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制度建设不是儿戏

发布 2023-11-08 22:22:04 阅读 9577

今天开校委会讨论班主任管理问题,主要是加强班主任工作责任问题,就是没有达到什么要求扣多少分,分数再转化为钱,。我看了一下,校长要达到的目的实际上是班主任工作职责,就是说班主任工作要达到什么程度,或者说是班主任管理细则,我想应该先制定一个班主任工作细则,或者是班主任制度,再根据细则来落实兑现奖惩措施,当然我没有讲出来,说多了不好。上星期我们讨论了老师考勤问题,同样制定了几条关于考勤的要求,这同样是一个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问题,主要还是用钱来控制,为什么开学这些时候现在还在制定这些制度呢?

就是今年教育局抓得紧,来查学校纪律情况不好,所以才要“亡羊补牢”。现在学校管理肯定是要用制度管理,学校制度建设就更不能是儿戏,健全、充实、有活力的制度是学校的治校之本。离开制度的建设,学校的管理会形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制度的建设必须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发展性和权威性。

提到“制度”,人尽皆知;谈到“制度”建设,高谈阔论者不绝于耳。我们所说的的制度,不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主要是具体制度和办事制度。制度成效的问题,很重要的是执行制度的问题。

将制度不当回事,就会造成问题不断、矛盾升级,影响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制度的使用范围极其广泛,大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各行业、各系统,小至单位、部门、组织。它是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具体化,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

因此,规章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制度的系统性,系统的制度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转的基础。系统性是指制度建设的广度和深度。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出一套“条”与“块”的相接合制度,形成纵横交错的“网”。

“网”住被管理对象,加强被管理对象的频度和密度,使之始终在脑海中浮出一种“法”的氛围。如从管理人员的分管上订出《行政领导的包级、包班制度》、《年级组长岗位责任制度》、《班主任转化差生记录》、《值日教师卫生包片登记》等等,这些条条章章规范了管理人员的行为标准,强化了责任意识。如从处室的分管上可定出教务处《教学管理》、政教处《集会纪律》、《宿舍文明章程》、《违纪处理规定》;总务处《学校财经制度》、《厨房管理条文》等等。

这些制度的出台与落实,摆脱了学校管理的“口说无凭”,制度既到点又到面,可增强制度的持续性,体现出制度的生命力所在。形成管理有“法”可依,办事有“章”可循,最大限度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制度的层次性,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方”。这句话的科学体现是有针对性、层次性。

我们可以理解为制定规章制度遵循客观规律,因“情”施“章”,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的群体制定措施加以落实。七年级学生是新生,他们对新的环境有一种试探与期望的要求,学校应在此时此刻抓住他们的心理,要及时制定出诸如《七年级新生军训管理》、《新生校情教育》。

从群体角度上可制定出《初中生竞赛奖制度》、《学生行为标准量化考核》、《差生进步奖》、《兴趣小组活动导向》等等。这些制度是从教育心理学出发,牵着被管理者的“鼻子”走。激发他们的闪光点,使之学有榜样,赶有方向。

使制度在他们心中不会感到虚无飘渺,不着边际。而应感到有可循之机、增强自我意识,感觉别人不会轻易对我说“不”。克服管理上“有龙无睛”的被动局面。

制度的发展性,与任何事物一样,制度也不断面临着新事物、新挑战。因此,制度应具有发展的观点,紧跟时代的脉搏,才不会显的苍白无力。目前,很多中学的建校史不是特别长,但是硬件的建设已是一日千里,制度也必须山转水也转,必须依赖以物质基础。

客观条件的改变,制度的建设就不能因循守旧,停滞不前。人们的观念从陈旧的、保守的、阶段性的过度到改革创新的大潮中去。新的理念要适应新的实践,才足以使学校的管理得到充实和完善。

根据形势的特点、客观的要求,必须出台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古希腊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人不能同时第二次跳进同一条河里”,此语精辟。

“识时务者为俊杰”,如没有时代的紧迫感,不掌握事物的动态发展,不抓住被管理者的动态思维,用“年年如此,岁岁今朝”的制度,通过呆板麻木、粗糙无味的方法去实施,那工作会如同逆水行舟,甚至可能前功尽弃,付之东流。

制度的权威性,提高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维护一个人的人格尊严,可以产生被别人崇敬感。要想制度得到权威与认同,就必须绞尽脑汁去维护。“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要落实制度的运作,必须经得起持久的考验。

要使制度有生命力,必须与制度的执行主体紧密相连,才会产生权威。制度的执行主体必须“日行一善,有始有终”。必须牢记制度的发展规律,端正执行主体的指导思想,持之以恒,贵在落实。

诸如《教职工请假制度》是面向全体教职工,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作为领导,不能权大于“法”,不能排斥制度。“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能因为是下属或是一般教职工就变相刁难;不能对亲属、关系密切者就一路开绿灯。

《学校升旗制度》是教育全体师生员工的尺子,既要讲形式又要注重内容和实效。要杜绝“三天打鱼,四天晒网”。要“言必行,行必果”,表里如一,让制度的闪光点闪烁。

长此以往,制度才不会遭摧残,才不会自相矛盾而最终胎死腹中。维护制度的权威还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机构,这是权威得到充分体现的有力保障。在执行有关制度中,必须统一安排,逐一落实,赋予执行人员权力,赋予信任与其。

据调查,凡是上级尊重下属的,工作效率就会事半功倍;反之亦然。

关注铁路安全,生命不是儿戏

关注铁路安全,生命不是儿戏。近日,有一则新闻让人触目。就为了能蹭到铁路北侧平房区住户的wifi,来自四川的16岁男孩小高竟冒险攀爬铁路防护网,进入到京广铁路线上玩手机。幸好被巡逻的民警及时发现,并被安全带离。6月12日 北京青年报 看见这条新闻让我不禁联想起前日所看到的 6月17日,厦门杏林铁路派出...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一 与时俱进,推进学校科学管理工作。学校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校发展,为此我校加大了学校创新管理,大力倡导 以人为本 的管理理念。1.坚持 人本化 精细化 网络化 管理。确立以尊重人 信任人 激励人 发展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 人本 思想,坚持管事先管人 管人先管心 管心先知心的原则,...

学校建设安全制度

每年冬季是火灾 煤气中毒 传染病流行 道路交通 拥挤踩踏等各种安全事故的高发季节。为切实做好学校的冬季安全工作,确保无各类不安全事故发生,学校为安全工作制定以下措施,要求全体教职工认真落实和执行。一 严格执行学校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强化各部门 各班 各岗位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要重点落实好学校安全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