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福建省高三高考压轴理科语文试卷N

发布 2024-01-05 12:05:01 阅读 9990

1.默写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⑤落红不是无情物,。(己亥杂诗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⑦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6分)①_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②最是一年春好处,。(韩愈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则不复也。

”(孔予《论语》)④晴空一鹤排云上,。(秋词》).

3.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苏州作为举世属目的历史文化名城,既有湖光山色、烟波浩淼的气势,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诗韵。“江南鱼米之乡”的苏州富娆美丽,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古以来就是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格局保持完整,山明水绣,自然景观独俱特色,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里风景幽优美。

错别字改正。

1.不做有才华的穷人(15分)

人生的一个重大的悲剧在于生命逝去之时尚未认识到自己大脑里面所隐藏的惊人能量,人的大脑是上天最有灵感的完美创造。科学研究显示:一个正常的大脑记忆大约有6亿本书的知识总量,相当于一部大型电脑储存量的120万倍。

然而,这么大的能量却始终处于沉睡状态,就算是世界上记忆力最好的人,其使用率也没有达到1%。生活中每个人都在忙碌着工作学习,但是,很多时候,成功的前景却是渐行渐远。

这就奇怪了,为什么人脑能量如此之巨,但是很多人都是碌碌无为没有建树呢?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没有找准自己的天赋所在,我们偏离了自己能量**的方向。爱迪生讲: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是,这百分之一的灵感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人们才说,成功不仅是努力,更重要的是选择。

选择什么?选择自己的天赋所在地,然后用尽全力去飞翔!

天赋与生俱来,任何人都有,只是每个人的表现不一样而已。现代成功学认为,天赋就是天分,是成长之前就已经具备的成长特性。,而且有它的独一性、特殊性。

非这个人才有的成长潜力和可能性已经在他的人生中表现出了的话,那么他就具备了该方面的天赋器量。对于一个人来讲,有先天的优势,也有后天的优势。先天的优势不可改变,后天的优势可以培养。

一个人的智慧就在于他找对了自己的天赋,因而有了腾飞的天空。人常说:“天才就是放对了地方的人才。

”这么说来,人才没有成为天才就是因为没有走对地方。

我们都知道,比尔·盖茨本来是读法律的,因为他对电子计算机怀有浓烈的兴趣,所以转向计算机方向。比尔·盖茨能够建立影响世界进程的微软帝国,就是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的天赋所在。在这里不是要**律没有计算机科学有用,这个不可以比较。

人生激励导师李阳说:“你最大的弱点背后可能引发巨大的能量,一旦爆发出来就会成为撼动世界的优点。”对于天赋来说,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兴趣,兴趣所在便是天赋所向。

一个人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天赋,听从潜意识的召唤。赵本山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小品天才,他的节目全国人民都非常喜欢。但是,我们设想过没有,假如赵本山先生不做小品,那么,他的人生道路又将怎样?

你要明白,东西放对地方是资源,放错地方成垃圾。人才也是一样,放对地方就是人才,放错地方就成冗员。

人生就像在拉黄包车,你应该先看清方向再拼命地拉,否则,你的力气越大,你就越是偏离目标。对于方向,首先应当找准自己的天赋所在,成功的道理必定是看清自己的天赋,然后释放自己的潜质。当然,单纯的天赋或是找准天赋不是成功的必然条件。

当我们找准自己的天赋之时,还需要一种坚定不移的进取精神!在人的进取精神中,勤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孙中山先生教诲我们:

“人类要在竞争中生存,便要奋斗。”

前进的道路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过程,不论前方的路怎样的坎坷,只要我们用进取的精神坚定地发挥自己的天赋,那么,成功也很简单,无非是个坚持而已!【小题1】文章题目什么意思?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3分)

小题2】从语言环境来看,第②段中爱迪生所说的“灵感”与作者说的哪个词意思接近?第⑤段中引用孙中山先生的话是想证明什么观点?(4分)【小题3】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3分)【小题4】本文主要采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写出三种,并且选择一种说说它的作用。(5分)

2.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8分)

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台湾终必回归祖国,早日解决对各方有利。台湾同胞可安居乐业,两岸各族人民可解骨肉分离之痛,在台诸前辈及大陆去台人员亦可各得其所,且有利于亚太地区局势稳定和世界和平。

吾弟尝以“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自勉。倘能于吾弟手中成此伟业,必为举国尊敬,世人推崇,功在国家,名留青史。所谓“罪人”之说,实相悖谬,局促东隅,终非久计。

明若吾弟,自当了然。如迁延不决,或委之异日,不仅徒生困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再者,和平统一纯属内政。

外人巧言令色,意在图我台湾,此世人所共知者。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愿弟慎思。

小题1】作者在这段文字中是从什么角度对蒋经国进行劝说的?理由有哪些?(3分)【小题2】文段中提到了哪些不利于统一的因素?(3分)

小题3】下面古诗文词句和“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所表达的抱负最不一致的是()(2分)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义犬(11分)

潞安①某甲,父陷狱将死。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②说。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

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

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及扫腰橐③,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候关出城,细审未途。

又自计南北冲衢④,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

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选自《聊斋志异》有删减)

注释】①潞安:县名。②郡关:

州府。③扫橐:扫,清理。

橐,钱袋。④冲衢:交通要道。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4分)(1)既走,则又从之()(2)犬始奔去()(3)返客疾驰()(4)金亡其半()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

小题3】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义犬的“义”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1.(2010·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新诗欣赏春芽李岭一觉醒来伸出稚嫩的手抓住天边那一弯飘动的彩虹穿进。

用美梦磨成的针将大地。

选自《人民**》2024年2月2日)织成锦。

小题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描绘的情景和蕴含的情感。

小题2】.诗人发挥新奇美妙的想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咏物抒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2.古诗文阅读(22分)(一)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这首小令的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怎样的环境气氛?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3.赏析下面的诗,完成问题。(4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小题1】诗中“太清”的意思是。(2分)【小题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1.鲁迅先生在《社戏》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作家琦君在异乡面对自己酿就的春酒,也发出感慨:究竟不是地道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正真的家醅呢?

时光流逝,事实变迁,让我们的生活里有太多的“再也没有”。“再也没有”也许是一份不再拥有的遗憾,也许更是一种成长中的美好。“再也没有”里,有对往事的追念,有对现实的感怀,有对未来的期盼。

请以“再也没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2019届福建省高三高考压轴理科语文试卷H

1.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小题1 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 望江南 小题2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李清照 醉花阴 小题3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辛弃疾 南乡子 小题4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 破阵子 小题5 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 秋词 小题6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 醉翁亭记 小题7 范仲淹在 渔家傲 ...

2019届福建省高三高考压轴文科语文试卷V

1.默写 1只有香如故。2叶底黄鹂一两声。3 鸡声茅店月,4背灼炎天光。5 今夜偏知春气暖,6 王维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 渔家傲 中用相关的景物却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话是。7 出师表 中表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2.古诗文默写。1 诸葛亮集 中有这样一句话 赏...

福建省2019届高考压轴卷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

福建省2013届高考压轴卷。理科综合试题 2013.05.24 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6 n 7 o 16 cu 64 fe 56 s 32 第i卷 选择题共108分 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份,共10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择符合题目要求。1 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