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鲁教版 五四制 小学六年级下册《登上地球之巅》语言赏析

发布 2024-05-04 02:20:10 阅读 8547

《登上地球之巅》语言赏析。

《登上地球之巅》是一篇通讯,它真实、准确、及时地报道了人类登山史上的一件大事。1960年和1964年,郭超人冒着生命危险,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跟随中国登山队先后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曾登抵海拔6600米的高度,历经千难万险,谱写了一曲科学探险的美妙乐章。“文传驯水,情系珠峰,半纪风云留彩笔;社峙环球,论标喉舌,一生心血献新华。

”这是一幅沉重的挽联,它高度准确地概括了郭超人一生的事业功绩、道德文章。

全文共设计了六个情景画面,让我们从突击“第二台阶”和刘连满牺牲自己为队友这两幅最感人的画面入手,紧紧抓住文中极富表现力的词句,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认真揣摩本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一、形象的动词运用。

为了突出登山的难度,文中写道:“他用双手插进岩缝,脚尖蹬着岩面……”这一“插”一“蹬”显示出岩壁垂直、光滑之态,可见突击“第二台阶”的艰难程度,从而表现了登山者顽强的意志和勇于攀登的精神。

二、恰当的虚词运用。

如“……他们穿着特制的镶有钢爪的高山靴也难踩稳”,试想,特制的高山靴在陡滑的山路上竟无能为力,一个“也”字就有力地体现了登攀是多么地艰难。

又如文中写道:“登上‘第二台阶’的岩顶后,他们才发觉,由于体力减弱,他们攀登整个‘第二台阶’,共花费了五个多小时……”一个“才”字,表现出他们的全部精力都凝聚在攀登上,花费时间之长有力地证明了攀登的艰难程度。

再如:“他们的安全,对于他来说是更大的幸福和更大的胜利……”很显然,在刘连满的意念里,队友的安全和自己的生命,哪个轻哪个重,天平的指针已有明确的指向,两个“更”字不正是他无私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吗?

三、准确的数量词运用。

反复品味本文数量词的准确运用,也能领悟到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如“……而用在攀登这最后三米岩壁的时间,却长达三个小时”,作者在这里用确数而不用约数,是因为这样能更确切地体现距离与时间的强烈反差,表明并强调这是一段极特殊的行程,同时也说明登上地球之巅的极其不容易。

又如,“他用双手插进岩缝,脚尖蹬着岩面,使出全身力量一寸一寸地上升”。“一寸一寸”突出了攀登速度极其缓慢,岩壁极其陡滑,登山极其艰难。

再如,“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作者为何不直接说“时间在过去”呢?结合语境不难看出这“一分一秒”极富表现力。攀登者四肢愈来愈麻木,心脏因缺氧跳动愈加急促,这样的状况,一分一秒是多么难熬!

请看看郭超人在登山日记中记下的当时的感受吧:“一只看不见的魔掌压迫着你的胸脯,紧捏着你的喉管,你需要用很大的力量张开嘴,吸入你需要的空气。每一步都不轻松,——并不是你的腿酸痛或者无力,而是你已经没有力量把你这双已经几乎麻木的腿移动。

”而此时的刘连满活着的愿望又是多么强烈,在分分秒秒中其内心经历了何等复杂的斗争!

这“一分一秒”,这“一寸一寸”,这“三米”、“三个”,都是人类探索科学奥秘、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赞歌,都能一次又一次地引起读者心灵的震颤和情感的升华,人们会从中悟到:只有以顽强与坚忍去化解并超越艰难险阻,勇于登攀,生命才精彩。

语文鲁教版 五四制 小学六年级下册《珍珠鸟》优质课学案

珍珠鸟 学案。一 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用爱心营造的人鸟和谐共处的氛围。2.体会文中精彩的语句蕴含的丰富情感。3.感受 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的深刻含义和感受人与自然 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深刻意义。二 导学问题。1.读准下列字音 你还认为哪个字音需要强调,可自主补充 巢 瞅 雏 呷 ...

语文鲁教版 五四制 小学六年级下册《鹤群翔空》精编习题

鹤群翔空 习题。一 基础过关。1 查阅工具书,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翌 日伫 立绮 丽湮 没剽悍 盘旋 2 辨字组词 绎 宵 辨 颈 缓 铎 霄 辩 劲 媛 3 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 伫立 绮丽 轻盈 剽悍 寡不敌众 束手无策 无济于事 盘旋 二 综合训练。4 如果现在要你根据文章内容将本文的...

鲁教版 五四制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鹤群翔空》习题2

鹤群翔空 习题。一 基础过关。1 查阅工具书,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翌 日伫 立绮 丽湮 没剽悍 盘旋 2 辨字组词 绎 宵 辨 颈 缓 竭 铎 霄 辩 劲 媛 羯 3 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 伫立 绮丽 轻盈 剽悍 寡不敌众 束手无策 无济于事 盘旋 二 综合训练。4 如果现在要你根据文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