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九年级适应性试卷

发布 2024-01-02 20:35:04 阅读 6939

202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一)

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请注意: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中华经典诗文是个bān lán多姿的世界,是前人留下的瑰宝。让我们徜徉其中,反复品味,直至得其jīng suǐ。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厉害了!我的国。”这是无数中华儿女对祖国发展成果的由衷赞叹。

b.你参加了“用经典润泽心灵”主题演讲大赛了吗?获得了第几名?

c.大街上摆满了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苹果啊、葡萄啊……

d.说起黄山,人们很容易想起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3.下列各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调查研究爱国情怀锻炼身体心潮澎湃(分析: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自从扇子成为书画艺术的一个特殊载体以后,它的本体属性得到了大大的拓展。(分析:“属性得到拓展”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c.每一个青少年都应当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不畏艰险,奋力拼搏,“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分析:此句中“吃一堑,长一智”不合语境。)

d.《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分析:表述有误,《小石潭记》的作者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4.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每空1分)

差之毫厘一览众山小。

往者不可谏学诗谩有惊人句。

五岭逶迤腾细浪不见曦月。

古人常用典故来表达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情怀。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

5. 名著阅读。(6分)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 ▲ 国籍)作家该书书名的寓意是3分)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3分,多选不得分,答对一项得1分,答对两项得3分)

a.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采用倒叙的手法,可读性很强,提示人们关注人类命运、思考人生问题。

b.《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例如,鲁智深和李逵都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鲁智深则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c. 鲁迅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回忆了儿时的许多生活片段,有阿长买《山海经》,长妈妈讲美女蛇故事以及和平桥村的孩子一起看社戏等等。

d. 《西游记》中唐僧在枯松涧火云洞落难,徒弟孙悟空最终请来观音菩萨降服了红孩儿。

e.《格列佛游记》中多次提到中国:中国人的书写自上而下,中国服装庄重大方,中国人很久以前就有了印刷术,中国语言拼写简单。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最近,“夸夸群”现象在高校和社会上流行。你们学校就此开展了“走进夸夸群”活动,你也参与其中,请完成下列任务。

1)【看新闻】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2分)

3月17日,一场清华全男生阵容对阵北大女辩手的辩论赛拉开帷幕,正方北京大学支持“喷喷群更有用”,反方清华大学辩论队则支持“夸夸群更有用”。辩论现场引来大量学生围观。赛场上,北大学生以“被踩小白鞋”为例,认为大家需要有空间宣泄自己的负能量。

而清华学生则反击,应该在夸夸群里通过安慰的方式消解不开心的情绪。

2)【巧劝解】你们班同学私下组建了一个“夸夸群”。群里规定要理解他人、发现他人的优点。你的同学小华在周末也会花点时间**求夸,他的妈妈为此大为恼火。

请你借助下面这幅漫画,劝说小华妈妈允许小华**求夸。(4分)

3)【读启事】学校为了给处在负面情绪下,喜欢到夸夸群里求夸的学生给予及时关注和指导,特地邀请了著名心理专家张声远前来做讲座。小草夸夸群群主拟写了一则启事,请挑出其中两处毛病。(2分)

启事。为了缓解同学们的负面情绪,激发同学们生活、学习的热情,学校特邀请了著名心理专家张声远于本月20号到校做“健康成长”方面的讲座,请本夸夸群所有成员准时参加。

小草夸夸群。

2024年4月15日。

毛病一。毛病二。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明代何景明的《雨夜》,完成第7题。(6分)

院静闻疏雨,林高纳远风。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

短榻孤灯里,清笳万井中。天涯未归客,此夜忆江东。

注】①笳:一种乐器。②万井:古制八家为井,后以井指乡里、家宅,此处指许多村庄。

7.(1)请另写出描写“雨夜”的连续两句诗1分)

2)下列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首联写景,以声衬静。因为深夜院静,才能听到疏落的轻微雨声,也听到了远风吹林的沙沙声。

b.颔联中“上”字用得好。寒色“上”到梧桐树,可见寒色是慢慢浸润上来的,写出了秋的凄凉、萧瑟。

c.颈联视觉、听觉结合,先实写眼前之景,后想象远处之声,为尾联抒情蓄势。

d.尾联“江东”用项羽的典故,泛指家乡。

3)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本诗是如何寓情于景的。(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1题。(14分)

陆羽,字鸿渐,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诸水滨,畜之。既长,以《易》自筮①,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乃以陆为氏,名而字之。

天宝中,太守李齐物见,异之,授以书,遂庐火门山②。貌陋,口吃而辩。闻人善,若在己,见有过者,规切至忤人。

朋友燕处③,意有所行辄去,人疑其多嗔。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上元初,更隐苕溪,自称桑苎翁,阖门著书。

或独行野中,诵诗击木,裴回不得意,或恸哭而归,故时谓今接舆④也。久之,诏拜羽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不就职。贞元末,卒。

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时鬻⑤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⑥入朝,始驱马市茶。

选自《新唐书·陆羽传》,有删改)

注】①筮:占卜;②火门山:山名。

③燕处:在一起相处;④接舆:春秋时楚国隐士。

因剪发佯狂不仕,故称“楚狂接舆”。⑤鬻(yù):卖;⑥回纥:

少数民族部落。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阖门著书遂庐火门山。

天下益知饮茶矣始驱马市茶。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口吃而辩。

a.拔山倒树而来(《幼时记趣》)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c.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 d.发于声,而后喻(《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或言有僧得诸水滨。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2分)

译文。2)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2分)

译文。11.请简要概括陆羽的形象特征。(2分)

三)阅读《点燃木星真的能把地球推出轨道吗?》一文,完成12~14题。(8分)

在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为了避免地球撞上木星,通过点燃木星中的氢气来产生**冲击波,从而把地球推出木星轨道。这种做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不过,就地球上那点氧气,引爆整个木星是不可能的,只能引燃木星的局部。

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气态巨行星,在它那厚达5000公里的大气层中,大约89%为氢气,10%为氦气,另外还包含多种气体。由于木星的半径大约为7万公里,照此来算,木星大气中的氢气体积约为330万亿立方千米。如果要引燃木星,需要有大量的氧化剂与氢气发生化学反应。

氧气是一种典型的氧化剂,根据氢气和氧气的反应配比可知,燃烧掉木星大气中的所有氢气需要165万亿立方千米的氧气。

但地球大气层中所包含的氧气总量十分有限,不可能让木星上的所有氢气都燃烧起来。广义的地球大气层厚度可达上千公里,但99%的气体都集中在距离地表30公里的范围之内,总体积约为154亿立方千米。可见,即便地球大气都是由氧气组成的,也完全不够点燃整个木星。

202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 历史 试题分析

201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试题及答题情况分析。历史。总体评价结论 充分体现2011年版 历史课程标准 的基本理念,符合内容标准的具体要求。试题命制时组织素材 创设情境 搭建框架,有效考查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整份试题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按照全省中考复习研讨会的精神,试题题型做了调整。命题思路上,注重...

2024年中考物理适应性考试质量分析

第38题学生对电路的分析掌握的不好,不会正确的分析电路。启示 今后教学应多讲多练,让学生真正理解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组织能力教学。四 计算题。第39题4分,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电饭锅在电学中牵连到的知识具体应用,试题总体上是中等难度,但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不尽人意。答题存在问题 1 对基本公式...

2024年中考适应性训练语文卷面分析

2012年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语文质量分析。寺头中学语文组。2012年阳城县第一次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于3月29 30日进行,31日阅卷结束,现就我校语文试卷及质量从以下几方面作一分析。一 试题基本情况 1 贯彻了 课标 精神,落实了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