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各地高三语文试卷分类

发布 2023-12-30 19:40:11 阅读 3400

广东省各地2024年1月高三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茂名市一模。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9题。

石普,字元周,徐州人。至正五年进士,授国史院编修官,改经正监经历。淮东、西盗起,朝廷方用兵,普以将略称,同佥枢密院事董钥尝荐其材,会丞相脱脱讨徐州,以普从行。

徐平录功,迁兵部主事,寻升枢密院都事,从枢密院官守淮安。

时张士诚据高邮,普诣丞相,面陈破贼之策,且曰:“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洳,骑兵卒莫能前,与普步兵三万,保取之。高邮既平,则濠、泗易破,普请先驱,为天下忠义。

倡。”丞相壮之,命权山东义兵万户府事,招民义万人以行。而汝中柏者方用事,阴沮之,减其军半。初令普便宜行事,及行,又使听淮南行省节制。

普行次范水寨,日未夕,普令军中具食,夜漏三刻,下令衔枚趋宝应,其营中更鼓如平时。抵县,即登城,树帜城上,贼大惊溃,因抚安其民。由是诸将疾普功。

水陆进兵,乘胜拔十余寨,斩贼数百。将抵高邮城,分兵三队:一趋城东,备水战;一为夺兵,虞后;一普自将,攻北门。

遇贼与战,贼不能支,遁入城。普先士卒蹑之,纵火烧关门,贼惧,谋弃城走。而援军望之,按不进。

且忌普成功,总兵者遣蒙古军千骑,突出普军前,欲收先入之功。而贼以死捍,蒙古军恇怯,即驰回,普止之不可,遂为贼所蹂践,率坠水中。

普军乱,贼乘之。普勒余兵,血战良久,仗剑大呼曰:“大丈夫当为国死;有不进前者,斩!

”奋击,直入贼阵中,从者仅三十人。至日西,援绝,被创堕马,复步战数合。贼益至,贼指曰:

“此必头目,不可使逸,须生致之。”普叱曰:“死贼奴我即石都事何云头目!

”左胁为贼枪所中,犹手握其枪,斫贼死。贼众攒枪以刺普,普与从者皆力战,俱死之。

——选自《元史·石普》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普诣丞相,面陈破贼之策诣:拜见

b.由是诸将疾普功疾:嫉妒。

c.一普自将,攻北门将:将领

d.普勒余兵,血战良久勒:招集。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组是 (3分)

a.普以将略称以普从行

b.而汝中柏者方用事而援军望之,按不进。

c.为天下忠义倡遂为贼所蹂践

d.遇贼与战普与从者皆力战,俱死之。

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石普有“将略”的一组是 (3分)

徐平录功,迁兵部主事

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洳,骑兵卒莫能前。

下令衔枚趋宝应,其营中更鼓如平时。

树帜城上,贼大惊溃。

将抵高邮城,分兵三队

总兵者遣蒙古军千骑,突出普军前。

a.④⑤b.②③c.①③d.①②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淮东、淮西盗贼兴起这时,有大将谋略的石普得到董钥的推荐,并且凭借平定徐州的战功升任兵部主事。

b.高士诚占据高邮的时候,石普愿作讨伐高士诚的先锋,并向丞相请求给予步兵三万用以破敌,丞相同意了他的请求。

c.石普以突袭的方式很快攻下宝应,可是在攻打高邮的时候,却因为援兵不作为,致使石普功亏一篑。

d.在军队大乱之际,石普没有退缩,仍旧血战到底,在只有三十个士兵跟随和援兵断绝的情形下,英勇战死。

9.翻译。 (10分)

1) 初令普便宜行事,及行,又使听淮南行省节制。(4分)

2) 普先士卒蹑之,纵火烧关门,贼惧,谋弃城走。(3分)

3) 死贼奴我即石都事何云头目!(3分)

9.【断句与翻译】 (10分)

1)一开始命令石普遇事斟酌情况(或:依据方便合适的情况)自行决定,等到出发了,又。

命令他听从淮南行省节制。 (采分点:大意,便宜,行,听)

2)石普身先士卒追赶他们,放火焚烧城关大门,贼兵恐惧,想要弃城逃跑。(采分点:大意,先,蹑,走)

3)该死的贼奴,我就是石都事,说什么头目!(采分点:大意,即,何云)

附译文:石普字元周,徐州人。至正五年考中进士,任命为国史院编修官,改经正监经历。

淮东、西盗贼兴起,朝廷正当用兵之际,石普以有大将谋略著称,同佥枢密院事董钥曾推荐他,适逢丞相脱脱讨伐徐州,就让石普随从出发。徐州平定后记录战功,石普升任兵部主事,不久又升为枢密院都事,随从枢密院官镇守淮安。

这时高士诚占据高邮,石普拜见丞相,面陈破贼的计策,并说:“高邮凭借着大湖的险要,都是低洼的水塘,骑兵不能靠前,给我步兵三万,保证能够攻取它。高邮一平定,那么濠州、泗州就容易攻破了,我请求作先锋,为天下倡导忠义。

”丞相赏识他的豪壮,命令他临时负责山东义兵万户府事务,招募义兵万人出征。而汝中柏正当权,暗中阻挠,减少他一半军队。一开始命令石普遇事斟酌情况自行决定,等到出发了,又令他听从淮南行省节制。

石普行军到达范水寨,天还未黑,石普命令军中具办食物,夜漏三刻,下令士兵口含小木棍急行军去宝应,营地中仍和平常一样打更鼓。到达宝应县后,随即登城, 在城上树起旗帜来,贼兵大惊溃退,石普于是安抚城中百姓。由此诸将嫉妒石普的功劳。

石普从水陆两路进兵,乘胜攻下十几个寨子,斩杀贼兵数百人。快要抵达高邮城时,分兵三队:一队奔赴城东,准备水战;一队作为奇兵,防备后方;一队由石普自己率领,攻打北门。

石普遭遇贼兵相战,贼兵抵挡不住,逃入城中。石普身先士卒追赶他们,放火焚烧城关大门,贼兵恐惧,想要弃城逃跑。可是援军看着他们交战,按兵不动,又忌石普成功,总兵派遣蒙古骑兵一千人,冲到石普军前面, 想抢到先进城的功劳。

而贼兵拼死守卫,蒙古军惧怕,即奔驰而回,石普阻止不住,于是被贼兵所蹂躏践踏,大多坠落水中。

石普军队军阵大乱,贼兵乘机进攻。石普招集残兵,血战很久,他拿着剑大声呼叫道:“大丈夫应当为国而死,有不前进的,斩!

”奋力搏斗,一直冲入贼兵阵地, 跟随的只有三十人。到太阳偏西,援兵断绝,受伤落马,又步行交战几个回合,贼兵到的更多了,贼寇指着他说:“这一定是头目,不可让他跑掉,要活捉他。

”石普叱骂道:“该死的贼奴,我就是石都事,说什么头目!”左肋被贼枪刺中,还握着自己的枪,将贼兵砍死。

贼众一齐用枪刺石普,石普和跟从的人都奋力而战,全部战死。

珠海市。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宣惠王五年,张仪相秦。十六年,秦败韩脩鱼,虏得韩将宧、申差于浊泽。韩氏急,公仲谓韩王曰:

“与国非可恃也。今秦之欲伐楚久矣,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赂以一名都,具甲,与之南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计也。”韩王曰:

“善。”乃警公仲之行,将西购于秦。楚王闻之大恐,召陈轸告之。

陈轸曰:“秦之欲伐楚久矣,今又得韩之名都一而具甲,秦韩并兵而伐楚,此秦所祷祀而求也。今已得之矣,楚国必伐矣。

王听臣为之警四境之内,起师言救韩,命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使信王之救已也。纵韩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必不为雁行以来,是秦韩不和也,兵虽至,楚不大病也。为能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韩韩之南交楚必轻秦轻秦其应秦必不敬是因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

”楚王曰:“善。”乃警四境之内,兴师言救韩。

命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谓韩王曰:“不穀国虽小,已悉发之矣。

愿大国遂肆志于秦,不谷将以楚殉韩。”韩王闻之大说,乃止公仲之行。公仲曰:

“不可。夫以实伐我者秦也,以虚名救我者楚也。王恃楚之虚名,而轻绝强秦之敌,王必为天下大笑。

且楚韩非兄弟之国也,又非素约而谋伐秦也。已有伐形,因发兵言救韩,此必陈轸之谋也。且王已使人报于秦矣, 今不行,是欺秦也。

夫轻欺强秦而信楚之谋臣,恐王必悔之。”韩王不听,遂绝于秦。秦因大怒,益甲伐韩。

大战,楚救不至韩。十九年,大破我岸门。太子仓质于秦以和。

二十一年,与秦共攻楚,败楚将屈丐,斩首八万于丹阳。是岁,宣惠王卒,太子仓立,是为襄王。(《史记·韩世家》)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将西购于秦购:讲和。

b.韩必德王也德:感激。

c.楚不大病也病:担忧.担心。

d.乃警四境之内警:警告。

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楚王闻之大恐秦之欲伐楚久矣。

b.韩王不听,遂绝于秦虏得韩将宧.申差于浊泽。

c.乃警四境之内乃止公仲之行。

d.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秦因大怒。

7.下列各句,都能直接表现陈轸军事谋虑的一组是(3分)

王听臣为之警四境之内。 ②今已得之矣,楚国必伐矣。 ③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

纵韩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 ⑤愿大国遂肆志于秦,不谷将以楚殉韩。

太子仓质于秦以和。

a.①②b. ②c. ①d. ②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惠王十六年,秦军打败韩军。公仲向韩王进谏,建议韩王以一城为代价向秦国求和,和秦军共同南下攻打楚国。

b.面对秦国的威胁,陈轸为楚王提供了联合韩国共同抵抗秦国的军事策略,最终使楚国逃过一劫,没有被秦国攻打。

c.当韩国放弃联秦攻楚的计划后,秦国非常愤怒,增加兵力攻打韩国,楚国没有派出救兵,韩国在岸门被秦国打败。

d.由于韩王没有采纳相国公仲的意见,导致韩军战败,使太子仓成为秦国的人质,等宣惠王去世后,太子仓掌握大权,继位称王。

9.断句和翻译(10分)

⑴用“/”给下列文段断句。(3分)

广东省各地高三语文试卷分类

广东省各地2013年1月高三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言表达及运用专题。茂名市一模。五 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2 下面的图表,是国家统计局于2012年8月公布的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数据。1 请。根据图表的内容,在语段的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使语意完整,语句连贯 不用计算数据 4分 图1 20...

广东省各地高三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古诗鉴赏专题

广东省各地2013年1月高三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茂名市一模。10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溪村即事。元 周权。寒翠飞崖壁,尘嚣此地分。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竹色溪阴见,梅香岸曲闻。山翁邀客饮,闲话总成文。1 古人曾赞 寒翠飞崖壁 中的 飞 字用得好,你认为呢?3分 2 诗中...

广东省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广东省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一 现代文阅读 36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张荣在 故宫经典 里说 文房清供是中国传统文房辅助用具的一种雅称,也称文房杂器,又因多由精美的工艺造型和极具观赏性的器物组成而被称为文玩。他直接将 文玩 界定为 美 的 文房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