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数学下计划

发布 2023-12-11 11:20:11 阅读 9162

2012--2024年度第二学期。

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汪海梅。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40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21人。学生来自五个自然村,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强。但解决问题的思路还不够开阔和灵活。

全班学生总体智力水平较好,但是一个班级里学生智力差异明显,班级学困生占10%。学生总体学习习惯较好,但是,有少部分学生习惯较差,常常不完成家庭作业,课堂作业也很是马虎潦草,课堂经常不专心听讲,除此之外,个别学生还要做小动作,自由讲话。种种现象,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

所以,提高五年级数学的教学质量任重道远。

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点、难点)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7 个单元,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数的认识,有三个单元:

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第四单元“认识分数”和第六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二部分数的运算,是第八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三部分式与方程,是第一单元的“方程”;第四部分探索规律,是第五单元的“找规律”。

第五部分是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公倍数和公因数” 这一单元的要求大纲的要求比做了调整。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是有关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学,这两个单元将揭示分数的意义,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

公倍数和公因数的知识是对分数进行通分和约分的基础,因此教材在第三单元先教学“公倍数和公因数”。数的运算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计算分母小于10 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本册教材在揭示分数的意义后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学生在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过程中,能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计算的过程又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教学,能及时引导学生将整数加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推广到分数加法中,发展迁移能力。“找规律”教学简单图形平移后覆盖次数的规律。 由于学生对图形平移已有初步体验,也具有一定的探索规律的能力,因此安排这一内容是恰当的,能逐步提高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倒推(还原)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这对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是有价值的。同时,能进一步增强学生运用策略分析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2 个单元,一个单元是图形的认识,即第十单元的“圆”; 一个单元是图形与位置。对平面上常见的直线图形的认识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对曲线图形的认识,这也是学生对平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本单元的教学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1个单元,是第七单元的“统计”。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表示数据方式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能力。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在本册教材中同样作了富有创意的尝试,共安排四次。

这些实践与综合应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经历探索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四、教学措施和方法:

1)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实践“导学、展交、训练”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2) 激发学习兴趣,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以基础知识切入口,充分利用前后黑板、小黑板和纸卡等方式组织小组互动,通过“欣赏”、“讨论”、“质疑”、“建议”、“超越”等技能激励学生敢于展示交流,善于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3)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切实做好“培优补偿”教育工作,特别关注后进生和优秀生,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

5)注意和学生家长联系,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6)培养学生合理运算的意识,并注意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体验计算教学的开放性。

7)加强验算检查,养成习惯的培养。

五、培优补差方面。

1、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

3.培优补差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习题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到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五数学下计划

2012 2013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汪海梅。一 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40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21人。学生来自五个自然村,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强。但解决问题的思路还不够开阔和灵活。全班学生总体智力水平较好,但是一个班级里学生智力差异明显,班级学困...

2019五下数学检测

2011 2012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数学期末检测题。时间 80分钟等级。一 计算。1 直接写得数。2 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3 解方程。二 填一填。1 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是全长的,每段长 米。2 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数。3 的分母增加22,要使分数的...

四下数学计划

小学部2014 2015学年度。四 年级数学学科第二学期教学进度安排表。制定时间 2015年 2月27 日。一 教学内容。本学期内容有 数与代数 认识多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 用计算器计算 运算律 解决问题的策略 图形与几何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平移 旋转和轴对称多边形的内角和确定位置 综合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