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各地高三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古诗鉴赏专题

发布 2023-12-30 19:35:11 阅读 3923

广东省各地2024年1月高三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古诗鉴赏专题。

茂名市一模。

10.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溪村即事。元·周权。

寒翠飞崖壁,尘嚣此地分。

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

竹色溪阴见,梅香岸曲闻。

山翁邀客饮,闲话总成文。

1)古人曾赞“寒翠飞崖壁”中的“飞”字用得好,你认为呢?(3分)

2)诗中的“山翁”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怀?(4分)

珠海市。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春日怀秦髯。

宋)李彭。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①听晓莺。

注:①日边:指天子近旁或国都。

(1)颔联中使用何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3分)

2)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4分)

广州市。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7分)

临平①道中。

道潜。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

注:①临平:山名,在今浙江杭州市。

1)简析“弄”字在首句中的表达效果。(3分)

2)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4分)

惠州市。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夜书所见。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请简述诗歌的。

三、四两句所表现的内容。(3分)

2)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就其中的一种手法,结合相关诗句做具体分析。(4分)

东莞市。10.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山行即事。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注释】①蘋,大的浮萍。②酲,酒醒后的困惫状态。

1)本诗是围绕首联中哪两个字来写景?请作简要分析。 (3分)

2)诗歌尾联表达情感的手法新颖别致,请简要赏折。(4分)

佛山市。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南乡子。黄庭坚。

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①。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②。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注:①黄庭坚为仇家构陷,被流放到宜州,只能栖身戍楼,困苦不堪。 ②戏马台,南朝宋武帝刘裕在彭城(今徐州)戏马台欢宴重阳。金络头,多为有功武将战马头部的佩饰。

1)词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3分)

2)本词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分析。(4 分)

词人举杯劝酒,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词人兴致勃发,插花于头,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豁达乐观)。(任答两点,答对一点得2分)

湛江市。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蝶恋花春暮。

李冠。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攻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度。谁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1) 词中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从哪些角度写的,请简要分析。(5分)

2)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方面的思想感情?(2分)

增城市。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采桑子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好梦频惊”是全词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分条简答。(3分)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的诗句,选择其中两种进行分析。(4分)

揭阳市。lo.阅读下面的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题苏武牧羊图。

杨维桢。未入麒麟阁①,时时望帝乡。寄书元有雁,食雪不离羊。

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李陵何以别,涕泪满河梁。

【注】①麒麟阁:公元前51年(汉宣帝甘露三年),画功臣十一人像于麒麟阁,第十一人为苏武。②元:通“原”。

(1)诗人描述了苏武哪些经历?(37分)

(2)这首诗主要采用哪些表现手法?有何作用?(4分)

答:惠州一中等六校第三次联考。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宿王昌龄隐居①

唐)常建。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②群。

注】①王昌龄未出仕前,隐居在石门山。常建辞官西归后到石门山一游,在好友王昌龄当年隐居处住了一夜,当时王昌龄外出做官,并不在此。

②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

1) 颈联两个动词“宿”、“滋”用得生动传神,请结合诗歌意境简要赏析。(4分)

2 ) 诗歌尾联是什么意思?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3分)

深圳市南山区。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夜雨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

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1)这首诗的“诗眼”是首联中的哪个字?试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3分)

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两种,并简要说明。(4分)

参***。茂名市一模。

10.【古诗鉴赏】 (7分)

1)“飞”字用得准确传神,“化静为动”,写出了青松长在悬崖峭壁如飞之状,显出傲岸挺拔的风姿。

2)通过描写了溪村的清雅、幽静、深远的世外仙境,山翁邀客饮酒,闲话成文,写出了一个不同凡俗、耿直孤傲、高雅脱俗的山翁形象。同时,寄寓了诗人要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悠然自得(闲逸)、返朴归真的情怀。珠海市。

1)①“花迎人笑”采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一派明媚景象、蓬勃生机;又写出人们的欢愉心情。

“花如解语”化用典故,从借指人化为实指花,创造出新的意境。(表现手法1分,分析2分,①②两点答出一点即可)

2)答:“晚节渐于春事懒”表现了诗人因年事渐高,游赏春日兴致不高(1分);“病躯却怕酒壶倾”写了诗人赏花既已无意,饮酒又为病体所限(1分);因此,心情抑郁、颓唐(1分);所怀念的友人又远在都城,突出心情的落寞、伤感(1分)。

广州市。10.【古诗赏析】(7分)

1)弄,动词,摆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细腻地描写了蒲草随风摆动的美妙姿态,突出表现了蒲草轻柔的体态。

3分。“拟人”,1分;“随风摆动”,1分;“轻柔体态”,1分。]

2)本诗描写了蒲草在风中轻柔摆动,蜻蜓在蒲叶上时停时去,荷花开满水面的夏日江南水乡秀丽清新之景,抒发了作者内心的闲适(或:喜悦)以及对热爱大自然的情感。[4分。

景物及其特点,各1分;情感,2分。]

诗歌解说】道潜,北宋时期著名诗僧。这首诗描写五月仲夏临平山下水边风光,是“诗中有画”的佳作。首句推出一个近景:

一片水边的蒲草,在风中翩翩起舞,好像是在表现自己轻柔的舞姿。次句,突出描写一只或数只蜻蜓,因风吹蒲动,想要站在蒲草上,总是身不由己,站不住。蜻蜓与风蒲仿佛在互相争戏,颇有风趣。

第三句,承上启下,宛转变化,补叙出前两句所写风景的时间、地点、位置,也为结句的写景作了交代和铺垫。第四句,于风蒲背后展开自近到远的风景:在山下道路两边,一望无际的荷花开满了水面,鲜明地表现出夏日江南水乡清丽动人的景色。

至此,一幅大小映衬、远近有致、动静相生、工笔与写意相结合的图画,便清晰而富有层次地展现在大家眼前。诗歌无一句一字抒情,却在所写景物中让读者感受到内心的闲适(或:喜悦)以及对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惠州市。10.(7分)

(1)(3分)诗人发现,不远处的篱笆旁有一盏灯火,原来是孩子在深夜捉蟋蟀(1分),这是一幅欢快而有趣的生活图景(1分)。孩子的天真幸福反衬出了诗人对故土家园的怀念之情(1分)。

(2)(4分)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三四两句写生活场景。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秉灯夜游, 捉弄蟋蟀,儿童欢悦,流露忘乎所以、得鱼忘筌之意。

一悲一喜,相互映衬,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思乡之情。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萧萧风声,顽皮儿童,这些动态情景巧妙地反衬出深秋半夜的幽深寂静,更引发人们对寒凉静夜中诗人那颗愁绪难眠的苦况心灵的体味。

悲欢对比,以欢衬悲。一二句写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是悲景,传悲情;三四句写人,深夜挑促织,明灯照篱落,是乐景,传欢情。悲喜交加,以欢衬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惆怅无眠。

拟人的手法,增辉添彩。“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意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似乎把读者带进了一种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痴迷难返,惆怅满怀。

(指出表现手法1分,结合具体诗句分析2分,思想感情1分。)】

东莞市。佛山市。

1)词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3分)

运用了对比手法,诗人将众将热议功名与自己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作了鲜明对比,(1分)突出了词人耿介孤高的形象(1分),表达了词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1分)。(手法 1分。作用2分)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

关键:1、在短笛前加主语“我”,2、注解一即是暗示,3、“诸将”“独倚楼”等都可以引导读者。

2、有据注释一说(1)表现黄庭坚壮志未酬、怀才不遇, 这是脱离诗歌的分析。a、手法除了对比外,还可以答反衬(衬托)。但答了拟人、借景抒情的不得分。

b、第一题的情感方面:凡是答了悲愤、孤独、哀愁一类情感的给 1 分,但答了壮志未酬、思乡、年华易逝的不给分。

2)本词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分析。(4 分)

诸将在议论立功封侯,而自己却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

一切的是非得失、升沉荣辱,都淹没时光流逝的波涛中。即使是象宋武帝刘裕彭城戏马台欢宴重阳的盛会,也成为历史的陈迹而一去不复返了,表达了对人事(盛衰)无常的感慨。

词人举杯劝酒,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词人兴致勃发,插花于头,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豁达乐观)。

任答两点,答对一点得2分)

本题考查考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理解能力。

除了原答案的情感外,答到下列情感的也给两分:悲愤、孤独、哀愁一类情感;壮志未酬;时光易逝,年华易老。“复杂”一词看似复杂,结合具体诗句可以逐一得到解释。

广东省各地高三语文试卷分类

广东省各地2013年1月高三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言表达及运用专题。茂名市一模。五 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2 下面的图表,是国家统计局于2012年8月公布的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数据。1 请。根据图表的内容,在语段的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使语意完整,语句连贯 不用计算数据 4分 图1 20...

广东省各地高三语文试卷分类

广东省各地2013年1月高三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茂名市一模。二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 9题。石普,字元周,徐州人。至正五年进士,授国史院编修官,改经正监经历。淮东 西盗起,朝廷方用兵,普以将略称,同佥枢密院事董钥尝荐其材,会丞相脱脱讨徐州,以普从行。徐平录...

广东省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广东省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一 现代文阅读 36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张荣在 故宫经典 里说 文房清供是中国传统文房辅助用具的一种雅称,也称文房杂器,又因多由精美的工艺造型和极具观赏性的器物组成而被称为文玩。他直接将 文玩 界定为 美 的 文房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