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发稿

发布 2023-12-25 22:20:09 阅读 2723

重庆市2024年普通高中联合招生考试命题组。

2024年重庆的中考语文试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重庆市九年课程改革实践的实际,按市教科院的《重庆市2024年初中生学业考试语文学科考试说明》 要求的内容、范围、形式和结构命题。试题在稳定有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力求试题既有利于选拔优秀学生,又给初中学语文教学提供正确的导向。体现了我市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健康、富有活力的发展方向。

一、试卷的特点。

试题既强调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运用,及语文基本能力的考查,又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严格遵循课程标准教学评价的三维目标。对学生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学科知识和应具备的语文能力应进行全面的考查。其中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古诗文积累,阅读、写作能力是考查的重点。

试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定性。既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运用,及语文基本能力的考查,又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严格遵循课程标准教学评价的三维目标和重庆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的要求。

试题力求把握好积累与运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对学生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学科知识和应具备的语文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考查。其中字词的积累运用9分,对语法、修辞、文常等相关语文知识的积累运用11分;综合性学习10分;古诗文积累10分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方法及能力的考查40分;作文55分。涉及80分左右的答题内容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有内在联系。

试题贴近学生生活。涉及重庆学生的身体状况调查,世博会重庆馆的特点,低碳生活,青年歌手大奖赛都成为题目的题材。作文“爱是因为有了期盼”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有强烈的时代感,充满生活气息。

试题与学生的心灵对话,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阅读的选文、作文涉及的都是当代中学生应该思考的问题和人生体验。

二、试卷的结构。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共四个大题,23个小题,阅读量为左右,书写量为左右。分为语文知识及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四大板块。

全卷客观性试题26分(4道选择题12分,文言文阅读的解释加点的字4分,默写10分),占17.3% ;主观性试题124分(括作文55分),占82.7%。

三、试题及考试情况分析。

2024年联招考试语文学科抽样数据统计。

平均分110.21 最高分 135.0 信度 0.730 标准差 13.08

满分 150 差生率 5.67% 及格率 94.33% 优生率25.33%

注:90分以下为差生;90分(含)以上为及格;120分(含)以上为优生。

各大题得分情况如下:语言积累与运用76.8%,古诗文默写89.

2%,文言文阅读82.6%,现代文阅读56.65%,作文78.

49% 。纵观全卷,各题得分率最低为18题“谈谈你对标题‘成熟的稻谷会弯腰’的理解”35%,得分率相对较低的是15题阅读的重点语句赏析为49%,得分率最高为10题文言文翻译92.6%,次之为8题古诗文默写89%,多数题得分率介于55%——80%之间。总的来看现代文阅读得分率相对较低。

下面按试卷的四个大题分析试题及考试情况。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本大题注重语文特点,突出地域文化,亲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如题的语境设置力求语言的凝练题的重庆学生的身体状况调查,世博会重庆馆的特点体现了重庆的地域特色;综合性学习的低碳引导生活关注社会热点。

该大题30分,大部分学生得分20分左右,满分不多,10分以下的不少,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第1题的栖(qī)息引吭(háng)高歌酣(hān)睡袅(niǎo)袅,中的加点字都是常用易读错音的,由于“酣(hān)睡”错读成“酣(gān)睡”是较明显的,是一道容易题。得分率75%,主要是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去辨析,并不是不认识“酣”字。

第2题的“ 德高望众”“略胜一酬 ”“荣鹰”中写错的字辨别是有一定难度的,正确项中的“黯然失色”中的“黯”由于意思相近也容易误为“暗”。是一道较难题,得分率72%是较高的。

第3题词语的替换几组词的意思理解并不难,难在要通过对整个语境句子的理解、分析来判定替换后是否符合原意。得分率仅59%,是一道难题。在基础题得分中是最低的。

说明学生对句子意思的分析理解能力较差。

字词题考试说明的要求很明确,考教材中常用的,但得分率仍较低。日常教学中要重视,日积月累比考前突击效果好得多。词语不仅要理解,要多训练使用。

第4题病句修改,是一道涉及词语、句子的分析理解和语法知识运用的题目。得分率85%是较理想的小题答得较好,主要是第1小题添加宾语,问题较多。造成新的语病如添加“健康问题”“不良特点”等小题有一些同学改错位置。

如把(2)的“摄入”(4)的“影响”等没有问题的词语换掉,错的地方没有修改。平时要要求学生改完之后要检查。看是否通顺,是否有新的语病。

第5题考查的是句子的理解和修辞方法的运用。(1)题语境叙述清楚,横批的字面意思较明显,是容易题。(2)题用修辞为重庆馆写一句赞美的话,有一定难度。

(1)题有部分学生不能概括,具体答成“文化深厚”“历史悠久”。(2)题的主要问题是,没有针对展馆的内容来写话。如写成“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麻雀虽小,肝胆俱全”等。

不少学生写得好,如:“历史积淀,山城缩影。” 科技作茎,美景作瓣,风俗作蕊,重庆馆如花朵在世博绽放。

”;重庆馆面积只有600平方米,但呈现了重庆的美景、人文、未来,包含了重庆的悠久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而博大的意义。”;展示的东西包罗万象,贯古通今,内藏奥妙。/有从古至今,从自然到人文的重庆风貌,还有未来重庆城市规划,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表现黄市长的满意之情,成为众多场馆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既针对了展馆的内容,又有文采。

第6题都德是法国作家,错项是b,很明显,是容易题。由于每个选项叙述的文字较多,干扰了学生的辨识,造成失分。

第7题(1)题大多学生未答到第三点“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2)题主要问题是写的宣传标语缺乏鼓动性,语言平淡。也不乏佳作,如;“做人低调,做事低碳。

” 低碳,生活的时尚。” 低碳每一天,健康一百年。” 选择低碳,选择健康。

”等。3)题没有要写出称谓、活动名称、活动目的或意义的意识,但基本能答到。多数语言平淡,引不起听众参与的激情。题目有一定难度的。

综合性学习08年得分率是59%,09年得分率是75%,10年得分率是81%,成绩有较大的提高,有难度降低的因素,更主要的是教学和复习中都十分重视的结果。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第8题:古诗文默写。主要问题是错别字,如“所谓伊人”中“谓”写成“为”,“伊人”写成“衣人”;“受任于败军之际”写成“受命于败军之际”,“败军”写成“败兵”;“雪上空留马行处” 写成“雪中空留马行处”;“败军”写成“败兵”等。

第(5)(6)小题理解默写有不少学生未抓住关键词写错了句子。如未抓住“伟大胸襟”写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近几年的文言文阅读试题均取材于课内,这与“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是相一致的,在逐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方面给教学以积极的导向。由于课内选文有限,要出新是有一定难度的。今年的文言文阅读《爱莲说》,篇幅短小,阅读量不大,涵盖了文言文阅读常见的考点。

主要考查文言基础的掌握与文章内容理解两个方面。

9题,解释加点的字。四个词都是理解容易出错的,这些词语与现代汉语有一定的差别,这些词语的考查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古今词的异同,词类活用。错得较多的是“枝”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不少学生未写出“长”的意思“

10题,翻译语句。有两个句子:(l)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字词理解没有困难,难点是“之”字使句子失去独立性,译成“我惟独喜爱莲花,她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沾染。

”部分学生受“之”字的干扰,译不通顺。(2)题“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难点在“亵玩”这个关键词语应怎样译才符合文意,及“焉”这个语气助词的作用。

“亵”的意思是“轻慢而不庄重”,“亵玩”在翻译中既要与前面的“远”照应,还要体现“亵”的感**彩,应译成“贴近玩弄”“肆意玩弄。“焉”这里是表陈述的语气助词,不译。这些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弄清楚。

由于不能准确把握这些,部分学生译成“拿在手中玩” “摘下来玩”“触摸”等。

11题“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

考查的是学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君子”的内涵。答题的主要问题是:(1)不能扣住原文,如答成“有风度的人”、“有修养的人”、“抗争勇敢的人”;(2)只答到某一方面。

(3)重复,如:“洁身自好”与“不同流合污”,“不求富贵”与“不摹荣利”等。(4)不具体,如“品德高尚的人”。

12题“你喜欢什么花? 请谈谈你喜欢这种花的原因或它寄托了你怎样的思想感情。(可只谈原因或只谈思想感情)”。

是课文的迁移拓展,要学生学会把握爱好的事物与人思想感情的关系。主要问题是:(1)思路不开阔,只写文中的三种花卉。

(2)表述简单空洞,如“我喜欢桃花,因为它好看。”(3)审题不准,写的不是花,如松树、万年青、小草等。(5)爱的花和揭示的品质不对应。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叙事散文《好望角》答题。

13题阅读全文后,围绕“好望角”在方框中补全对故事内容的概括。题目出成**填空的形式,既理出了文章的线索,划出了层次,又提示了表述的语言。降低了难度,得分率仅55%,主要问题是:

(1)没有根据已知内容的提示,把握文章的层次,答的内容混乱;(2)概括有困难,如“想有一个完美的家庭”“听儿子说好望角在非洲南部”;(3)理解不到位,表述不清,如:“梦想差点实现”“只相信它在书里”“好望角在河中”“找到地图上一模一样的好望角”等。

14题理解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理解分析词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词义的推敲,文章的理解,句意的把握,语言的表述,都要过关才能答好题目,是教学和学生掌握都很困难的。

部分学生不理解“诡秘”的意思,答成“悄悄的笑”“微微的笑”;有的答“‘面黄肌瘦’说明老人的日子很苦”把册子与老人混淆了;有的有的答成了词语的秒处;有的分析句子的结构内容。提高词语的分析理解能力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主要是一贯的教学中,对文章中的重难点词语、关键词语,要从词义的推敲,文章的理解,句意的把握,语言的表述方面去引导、要求、训练学生,使之形成词语的分析理解能力。

重庆市2024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一 选择题 40分 1 4分 2013重庆模拟 在三个数0.5,中,最大的数是 2 4分 2013重庆模拟 下列各图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3 4分 2013重庆模拟 计算2x4 x2的结果正确的是 4 4分 2013重庆模拟 如图,直线ab cd,1 60 2 50 则 e 5 ...

重庆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姓名得分。一 语文知识及运用 29分 1.下列句子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傍晚,伫 zh 立南山一棵树观景台,眺望渝中半岛,华灯初放,灯火辉煌,五光十色,各色灯饰令人目不暇接,如临仙境。b 我们可以陶醉于现代物质生活的美好幸福,但不能沉湎 ...

重庆市2024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 每题3分,共30分 1 红遍大江南北的2005 超级女声 活动,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据统计,其短信投票的总数约 条,将这个数写成科学计数法是 a 3.268 10 b 3.268 10 c 3.268 10 d 3.268 10 2 水平放置的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用 前面 后面 上面 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