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发布 2023-11-29 03:10:02 阅读 8818

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分级原则

一)“非限制使用”药物(即首选药物、一线用药):疗效好,***小,**低廉的抗菌药物,临床各级医师可根据需要选用。

二)“限制使用”药物(即次选药物、二线用药):疗效好但**昂贵或毒***大的药物,使用需说明理由,并经主治及以上医师同意并签字方可使用。

三)“特殊使用药物”(即三线用药):疗效好,**昂贵,针对特殊耐药菌或新上市抗菌药其疗效或安全性等临床资料尚少,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性的药物,使用应有严格的指征或确凿依据,需经有关专家会诊或本科主任同意,其处方须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四)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根据相关规定制定,该目录涵盖全部抗菌药物,新药引进时应同时明确其分级管理级别。药事管理委员会要有计划地对同类或同代抗菌药物轮流使用,具体由药剂科组织实施。

二、使用原则与方法

一)总体原则:合理用药、分级使用、严禁滥用。

二)具体使用方法

1、一线抗菌药物所有医师均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选用。

2、二线抗菌药物应根据病情需要,由主治及以上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3、三线药物使用必须严格掌握指针,需经过相关专家讨论,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4、下列情况可直接使用二级及以上药物。

1)重症感染患者:包括重症细菌感染,对一线药物过敏或耐药者,脏器穿孔患者。

2)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伴感染。

三、督导、考核办法

一)药事管理委员会、药剂科及医务科定期开展合理用药培训与教育,督导本院临床合理用药工作;依据《指导原则》和《实施细则》,定期与不定期对各科室应用抗菌药物进行监督检查,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 (二)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纳入医疗质量检查内容和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三)检查、考核办法:定期对门、急诊处方、住院病历包括外科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随机抽查。

1、门诊、急诊抗菌药物检查考核要点:

患者基本情况书写,包括年龄、性别、诊断;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名称、规格、用法、用量、给药途径、是否按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用药等。

2、住院病人抗菌药物检查考核要点:

1)抗菌药物开始使用、停止使用、更换品种和超越说明书范围使用时是否分析说明理由,并在病程记录上有所记录;

2)抗菌药物使用必须符合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当越级使用时,是否按照规定时间使用或履行相应的手续,并在病程记录上有所反映;

3)抗菌药物联用或局部应用是否有指征,是否有分析,并在病程记录上有所记录;

4)使用或更改抗菌药物前是否做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并在病程记录上有所反映;对于无法送检的病例,是否已在病程记录上说明理由。

四)对违规滥用抗菌药物的科室及个人,医院将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者,将降低抗菌药物使用权限,直至停止处方权。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二 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纳入医疗质量检查内容和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三 检查 考核办法 定期对门 急诊处方 住院病历包括外科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随机抽查。1 门诊 急诊抗菌药物检查考核要点 1 患者基本情况书写,包括年龄 性别 诊断 2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名称 规格 用法 用量 ...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xx医院。为规范我院医疗工作,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2011年 医疗质量万里行 活动方案 和 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等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我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一 分级使用类别 根据抗菌药物特点 临床疗效 细...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医师经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具备医师职称的授予一线抗菌药物处方权,主治医师职称的授予二线抗菌药物处方权,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授予三线抗菌药物处方权。2.药师进行抗菌药物相关专业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调剂资格。3 明确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