配以夸张的身体动作。(

43.根据巴甫洛夫的两种信号系统学说,“望梅止渴”是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44.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

45.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其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

46.教师资格考试每年举行一次。(

47.泰勒的评价模式是一种总结性评价。(

48.“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出自《孟子》,论述了环境与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49.自从有了学校,便有了教育。(

50.教师取消全程监控的方式以后,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保持,这是一种正强化。(

51.有意注意是在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52.素质教育就是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53.人在激情状态下认识和自信能力会减弱,所以总做错事情。(

54.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是法国。(

5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韩愈提出的。(

56.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辅导。(

57.陈述性知识主要以概念、产生式的形式表征。(

58.在自我意识的三个层次中,自我认识是基础,自我体验是核心,自我监控是关键。(

59.托尔曼认为,有机体的行为都在于达到某个目的,并且在学会达到目的的手段。(

60.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四、简答题。

6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62.简述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五、综合分析题。

63.早读铃声响了,班主任王老师走进教室,不久小李(学习成绩位列班上的前几名)气喘吁吁跑进教室,王老师摆了一下手,示意他进去坐好。过了一会儿,“差生”小赵跑来,看到班主任在教室,就在教室外喊声“报告”,王老师将其引至教学楼拐角处,对其做了十分钟的“思想工作”。

看到这两种情景,同学们窃窃私语。

请分析王老师的做法是否妥当。

64.塞尔玛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天气热得受不了,在仙人掌的阴影下也超过40摄氏度。她没有。

人可以聊天—身边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们不会说英语。她非常难过,于是就写信给父母,她要丢开一切回家去。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这两行信却永远留在她心中,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

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

塞尔玛一再读这封信,觉得非常惭愧。她决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塞尔玛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他们的反应使她非常惊奇,她对他们的纺织、陶器很感兴趣,他41"1就把最喜欢但是舍不得卖给观光客人的纺织品和陶器送给了她。

她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物态,又学习有关土拨鼠的知识。她**沙漠日落,还找海螺壳,这些海螺壳是几万年前的……原来难以忍受的处境变成了令人兴奋、流连忘返的奇景。

问题:作为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方面,塞尔玛的故事给你哪些启示?

65.一位语文教师在给学生上《师说》一课,当介绍到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时,学生问:“老师,‘唐宋八大家,都是哪些人呀?

”教师脸一板,冷若冰霜地说:“就你多事,那不是你要学的范围,你只要记住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就行了。”一句话把大家说得目瞪口呆。

请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谈谈你对上述案例的看法。

参***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共五套

一 单项选择题。1.某学生由于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种强化方式是 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d.学生的上进心与惰性之间的矛盾。...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一

一 单项选择题。1.某学生由于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种强化方式是 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d.学生的上进心与惰性之间的矛盾。...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十

一 单项选择题。1.首先提出 普及教育 口号的是在 时期。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2.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a.正强化。b.惩罚。c.负强化。d.消退。3.马克思主义所持的教育起源说是教育的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