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二期中考试卷

发布 2024-01-05 22:25:05 阅读 9828

2024年高二(下)语文期中考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命题、校对:庄伟民。

一、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风波》)

3)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6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7)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李密《陈情表》)

(8)盛衰之理,虽曰天命欧阳修《伶官传序》)

9)会桃花之芳园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10飞羽觞而醉月。(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二)文言文阅读(24分)

1、课内文言语段阅读(1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5题(每小题三分,共12分)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

b.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所有的

c.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本:本来。

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事。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

3、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忧劳可以兴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将成家而致汝。 b.雨泽下注。

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4、与“智勇多困于所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惟兄嫂是依 b.不吾知也。

c.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5.根据文意,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庄宗极盛之时“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的情景,与极衰之时“士卒离散”“泣下沾襟”的惨象进行对比,鲜明地推导出成败由人的道理。

b.“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前句以反问的形式肯定得天下难失天下易,后句则强调成败在于“人事”。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对称的语句与文章开头的论断相呼应,揭示了“人事”的具体涵义,强化了文章的观点。

d.文章通过一个“夫”字,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这一结论既着眼于总结历史教训,又含蓄地提醒北宋王朝统治者,应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以免重蹈庄宗的覆辙。

2、课外文言语段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6~8题。(12分)

徐徽言,字彦猷,衢之西安人。少为诸生,泛涉书传。金人围太原,分兵绝饷道,自隰、石以北,命令不通者累月。

徽言以三千人渡河,一战破之。迁武经郎、知晋宁军兼岚石路沿边安抚使。金人忌徽言,欲速拔晋宁以除患。

建炎二年冬,自蒲津涉河围之。先是徽言移①府州,约折可求夹攻金人。可求降,金将娄宿挟至城下以招徽言。

徽言故与可求为姻,乃登陴以大义噍②数之。可求仰曰:“君于我胡大无情。

” 徽言摄弓厉言曰:“尔于国家不有情,我尚于尔何情?宁惟我无情,此矢尤无情!

”一发中之,可求走。金进攻数败,不得志,围之益急。徽言自度不支,凡守具悉火之。

仗剑坐堂上,慷慨语将士:“我天子守土臣,义不见蔑敌手。”因拔佩刀自拟,左右号救持之急。

金兵猥③至,挟徽言以去。娄宿就见徽言,语曰:“二帝北去,尔其为谁守此?

” 徽言曰:“吾为建炎天子守。”娄宿曰:

“我兵已南矣,中原事未可知,何自苦为?”徽言怒曰:“吾恨不尸汝辈归见天子,将以死报太祖、太宗地下,庸知其他!

”娄宿又出金制曰:“能少屈,当使汝世帅延安,举陕地并有之。”徽言益怒,骂曰:

“吾荷国厚恩,死正吾所,此膝讵为汝辈屈耶?汝当亲刃我,不可使余人见加。”娄宿举戟向之,觊其惧状。

徽言披衽迎刃,意象自若。饮以酒,持杯掷娄宿曰:“我尚饮汝酒乎?

”谩骂不已。金人知不可屈,遂射杀之。

注释:①移:公文名称,这里作动词。②噍:jiào,责备。③猥:形容人多。

节选自《宋史忠义》)

6、对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金人忌徽言,欲速拔晋宁以除患拔:攻下。

b.义不见蔑敌手见:看见。

c.吾恨不尸汝辈归见天子尸:陈尸示众。

d.徽言披衽迎刃,意象自若。 意:神情。

7、下面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原之战中徐徽言表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在太原被包围、粮道被切断、军令数月不通的情况下,他率军渡过黄河,一举歼灭金军。

b、在金人围攻蒲津的恶战中,面对主动前来劝降的折可求,徐徽言义正词严地痛斥他变节投降的行为并以一箭来表示大义灭亲的态度。

c、徐徽言在城池即将被金人攻破之时,把守城器械全部烧掉;然后慷慨陈词,自己是天子的守土臣;并以自刎来表示宁死不受辱的决心。

d、娄宿诱降徐徽言遭到失败,便举戟指向徐徽言,以此迫他屈服。徐徽言镇定自若,拿杯掷向娄宿,骂不绝口,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8、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我兵已南矣,中原事未可知,何自苦为?(3分)

(2)当使汝世帅延安,举陕地并有之。(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感遇十二首(其一)

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1)诗的开始用整齐的对偶句,突出两种高雅植物的特点:(2分)

兰桂。2)诗篇在表现形式上以的艺术手法抒发了情感,并且卒章显志。“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的寓意是什么?(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0、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聂赫留朵夫在姑妈家度假,与大家一起玩“捉人”游戏,第一次遇到卡秋莎。两个人在游戏中配合相当默契,从那时起,聂赫留朵夫同卡秋莎之间建立起相互吸引的特殊关系。(《复活》)

b.聂赫留朵夫坐在陪审员议事室窗前想:“唉,要是他们的关系能保持在那天夜里的感情上,那该多好!”这里所指的那天夜里指的是聂赫留朵夫离开前一天晚上,在这个晚上他**了卡秋莎。

(《复活》)

c.当聂赫留朵夫的姑姑知道玛丝洛娃怀孕后,便把她从家里赶了出去。她为了生活,只好去给人家当女仆。但每次都遭到男主人的调戏和侮辱。

生下的孩子也死了。最后,她沦落到基达叶娃妓院,成了妓女。 (复活》)

d.“我要生活,我要家庭和孩子,我想过人的生活。”就在她迈着很快的步子,连眼皮也不抬,走进办公室的时候,他脑海里掠过这样一些想法……(复活》)

“他”指的是聂赫留朵夫。聂赫留朵夫靠彼得堡朋友副检察长谢列宁的帮助,将玛丝洛娃由原判服苦役改为一般移民流放,聂赫留朵夫觉得再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妨碍他们共同生活了,于是萌生了这些想法(《复活》)

e.法院**审判玛丝洛娃的案件。在审讯过程中,法官们只忙于自己的私事,对案件审理却心不在焉。副检察官卜列维喝了一夜酒,根本还没有从酒宴中清醒过来,便开始宣读起对玛丝洛娃的审判案件来。

法庭庭长为了要在六点钟之前赶去和一个红头发的瑞士姑娘约会,他希望审判早点结束。(《复活》)

11.简答题。

简述玛丝洛娃不小心毒死商人的过程。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2024年高二期中考试卷

2012年高二 下 语文期中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 校对 庄伟民。一 古代诗文阅读 40分 一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0分 1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2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 定风波 3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辛...

高二期中考试卷

1 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a a l,a b l,b l b a a b b ab c l a la d a l,l a 答案 c 若直线l a,显然有l a l,但a 2 已知m,n是不同的直线,是不重合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m m n,则n b 若m n 则n m c 若m m 则 d...

高二期中考试卷

钱坑中学2013 2014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时间 150分钟。一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 俘虏 掳掠妃嫔 濒临埋单 埋没 b 辅助 果脯夫婿 须臾纤维 纤尘。c 内讧 杠杆犒劳 镣铐创伤 开创。d 殷红 胭红诀别 角色押解 ...