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成正比例的量教学反思

发布 2024-04-30 15:45:06 阅读 6829

成正比例的量》教学反思。

秦朝恩。让学生感受、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 形成概念的教学是整个概念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一般也是一节课的新授的主要例题。概念的形成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辨别而抽象、概括出概念的过程,因此学生形成概念的关键就是发现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规律。

1、通过初步观察、实验、计算感知概念。

将例1调整两步,先初步感知两种相关联的量,在实验计算,进一步感受“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也随着增加”以及比值不变,为后面学生发现水的体积和高度的变化规律提供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课堂学生表现来看,也证明了这一点,学生发现、归纳规律的时间短了,语言组织也比较到位。因为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有挑战性的问题,稍微改变一下学习方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效果明显。

2、强化认识,正确建模

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实际,自主开发一些新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课本学习形成补充和拓展。经过组内研讨,把做一做“路程和时间”这道题也作为例1的延伸,进一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根据班级的特点,在学生理解意义的基础上,拓展延伸了正比例图像。

3、找准把握概念的“关键词”,深化认识

为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把握、运用概念,概念归纳出来后,引导学生找准把握概念的“关键词”非常必要,而且有效。提出“要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要具备哪几个条件”这个问题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对后面运用概念作有利指导。(1、两种相关联的量2、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3、比值一定)

课中存在的不足:

1、孩子看见有人听课,表现有点紧张,平时表现活泼的几个孩子都没有声音了,使课堂显得有点闷。等学生开始实验后,气氛才活跃起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注意训练孩子的大方。

2、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物体的竿高与影长是成正比例的。如果能够让学生到外面实际测量一下,会更有说服力。

3、、课件还不够完善,出现了两个小问题,每次放映前应该认真检查。

4、小组学习、活动时间还不充分,并不是人人都能主动发言。

2024年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的意义教案

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正不例的意义。首先教材例一呈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收集水费情况统计表,让学生通过观察统计表实际感受水费和用水量两种量之间的变化规律,然后教材用对话的形式总结出了 用水量越大,水费就越多 和 水费和用水量比的比值相等,也就是谁的单价一定 的结论。另外,教...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教学反思查找

1 联系生活,从生活中引入 数学 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关注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首先让学生从已有知识中寻找相关联的两个量,然后通过呈现现实生活中的三个素材路程 速度,总价 数量,工作总量 工作时间这两个相关联的量引入新课,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 ...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教学反思查找

学习必备欢迎 思查找。1 联系生活,从生活中引入 数学 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关注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首先让学生从已有知识中寻找相关联的两个量,然后通过呈现现实生活中的三个素材路程 速度,总价 数量,工作总量 工作时间这两个相关联的量引入新课,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孩子们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