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临沂中考化学试卷 答案

发布 2024-01-03 14:25:06 阅读 1549

山东省临沂市2024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化学答案解析。

第ⅰ卷。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a.木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b.铁锅与水、氧反应能生成铁锈,属于化学变化;c.稀饭变酸的过程中,生成了显酸性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水沸腾时,只是水由液体变成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

提示】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2.【答案】c

解析】a.铜作电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碳用来冶炼金属,是利用了碳的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用石墨做铅笔芯写字利用了石墨的硬度小,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

故选c。提示】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3.【答案】b

解析】a.木炭在氧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正确。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故选:b。

提示】根据木炭、硫、红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要重点注意火焰的颜色是否一致,生成气体与否及生成气体的性质如何。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4.【答案】b

解析】a.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b.生铁中含有铁、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c.氯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d.金刚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b。

提示】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5.【答案】d

解析】a.酒精灯点燃时必须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故a错;b.胶头滴管在使用时要悬垂在试管上方,不能与试管接触,也不能伸入试管内,故b错;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内液体量超过了一半了,故c错;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正确。故选d。

提示】a.根据酒精灯点燃方法考虑;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考虑;c.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主意事项考虑;d.根据量筒量取液体时的注意事项考虑。

考点】实验器具的使用。

6.【答案】d

解析】a.钢筋是用钢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b.蚕丝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c.天然橡胶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d.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故选:d。

提示】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

高分子化合物,据此结合材料的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7.【答案】c

解析】a.铅笔由石墨和粘土制成,附着力差;b.纯蓝墨水见光易于分解,而褪色;c.碳素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适合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d.圆珠笔水见光易于分解而褪色。故选:c。

提示】根据碳素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

考点】碳的化学性质。

8.【答案】a

解析】a.油锅中的油着火可盖上锅盖,使油隔绝氧气而熄灭,所以正确。b.煤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因此冬天用煤取暖时不能封闭门窗,所以错误。c.小煤窑里常常含有一定量的甲烷,如果甲烷的浓度达到了甲烷的**极限,遇明火会发生**,从而导致安全事故。

所以错误。d.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煤有可燃性,煤泄漏,打开排扇,会产生电火花引爆可燃性气体,所以错误。故选:

a。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9.【答案】a

解析】a.用钢丝球在洗去铝锅内脏物的同时,也会刷去表面的氧化铝薄膜,故a错误;b.硬水加入肥皂水不易产生泡沫,软水加入肥皂水容易产生气泡,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故正确;c.棉花属于纤维素,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最简单的检验方法是在火中灼热,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的是蛋白质,故正确;

d.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钢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用过的菜刀用抹布擦干防止生锈,故正确;故选:a。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硬水与软水;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10.【答案】d

解析】a.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两种元素,例如碳酸中含有氧元素,它不是氧化物,故错误;b.质量守恒定律就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强调“参加反应”,故错误;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属于中和反应,例如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该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错误;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正确。故选:d。

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1.【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使溶质改变,故错误;b.石灰水敞口放置于空中吸收空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而使溶液质量减小,故错误;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使溶液质量增加而变稀,但溶质不会改变,故正确;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会发出***气体而使溶液质量减小,故错误;故选:c。

提示】根据题干叙述可知,该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不发生化学反应且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质量变大,据此分析解答。

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12.【答案】b

解析】a.x的为3,小于7,呈酸性,故说法正确;b.y的为7,所以呈中性,但呈中性的溶液不一定是水,如氯化钠的溶液也是中性的,故说法错误;c.z的为10,大于7,呈碱性,而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故说法正确;d.z的为10,大于7,呈碱性,因此z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说法正确。故选:b。

提示】依据的应用范围在0~14之间,当=7时水呈中性;<7时水呈酸性,愈小,酸。

性愈强;当》7时水呈碱性,愈大,碱性愈强;据此分析即可。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值的关系。

13.【答案】b

解析】a.好酒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香中含有的酒精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的香味,故选项解释正确。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c.给轮胎打气,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d.衣服在阳关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

提示】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14.【答案】c

解析】在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原子个数和种类不变,反应后共2个c原子、6个h原子、7个o原子,反应前有6个o原子,则x中共有2个c原子、6个h原子、1个o原子,即化学式为。

提示】根据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推断x的化学式。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5.【答案】b

解析】a.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铝、锌是氢之前的金属,而锰排在氢的前面,能和盐酸发生置换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而锰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不能和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b符合题意;c.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铝的活动性比锰强,所以铝能和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镁排在锰的前面,能与溶液发生;d.置换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提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16.【答案】a

解析】a.和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b.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c.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

d.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故选:a。

提示】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

17.【答案】c

解析】a.一氯胺()不含碳元素,不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c.一氯胺是由氮、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一氯胺中n、h、cl三种元素质量之比为(14l):(12):(35.5l)=28:

4:71,根据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可知,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相对分子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

c。18.【答案】c

解析】由**信息可知反应后甲质量增加了,是生成物;丁质量增加了,是生成物;乙是质量减少,为反应物,故可知丙质量仍为5g,质量不变,可能为做催化剂。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为分解反应。a.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正确;b.由分析可知,丙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正确;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故错误;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正确。故选:

c。提示】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c.根据一氯胺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分子质量。

2024年山东临沂中考数学试卷

2016年山东临沂数学试题解析。第 卷 选择题共42分 一 选择题 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 2016山东临沂,1,3分 四个数 3,0,1,2,其中负数是 a 3 b 0 c 1 d 2 答案 a解析 正数前面添上负数后即是负数 3是在3的前面添上 号后得到的,所以是负数 故选a ...

2024年山东临沂模拟

2010年山东临沂模拟 山东省原本是我国的粮食 棉花和花生生产大省,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花卉 蔬菜 水果为主的出口基地。由于加大了科技投入,普遍采用温室大棚和节水灌溉技术,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发展了大量的反季节蔬菜。据此完成3 5题。3.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

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 选择题 每题2分,共18分 1 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3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 我国推广食用的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 klo3 在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5 xx牌的 高钙奶 中的 钙 是指 6 化学与生活 生产 科技密不可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