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打折与策略人教新课标 学习

发布 2024-05-01 03:55:10 阅读 7425

“打折与策略”教学纪实与评析。

一、联系实例,巧解“打折”内涵师: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说到吃,其实它很有学问。

我们不仅要吃得饱、吃得好,还要吃得巧。这不,最近我就发现有家快餐厅正在降价答谢顾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多**出示本周菜单。

)师:这是本周的降价菜单,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如果让你选,你觉得哪份**最合算?

生:(异口同声)当然选d**。它原价18元,现价10元,降的钱最多,所以买d**最合算。

师:大家再看这是下周的降价菜单,如果再让你选,你又会选哪份**呢?(多**出示下周菜单。)

学生犹豫不决。)

师:说说你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这份菜单上的原价不同,现价也不同,不太容易比较。师:那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百分数知识,来比较它们的降价幅度。

师:好,就按你的方法办。请大家小组合作,利用桌面上的菜单,算出降价幅度。(学生利用学具,分组计算。)

生分组汇报:a**现价是原价的80%,也就是降价了20%。b**现价是原价的75%,也就是降价了25%。

c**现价是原价的70%,也就是降价了30%。d**现价是原价的75%,也就是降价了25%。

生:通过比较c**降价了30%,降的幅度最大,所以买c**比较合算。师:

同学们都很精明。比较刚才的两份菜单,我们不难发现,前一份菜谱**的原价不同,但现价相同,所以只要算出原价与现价的差额,就可以知道买哪份**最合算;而后一份菜谱**的原价不同,现价也不同,所以我们只有利用百分数的知识算出降价幅度,才能比较出买哪份**最合算。

师:其实这种降价优惠,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而且还有一个我们很熟悉的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

生:打折。(师板书课题。)

师:对。以你的生活经验,谁能说说打折是什么意思?

生:我知道打几折就是按原价的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师:比如我的上衣打八折,就相当于我是按原价的多少买的?生:按原价的80%买的。

师:我的裤子是按原价的90%买的,相当于打几折?生:打九折。

师:我的鞋子要是按原价的85%买的呢?生:

相当于打八五折。师:看来大家已经对打折很有研究了,那现在我们能不能利用刚才算出的数据,帮帮快餐厅的老板也打打折呢?

生:好呀。

生:a**现价是原价的80%,所以a**相当于打八折。生:b**现价是原价的75%,所以b**相当于打七五折。生:c**现价是原价的70%,所以c**相当于打七折。

第1页。生:d**现价是原价的75%,所以d**相当于打七五折。师:有了你们的帮忙,我想顾客们再去选择快餐就更方便了。

评析:赵老师巧妙地将“打折”这一枯燥的数学概念与生活中的“选择快餐”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明确了“打折”的含义,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一看似简单的设计,正体现了赵老师“以趣促情”的执教理念和“新中求用”的教学风格。

二、分析比较,初用打折技能。

师:怎么样,看来这吃饭也能“吃”出数学问题。吃饱了我们去找点喝的,现在餐厅的饮料挺贵,要想合算我们不妨去超市逛一逛。

(多**出示超市情景图。)师:这正好有一种新饮料刚刚上市,谁能给大家读一读**签。

生:一种饮料大瓶原价10元,小听原价2元。

师:买东西要想合算,就得货比三家。我这收集了3家大型超市的优惠政策,谁能再给大家读一读。

师:你们明白这些优惠政策是什么意思吗?谁能给大家解释解释。

生:我明白了大福源超市的优惠政策,就是所谓的买一赠一。不过如果不买大瓶,也不会赠小听的。

生:我知道了东兴超市购物超过30元,就可打八折。不过如果不满30元,一定是按原价**。

生:新玛特超市就省心多了。不管买什么样的,买多少都一律打九折。

师:大家分析得很透彻。现在就请你们根据我的实际情况,帮我算一算到不同的超市需要各花多少钱,比一比哪家超市购物更合算?

师:如果我很渴,想先买1小听饮料尝尝,谁能帮我算一算?

生:买1小听在大福源超市没有什么优惠政策,得花2元;在东兴超市不满30元,也得花2元;在新玛特超市一律打九折,只花1.8元。所以,我认为你到新玛特超市更合算。

师:如果我知道这种饮料很好喝,想买1小听解解渴,再买1大瓶回家喝呢?生:

这种情况在大福源超市买一赠一,只花]0元;在东兴超市还是不满30元,得花12元;在新玛特超市一律打九折,得花10.8元。所以,我建议你到大福源超市去消费。

师:如果这种饮料太好喝了,我想给家人和朋友也买点儿,买3大瓶和3小听饮料呢?

生:这种情况在大福源超市得花30元;在东兴超市终于满30元了,打八折只花28.8元;在新玛特超市依然是一律打九折,得花32.4元。所以,我认为这次你到东兴超市更合算。

师:看来同学们越来越会精打细算了。

评析:3家超市都是学生熟悉的购物场所,赵老师把身边的资源合理地运用到数学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了数学的实用性,使学生乐于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体验成功。这一过程,不知不觉转变了师生角色,学生显然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实用性。三、组织群议,再悟打折策略。

师:看来这喝水也能“喝”出数学问题。水足饭饱,就让我们轻松一下,看场电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多**出示影院情景图。)

师:要看电影得先买票,请看**栏上门票分为3类。每类门票平均每人相当于多少钱呢?

第2页。生:**票3元:

学生票21元:团体票10人15元,平均每人1.5元。

师:现在有54名学生和3名老师正为买票发愁呢!我们先帮他们研究一下,找出最佳方案好吗?

生小组讨论,在题卡上设计方案,指名板演。)

生1:可以买5张团体票、3张**票和4张学生票。列式是:15×5+3×3+2.1×4=92.4(元)。

生2:可以买5张团体票和7张学生票。列式是15×5+2.1×7=89,7(元)。生3:直接买6张团体票。列式是15×6=90(元)。

生:当54名学生和3名老师买票时,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第二种方案最省钱。师:如果这时又来了一名教师,变成54名学生和4名老师。你们能快速修改一下你们的方案吗?

生1:可以买5张团体票、4张**票和4张学生票。92.

4+3=95.4(元)。生2:

可以买5张团体票和8张学生票。列式是89.7+2.

1=91.8(元)。生3:

直接买6张团体票。列式是15×6=90(元)。生4:

情况有变,现在是第三种方案最省钱。

师:看来多了一个人后,反而是都买成团体票更合适了,其实这就是打折的策略。只是可惜团体票里多的两个人位置浪费了。

生:老师我有个建议,我们可以把这两张票再卖出去。这样不是可以更省钱吗?

师:这是个好办法,卖多少钱呢?

生1:当然卖3元了,这样可以多赚点。不行就再便宜点卖2.1元。

生2:咱们又不是票贩子,我看还是卖1.5元一张更合理,等于拉几个想看电影的人加入到团体里,一起买团体票。

师:很好,你们一直在为别人着想。那么,你们再算算卖完后,他们又把费用降低到多少钱了?生:90-1.5×2=87(元)。

生:这才是这次购票的最佳方案。[评析:

这一环节充分地体现了赵老师教学风格中“新中求用”的思想。学生在设计购票方案时,积极探索,反复推敲,在辩论和对比中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能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

四、导引思辩,三研打折艺术。

师:看来打折是真好呀,它可以帮助我们节省开支。但是我们是不是做什么事都要等到打折再做呢?

生:不能。比如天冷买羽绒服,最便宜的时候应该是夏天的反季节销售,难道我们得冻上半年吗?

生:其实打折的时候。还有些商品是快要到保质期,或者是质量有问题,我们购物时要小心。

生:我妈妈有时为了图便宜,买一些用不着的东西,我觉得也没必要。师:

你们说得都有道理。我们在购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需要来考虑问题。师:

谁说买的没有卖的精,那是因为没算清。最后我希望同学们能把这节课研究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去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总评:

综观本课,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整课变。

第3页。得课似无形,却独具匠心。教师细腻灵活的诱导,将学生推上了自主学习的舞台,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赵老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辩论等多种形式,培养和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表达的能力。学生在倾听与辩论、接纳与赞赏之中,学到与他人交流的技巧。这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格完善大有稗益,同时在师生的互动中也将赵莹老师“谨中求趣——趣中求新——靳中求用”的教学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谨中求趣。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它没有华彩的文字可以让人陶醉,没有动人的乐章可以让人欣赏,但严谨却是它与众不同的关。可以说赵老师上的每一节课都做到了这一点。大到知识拓展,小到课堂语言,他都反复推敲、精心思考,但他的严谨中却不失风趣,原则中又透着灵活。

这就使得他能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成鲜活的生活素材。例如,上课伊始教师引导学生从吃入手,使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感悟到打折的意义,使“打折”这一数学概念不失严谨,又变得鲜活有趣,学生易于接受。

二、趣中求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是学习的境界,两者是互相促进的。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节课不应该是完全预设好的。

”没有预设是一节不负责任的课,没有生成是一节不精彩的课。赵老师在课中时时以预设中的兴趣点激发学生互动,从而生成创新的火花。如他在预设“巧买影票”时,就遇到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維”。

学生即时地生成了卖票更合算的方案,而且教师还有意识地进行了买卖公平的思想道德教育。显然趣中有新意,新中有趣闻,这是本节课的一处生成亮点。

三、新中求用。

数学**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以致用应该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落脚点。赵老师这节课中,时时在预设中生成,在生成中创新,在创新中求用,巧妙地将情境教学、游戏教学、愉快教学融为一体,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申的实际问题。在明确了“打折”含义后,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吃、喝、玩”等生活常见的数学问题,使学习不脱离现实生活,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第4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实录与反思

精品资料欢迎 录与反思。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七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单元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让学生主动经历探索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本课时选取的素材是类似与我国古代的传统数学名题鸡兔同笼问题,教学的目的是让学...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认识中位数苏教版

认识中位数。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四 1 班的同学也很喜欢跳绳,前不久他们就举行了一次跳绳比赛,想看看他们的水平如何吗?二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 出示例3 四年级一班9个男生1分钟跳绳成绩记录单 师 从这张记录单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可能想到跳绳最多的是8号182下...

2019教育六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抽屉原理人教新课标

抽屉原理 分配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带领学生玩 抢椅子 的游戏,规则这4位学生必须都坐下。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结果 不管怎么坐,总有一个座位上至少坐了2位同学。师 为什么?学生回答 师 可不可能一个椅子上坐3位同学?可能 可不可能每个椅子上只坐1位同学?不可能 也就是说,不管怎么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