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联考试卷

发布 2023-12-28 18:50:06 阅读 4979

2014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初三语文备课组)

一 、 语文积累与语言运用(25分)

1. 下面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沮丧玷污(diàn) 斑斓(lán) 相形见绌心怀叵测pǒ

b.讪笑佝偻(lóu) 吊唁(yán) 鲜为人知浑身解数(xiè)

c.提防憔悴(qiáo) 沉湎(miǎn) 不可思异迫不急待(dài)

d.戏谑蜿蜒(wān) 勾当(ɡòu) 扑朔(sù)迷离义愤填膺

2. 默写古诗文名句或填写作家作品名称。(8分)

1)苔痕上阶绿陋室铭》)

2)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3闻到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的沙漠景象的名句是:

5)有一句诗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与这句诗意境相似的一句话是。

6)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 行路难 》)

3. 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6分)

生活有时是一场大型交响乐,有时又是很① (单调单纯 )的二胡独奏;生活有时是 (激越激扬)的,但大多数时间则是小河一样静静地流着。谁想让生活永远澎湃着激情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流动着的生活更能让人品出生活的真味,也更能让人陶醉其中。

乐于给自己的生命配乐,起码说明我们还是很看重我们的生命,说明我们的生命还有值得我们为此而干下去。我们也就会活得有滋有味。

而给自己的生命配了乐,我们的生命本身也就有了色彩,有了旋律,

1)文中①②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2分)

2)请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3)请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为文中横线处补上一句话。(2分)

4. 名著阅读。(5分)

他已开始憎恶绘画。他期盼着一种更伟大的艺术。他转入雕塑学校。

那个学校是洛伦佐主办的,设在圣马可花园内。那亲王很赏识他,让他住在宫邸中,允许他和亲王的儿子们同席,童年的他一下子就处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处身于古籍之中,沐浴着柏拉图研究的风气。他们的思想把他感染了,他沉湎于怀古之中,心中也存了怀古的信念。

1)这段文字出自名著文中的“他”是指2分)

(2)联系整部名著,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 5. 综合实践。(3分)

根据下面短消息的内容,将其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

为丰富“五一” **周市民生活,徐州汉文化景区将开展以汉文化为特色的活动。主要有“民间巧手、工艺一绝”,邀请徐州市民间艺人在楚王陵平台上现场展示剪纸、石刻、布艺、捏塑等极具地方色彩的手工工艺,领略手工与艺术相结合所带来的美的感受。“悠悠汉风,千古绝响”,将通过编钟、编磬、筝、箫、琴等演奏乐器的有机结合,使广大游客领略原汁原味的汉代宫廷声乐文化。

(徐州新闻网。

二古诗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做6---9题。(15分)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孟子曰:“…丈夫①之冠②也,父命③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⑤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⑥,立天下之正位⑦,行天下之大道⑧;得志与民由⑨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注释〕①〔丈夫〕成年男子 ②〔冠〕古时男子二十岁称作成年,要举行加冠礼。③〔命〕教导 ④〔夫子〕丈夫 ⑤〔妾妇〕妇女,这里“妾”“妇”连用 ⑥〔广居〕宽大的房子,孟子用来比喻“仁”⑦〔正位〕正确的位置,孟子比喻“礼”⑧〔大道〕大路,孟子用来比喻“义”⑨〔由〕遵循大道走。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是亦不可以已乎。

③ 往之女家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①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8、甲、乙两文中,孟子各阐述了怎样的主张?(2分)

答: 9、甲、乙两文中,孟子论述的观点一致的地方是什么?这其中又有何差异?(3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0——12题。(6分)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①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②供帐,大为具待③。

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

“《霍光传》④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选自《宋史寇准传》)

[注释] ①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 ②严:敬重。

③具待:具,备办;待,接待。 ④霍光传》:载《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咏适自成都罢还2)准莫谕其意 (

11.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译文: 12.从文中可以看出寇准具有哪些品质?(1分)

(三)诗歌鉴赏(3分)

13,、对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三现代文阅读(27分)

徐州市2024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2016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数学一模试卷。一 选择题 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 3分 2016辽宁模拟 2的相反数是 a 2 b 2 c d 2 3分 2011徐州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xx2 x2 b xy 2 xy2 c x2 3 x6 d x2 x2 x4 3 3分 2016邳州市...

徐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1 积累运用 22分 1.古诗文默写。12分 1采葵持作羹。2八年风味徒思浙。3 浊酒一杯家万里。4 苟全性命于乱世。5万钟于我何加焉。6 吾视其辙乱故逐之。7盖余之勤且艰若此。8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中从视觉和听觉表现战争激烈的句子是。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徐州市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1.古诗词默写。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曹操 观沧海 感时花溅泪杜甫 春望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 水调歌头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 天净沙 秋思 杜牧 泊秦淮 孔子所说的体现了推己及人 为人着想的道德情怀,因此被镌刻于联合国总部,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 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