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的意义教案

发布 2024-04-30 14:25:05 阅读 6054

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教学正不例的意义。首先教材例一呈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收集水费情况统计表,让学生通过观察统计表实际感受水费和用水量两种量之间的变化规律,然后教材用对话的形式总结出了“用水量越大,水费就越多”和“水费和用水量比的比值相等,也就是谁的单价一定”的结论。

另外,教材还安排了“试一试”的内容,旨在让学生根据汽车仪表盘记录的数据发现规律,从而“感受速度一定时,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以此让学生对正比例产生比较充分的感性认识。而“议一议“中,教材首先呈现了教师利用前面大家已熟悉的用水量和水费、时间和路程去描述什么是先关联的量。然后用学生的对话的形式说明正比例的属性,并点名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教学目标、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是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关系。

教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从而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学法: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归纳、推导等学习活动,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

教师准备:多**课件。

学生准备:常规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

说一说下面每组数量之间的关系。

1)单价、数量和总价(2)速度、时间和路程。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4)圆柱的底面积、高和体积。

指名汇报: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

2、揭题:上面每组数量中,数量之间都存在着相依关系。当其。

中一个量变化时,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正比例的意义)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数量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二、互动新授(一)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例1的**及自学提示(1)在上面的表中,有哪两种量?

2)这个表中的数能写成多少个有意义的比?(3)哪些比能组成比例?吧能组成的比例都写出来。

(4)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利用你发现的规律将表中的数据填写完整吗?2、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3、回答问题,师生共同得出结论。(1)上表中,有两种量:水费和用水量。

(2)有意义的比:21/6,28/8, 49/14…(3)能组成比例:21/6=28/8,28/8=35/10…

4)发现的规律:①水费随着用水量的增加也在不断增加;②水费和用水量的比值相等,都等于3.5.

利用发现的规律完成**的填写,指名上前展示填写结果。住户。

张家赵家。李家。

周家。刘家。

吴家。用水量6(立方米)

水费(元)21

总结归纳:像这样水费随着用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就说水费和用水量是相关联的量。水费/用水量=单价(一定)。(教师随机板书)

设计意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旨在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二)试一试。

课件出示材料第43页“试一试”。

提问:同学们能用刚才**例1的方法,独立分析这个**中的数据吗?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并完成**的填写。学生展示交流:

思路1:**中的路程和时间是相关联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思路2:时间扩大到原来的若干倍,路程也扩大相同的倍数;时间缩小到原来的若干分之一,路程也随着缩小到原来的若干分之一。

思路3: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一定的,速度是每时80㎞,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写成: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认识正比例的量,体会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之间的联系。(三)议一议。

从上面这两个实例中,你发现了什么?活动方式:学生在小组内思考、讨论、交流。发现1: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

发现2:两种量对应数值的比的比值一定。

归纳总结:两种相关联的量,如果他们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6页“练习十二”第题。(1)提问:怎样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2)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教师适当归纳总结。(3)集体交流,并说明理由。

4)师明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①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②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

2、完成教材第46页“练习十二”第3题。(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2)指名汇报。

师强调:两个量成正比例,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但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

设计意图】练习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正比例的意义,从而进一步认识正比例量中两种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首先应判断这两种量是否是相关联的量,如果是相关联的量,再看着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是否一定,若一定,则这两种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板书设计正比例。

2)两种量对应数值的比的比值一定。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问题解决 一 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册第六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第二部分问题解决第1课时的内容。求比一个数的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的两步应用题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的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样的应用题实...

2024年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简便运算》教案

简便运算 总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第72页例2,第73页课堂活动第三题 第74页练习十八第6题。二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以及一些运算性质,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2 能运用运算定律及运算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运算。3 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 圆锥的体积西师大版

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 观察思考 讨论交流 归纳总结等活动探索和理解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3 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