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建设文化建设

发布 2023-07-26 13:58:29 阅读 7009

校园文化建设,建设校园文化。

黔西县五里乡茶林小学宁顺友。

内容提要: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作为学校,应该怎样建设校园文化是教师所必须思考的。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校园建设的意义;其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和内容;最后,教师应思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意和避免的问题。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内容问题。

每一所学校,她都有特定的校园文化,各有各的特征,一个学校,如果丧失了本身所具有校园文化特征,那么,这人学校就失去了她的灵魂。那么,如何建设校园文化,使学生在一个具有良好文化的氛围中去探索知识,茁壮成长呢?

一、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1、形成自己的“品牌”。

虽然把学校比作商品不恰当,但是就像每一件商品一样,每一个学校都要有自己的品牌,那么,学校的品牌从**可以体现出来呢?笔者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品牌最有力的体现。

一个学校,有了自己特有的校园文化,那么,她就有了她的品牌,这是学校无形的资产,也是学校得到最大发展的动力。

2、丰富师生业余和课余时间。

建设具有符合本身的、丰富的校园文化,那么就必须有丰富的文化活动,而这些活动就有杖于教师和学生来开展,这势必就会让教师和学生根据实际来组织和操作一些文化活动,这样,就会使教师和学生在业余和课余时间上多花功夫,因此而丰富了师生的业余和课余时间。

3、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

学校是学生在学生时代成长的主要园地,学校应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建设好校园文化,使学生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健康而快乐的成长,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为创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锦上添花。

二、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和内容。

1、“教风”和“学风”的激发和提高。

教风”简而言之就是教师“教”学生的风气,也就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风”就是学生学习的风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这是比较重要的一环。而“教风”的形成和提高又制约着“学风”的形成和提高。

如何让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在校园里盛行呢?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来时时要求自己,时刻怀有一颗奉献的心,全心全意地为学生付出,只要一个学校所有的老师都这样了,那么这个学校一定是一个温馨而充满活力的学校,也就是有了良好的“教风”。而这种“教风”随之又影响着“学风”,因为,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是比较强的,他们会在教师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良好的“学风”。但是,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因此,除了用教师的影响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对学生行为的引导和矫正,对其发展创造外因。

2、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1)、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强健的体魄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由于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教室里学习的,他们活动的时间比较少,因此,学生的体育健康课的教学教师必须在尊重学生年龄和年级特征的基础上认真而科学地组织,让学生在游戏和娱乐的氛围中得到良好的锻炼。

2)、活泼而科学的班级管理。

学生虽然处在学校这个大集体中,但是,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处在班级生活中,因此,班级管理就显得犹为重要了。如何管理班集体,笔者认为,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我们教师都不能高高的站在讲台上,我们要明白,我们可不是学生的偶像,我们只是学生的榜样、学生的引路人、学生的朋友,因此,虽然说站在讲台上,我们心中想到的是我们是和学生处在一个平台之上,对学生只是一种平视,而不是居高临下的那种俯视。

3)、多姿多彩的宣传方式。

借助学校这个平台,对于创建校园文化,宣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学校的班队会、墙报、黑板报、少先队活动、校园广播、课外活动、学校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及各种节日的庆祝等。把以上的这些活动综合起来对于创建校园文化,那是多么强大的“宣传攻势”。

4)、妙趣横生的课外活动。

学校应该设立各不相同的兴趣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方式应多种多样,切忌生搬硬套、思想僵化而限制学生的发展。

5)、科学规划校园环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学生的成长。而优美的校园环境有杖于科学地规划校园,简而言之就是要建设花园式的学校,达到布局合理、风景优美、环境清洁的目的。

3、转变不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该针对本地方的实际,制定科学的,适合于本地方的评价体系,应注重评价的改进与激励功能,弱化“甄别”与“选拔”功能;应注重过程,弱化过分关注结果;应注重平时的评价,弱化以片面的知识和技能的考试;应注重对学生实践和**能力的考察,弱化考试方式的单一性。

4、结合地方实际,利用现有资源,开发科学的地方和校本课程。

新课程改革提出,学校应在现行教材的基础上自己针对本地方的实际制定科学而生动的地方和校本课程。就我县的实际来说,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内容可以包括:我县的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以前的黔西;介绍我县的现状,让学生了解现在和以后的黔西;介绍我县的风景名胜,让学生了解黔西的人文地理,进而认识美丽的黔西;针对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制定一些适合于农村的孩子的知识,比如:

各种养殖、种植技术,一些简单的生活“小妙招”,安全知识,简单疾病的预防和**……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得到综合的发展。

5、恰如其分地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是现代社会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汇,也是获取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上获取有利用价值的相关信息。

三、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意和避免的问题。

1、安全教育始终要放在首位,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不管是怎样的活动与学习,首先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安全无小事,教师在组织各种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安全。事先必须讲解清楚进行活动或操作所必须明白的程序,严禁学生违规操作。特别是对抗性和风险性较强的体育活动、有危险品的实验动手操作、户外活动等,教师应特别注意。

2、强调校长和教师思想的转变及其主导、引导作用。

校长的办学理念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因此,校长应该充分认识到建设校园文化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不可一直用以前的那些陈旧的观念来进行学校管理,切实转变思想,用新课程的相关理念带领全校教师认真建设校园文化。

前面已经说过,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以帮助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注意资源的取舍,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前面说到建设校园文化,我们有很多的资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对我们有利,有的资源不但没有用处反而会阻碍甚至破坏校园的文化建设,这就要求校长和教师引导好学生,注意资源的取舍,特别是互联网上的信息,教师在教会学生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应该教会学生选择信息,避免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

除了互联网上的信息,对于学校现有的资源,教师也应该有所取舍,哪些东西是适合学生的;哪些东西不适合学生;哪些对本地的学生用处比较大;哪些东西对学生不适用,老师都要精心地组织和取舍。

4、确保学校的资金支持。

建设校园文化,势必会有一些活动或需要一些必须的器材,特别是硬件设施需要,这些都可能需要学校的资金支持,因此,校长应从早作好预算,为顺利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便利。

2、《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周卫勇,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5月。

2、《新时期师德修养》张贵新、铙从满、李广平,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6月。

校园文化建设之理念文化建设

近年来学校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校园理念文化 行为文化 视觉系统文化及环境文化的复合体。其中理念文化是核心,是学校和学校文化发展的方向性保证和决定性因素。学校理念文化是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共有信念,将学校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提升为学校特有...

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有三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层 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要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做到互相衔接 共同促进。一 物质文化的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实质上就是学校文化的物化形态,比如校园的环境布局 建筑物的造型装饰 教学设施的配置管理 树木花草的种植培育 教室宿舍内部的陈设布置 师生员工的服饰仪表...

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发展目标 办学理念 办学方针 专业特色和人文精神的反映,也是一所大学群体意识 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反映。它既是了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又是先进文化的生长点。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促进教学 科研及管理活动,而且可以丰富校园生活 振奋师生的精神 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