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版六年级上册《迈向小康社会》教案

发布 2024-05-03 21:40:09 阅读 5409

《迈向“小康社会”》

山东人民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建设民主富强国家。

第二课:祖国走向富强。

主题活动二:迈向“小康社会” 课时建议:一课时。

活动过程:迈向“小康社会”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请一起来欣赏。

展示课件:走进新时代 mtv

(歌曲保留3分钟,歌曲的**中,怡人的景色,和谐的生活,小康社会提出,小平同志南巡等事件。)

2.教师引领:听着这首催人奋进的歌曲,你的心情怎样?从这首歌曲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学生自主谈感受:……

3.小结板书课题:对,我们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新的时代是什么?就是“小康社会,”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迈向小康社会”。教师板书课题:迈向小康社会。

2、互动交流,体验**:小康社会。

活动一:小康社会我了解。

教师谈话:课前我们已经做了认真细致的调查,通过各种方式,搜集了不同的资料,下面就请大家结合老师的提示,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展示课件:关于小康社会的调查表。

我家的生活变化。

说明:采访人是学生自己,被采访人一定是自己的家人,可以是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是自己的姐姐哥哥,也可以是自己的爷爷奶奶。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小康社会的资料,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针对自己家庭所做的调查表,明确自己的体会。

教师谈话:哪个小组先来交流一下自己搜集关于小康社会的各种资料?

学生分组交流:

预设学生1: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党的十六届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学生2: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学生3: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教师谈话:小康社会的提出是2002年的大事,现在是2013年,已经奋斗了11年了,请大家结合自己小组中交流的内容,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分组交流:

预设学生1:被采访人的工资收入,特别是农业的收入有了明显的变化,2003年的时候没有农业的补贴,现在已经是每年400多元了。

学生2:原来参加村里的选举热情不够,现在充分的认识到了这是自己的一种权利。明白有些事情需要我们村民知道。

学生3:10年之前的吃穿住行和现在的没有办法比较。房子新盖的面积大了,家中的设施也有变化。

活动二:描述我心中的小康社会。

教师谈话:小康社会的提出是符合实际的,是人民得到最大幸福的,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们国家中有些地方已经达到了小康社会,例如我们的邻居龙庄村,大部分的村民已经达到了小康社会。

教师谈话:建设小康社会其中主要面对的人群就是我们农民,全国人口中农民是占的比重大。农村实现了小康社会,我们就完成了奋斗目标了。你看这样一段**:

课件出示:全面小康的宣传**。

教师谈话:我们对于小康社会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请大家结合自己的认识,书写完成“我所了解的小康社会”。

学生分组展示:

预设学生1:我们居住条件有明显的改变,有大房子,玩耍的地方更多了,好玩的器材也比前更多。

学生2:上学的地方,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活动,间间教室有电脑,各种活动室比较多。

学生3:我们能够买更多的衣服,特别是各种好的运动服装等,适合我们小孩子看的节目更多。

活动三:实现小康,我们节约。

教师谈话:小康社会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总书记在十八大中明确指出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之际,实现我们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前景是美好的,但是我们总要正视我们面临的困难。

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搜集的资料。

我国资源消耗的现状。

学生分组交流。

学生1: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大国之一。按自然资源总量的综合排序,我国是世界第四位。

其中矿产资源探明储量潜在价值居世界第三位;水能、太阳能和煤炭资源分别居第。

一、二、三位,石油资源居世界第八位;耕地、草原面积居世界第四位,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六位。

学生2: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是世界上人均资源占有水平较低的资源小国之一。

学生3:我国资源分布不平衡,资源之间不匹配,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众多人口对有限资源的压力将愈来愈大。

后备资源供给不足,潜伏着更大的资源危机。如果不能在地质勘探方面强化投入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石油、天然气、关健矿产资源将严重衰竭。

教师谈话:对呀!我国的基本国情是:

资源多,但是人均少;人口多,老人多;资源分布也是十分的不均衡。一边是美丽的前景,一边是不要忽视的资源国情,说一说在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中,我们需要怎样做呢?

预设学生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强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要注意保护。

学生2: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资源是前提,如果没有了资源,一切都是空话。

学生3: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需要我们共同来维护,不仅注意不可再生的资源,也需要注意可再生资源。

3、归纳梳理,知识建构,拓展延伸。

教师谈话:刚才每个小组的同学表现的都不错。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在班内交流这节课所学内容。

教师谈话:同学们,小康社会是我们国家在21世纪开始的20年中的奋斗目标。现在已经还有8年的时间,有些地方已经实现了小康社会,走进了新时代。

这所有的一切全部**于我们伟大的党——中国共产党。

课件出示:党旗,**歌曲《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教师谈话: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是不一样的,同样对于小康社会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

课件出示:**卫视采访,人民心中的小康生活:

教师谈话:每个人心中的小康社会是不一样的,这和他的生活经历有关系,但是这和我们伟大祖国的梦想是分不开的,我们需要走向复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们全国人民实现了梦想,祖国就走向了复兴。

为了自己的梦想你要怎样做呢?

课件出示:中国梦学生展示:

预设学生1: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教师,我打算在学校中努力的学习各种知识,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学生2:我的梦想是做一名志愿者,特别是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民。例如一些没有儿女的老人。我计划从现在做起,帮助家人做一些家务。

学生3: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解放军战士,保卫我们美丽富强的祖国,为自己的祖国做出贡献。我要从现在做起爱护自己的家庭和学校。

学生4:我的梦想是做一名宇航员,遨游在太空中。

活动总结,深化认识,展望明天。

1.教师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收获颇丰吧!请把你的收获与小组成员一起分享一下吧!

小组交流,教师倾听学生的想法,适时给予肯定、引导。

2.教师谈话:咱们大家说得真好!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在向我们招手,这句话“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你是否听过?请大家**这段**,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学生1: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是我们农村,如果农村实现了小康,我们整个社会就实现了小康。

学生2:三农问题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小康实现不实现关键在于我们农村。

学生3:农业是一个有奔头的产业,农民也是一个体面地职业,这更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各种知识。

教师谈话:对!实现小康社会关键是农村。我们的党和**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我想大家一定知道许多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好政策吧!

预设,学生1:现在种地有农业补贴呢!爸爸说他们小时候还要交公粮呢!

学生2:现在咱们去城里上学不要我们交借读费了!

学生3:咱们农村的有线电视和城里的一样多的台,俺家交了180元,城里的交了300元。

学生4:我们家里的农村合作医疗,为我爸爸报销了5000元呢!奶奶没交养老保险现在能领退休金了。

3.在实现小康社会的几年中,我们为了祖国的目标,为了民族的复兴,让我们一起展望未来,为明天的辉煌而努力学习吧!**歌曲《走向复兴》

板书设计:迈向“小康社会”

经济发展。民主健全。

全面小康社会科教更加进步中国梦我的梦。

文化繁荣。社会和谐。

生活殷实。

小学六年级上册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上册 人 自然 社会 教学计划。一 指导思想。人 自然 社会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有安全教育 公民道德规范 法律常识 人口与青春期教育 浙江社会 经济 人文 历史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已知经验和学习积极性。重视实践活动,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将查找资料...

鲁人版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

六上全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三个单元,分别是 屈辱与抗争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和 建设民主富强国家 其中第。一 单元包括三个板块六个主题活动,第二单元包括三个板块八个主题活动,第三但单元包括两个板块五个为主题活动。教材内容体现了主题内容和主题活动学习的综合性。第一单元 屈辱与抗争 采用大量...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守望碧水蓝天》教案

守望碧水蓝天 教案。守望碧水蓝天 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已刻不容缓。2 教育学生应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用各种方式为保护环境出力。二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环境 碧水蓝天的资料及 制作课件。三 教学过程 一 提问导入,揭示主题。谁不希望头顶的天空湛蓝如镜,谁不希望脚下的大地绿草如茵,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